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节气一首歌 | 冬至: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民生   2024-12-21 07:03   浙江  

| 冬至

winter solstice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 二十四节气歌《冬至》」



词:唐 杜甫

编曲:杜宝齐

演唱:宁波呐豆少儿合唱团



宁波市文化馆“一人一艺”

携呐豆少儿合唱团联合打造的

系列古诗词二十四节气歌

《冬至》如约而至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北方:吃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不过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法不一样,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


 南方:吃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 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吃红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大头菜烤年糕 


冬至前一天,宁波人一般不出门,冬至节一早有全家人吃大头菜烤年糕的习俗。大头菜是宁波冬至节风味独特的乡间美食,让人食之难忘。冬至节前夜,家家烤大头菜,大灶的火烧得旺旺的,将大头菜洗净,削皮切块,菜叶也不要浪费。

冬至大头菜烤年糕的关键是冬至那晚灶火不灭,家家都要烧得“烘烘相”,薪火不息,薪火相传,日子红火是老百姓最实在最基本的期盼,而年糕则寓示“年年高”。


 浆板圆子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其中,番薯的“番”与“翻”同音,寓意将过去一年的霉运都翻过去;而汤果也被称为“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


有些人家在做番薯汤果时,还会在里面加一些酒酿。宁波话管酒酿叫“浆板”,“浆”同方言的“涨”同音,取其财运、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用童声吟唱经典诗词
让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敬请继续关注
古诗词二十四节气歌曲系列

一审:胡睿娟
二审:汤俊杰

三审:郑志玥

宁波市文化馆
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组织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和艺术作品参赛;组织、培训群众艺术团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与保护等。宁波市文化馆公开邮箱:nbwhg117@nbwhg.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