“我们的节日·春节在宁波”非遗年俗沉浸式打卡活动成为“春节序曲”最强音,这些精彩值得铭记

民生   2025-01-22 10:02   浙江  





















1月21日晚,随着书法志愿者送出当天最后一对春联、发红包摊位做完最后一个团宝红包,由宁波市文广旅游局主办、宁波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金蛇舞春·欢喜宁波”系列活动之“我们的节日·春节在宁波”暂告一个段落,同时宁波人迎接传统新年的实践,也自22日(小年夜)正式拉开序幕,家家户户祭灶忙。



该活动在开明坊举办期间,成为一场融合海、陆丝路、大运河民俗的文化盛典,6天期间大放异彩,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打卡,引起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不少网红达人主动打卡宣传。



非遗表演与巡游成为亮点。表演汇集了海丝、陆丝和大运河路沿线城市的非遗项目,它们像文化使者一样,与宁波本地非遗项目共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安塞腰鼓、陕北说书、泉州簪花等项目,以及宁波本土的奉化布龙、高跷黑悟空和水火流星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震撼体验的同时,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宁波成为多元文化汇聚的欢乐海洋。



沉浸式年俗互动展是本次活动的核心。按照迎新年、过大年、闹元宵和南北年俗等板块,宁波本地与南北特色年俗交融,写对联、贴窗花、掸尘等本地习俗,与徽州鱼灯、彩塑京剧脸谱等,共同唤起人们对传统春节的美好回忆。民众积极参与体验,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活动期间还发布了10项宁波传统年俗活动和10项主干群众文化活动,为市民和游客在春节期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选择。



活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与其中。50余位外籍留学生体验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和宁波非遗。他们参与包汤圆活动,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留学生们还参与了脸绘活动,非遗传承人绘制吉祥图案,学生们惊喜拍照留念。非遗表演让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热爱,俄罗斯学生ILIMBETOVA DIANA和塔吉克斯坦学生Subanov Usmon表示通过活动深入了解了中国春节传统和美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多家媒体广泛关注。浙江日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波之声等媒体通过现场采访、视频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活动的精彩瞬间及其深层内涵。这些报道全面展示了活动的盛况,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到宁波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为活动的成功举办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



位于南塘老街宁波非遗吉市的非遗精品展还在持续热展中,春节期间欢迎市民游客前往打卡,印年画、印红包等项目也将在117艺术中心、南塘馆等场馆持续供市民体验。高跷醉关公、飞缸等表演及非遗亲子体验课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也将继续丰富市民游客的春节生活。





















一审:郑   宇

二审:吴   佳

三审:宋   臻


宁波市文化馆
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和艺术作品参赛;组织、培训群众艺术团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与保护等。宁波市文化馆公开邮箱:nbwhg117@nbwhg.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