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会动态 | 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开展社区文化节之“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绽放繁花”主题征文活动

2024-10-30 22:42   吉林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同学们对各民族风俗习惯、文化发展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于10月18日至20日线上举办了社区文化节之“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绽放繁花”主题征文活动。


活动期间,同学们通过撰写文章,表达对各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敬仰,内容涵盖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歌舞艺术、饮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各个方面。作品形式多样,既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考察,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融合现象的思考,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样性。最终经过工作人员认真评选,选出以下优秀征文予以展示,并给予每名参赛者相应的学分奖励。


向上滑动阅览


探索客家族风情,了解客家族的风俗习惯、文化发展与生活习性

袁瑞辰23207060112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中国众多民族之一——客家族的世界,探索这个独特群体的文化遗产和生活方式。客家人以其勤劳勇敢、重视教育而闻名,其文化特色鲜明且富有魅力。

一、风俗习惯

春节习俗:客家人庆祝春节的方式非常讲究,除了常见的贴春联、放鞭炮外,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活动,比如“迎神”、“送神”等仪式,以及家家户户制作年糕来祈求新年的好运。

婚礼风俗:客家人的婚礼融合了汉族的传统礼节,并加入了一些地方特色。例如,在某些地区新娘出嫁前夜会有“哭嫁”的习俗,以表达对娘家的不舍之情。

敬老尊贤:在客家族社会中,尊敬长辈被视为极其重要的美德。每逢重要节日或家庭聚会时,晚辈都会向长者行礼表示尊重。

二、文化发展

语言文字:客家话是一种独特的汉语方言,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且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使用人群。此外,客家人也十分注重汉字的学习与传承。

建筑艺术:土楼是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居住形式之一,这些建筑物既坚固又美观,体现了客家人对于防御性和实用性的双重考量。其中福建永定县的振成楼更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学艺术:从古代到现代,客家人都产生了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及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广泛涉及诗歌、小说等多个领域,反映了客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变迁。

三、生活习性

饮食特点:客家菜以其原汁原味、营养丰富著称。典型菜肴包括梅菜扣肉、酿豆腐等,这些菜品往往采用当地新鲜食材烹制而成,味道鲜美。

农业耕作:历史上由于迁徙频繁,客家人逐渐形成了适应山区环境的农耕方式。他们善于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种植,并通过梯田等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

手工艺:编织篮子、制作草鞋等传统技艺在客家人群中得到了良好地保存和发展。这些手工制品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对外展示客家文化的重要窗。




向上滑动阅览


彝族

靳消  2111010114

一、风俗习惯

火把节:彝族最著名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人们手持火把绕村而行,祈求平安和吉祥。

彝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类似于汉族的春节,通常在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选吉日过年,有的地方固定在农历十月三十日为除夕,冬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

饮食文化:食物以烤、炖、炸为主,如烤全羊、坨坨肉等。酒在彝族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常以酒会友、以酒待客。

服饰特色:彝族服饰各地不同,有很重的地域色彩,形态有近百种,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称为“天菩萨”。

婚俗:彝族婚姻基本是一夫一妻制,一般在本民族内通婚,但也不禁止与其他族通婚,姑表优先婚配。青年男女可自由恋爱,但结婚必须得到父母同意,需经说媒、吃“合意酒”、“订婚酒”等过程。

建筑风格:彝族村寨多为彝族聚居的大村寨,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茅草房或闪片房,有门无窗,习惯于“黑房亮灶”。

礼仪与禁忌:彝族有严格的礼俗,如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让长者先行;长辈入室须让其上座,余再依次而坐;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坐两旁和下方,并侍候长辈,为其添饭、夹菜、泡汤。禁忌包括不能用脚踩锅庄石或三脚架,不能往火塘里吐唾沫等。

二、文化发展

彝族文化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在中华大地上,彝族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始终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不仅有着丰富的风俗文化,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从古至今,彝族人民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现代元素,使彝族文化在发展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历史渊源:彝族源于古代的氐羌族群,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汉代,彝族先民就活跃在西南地区,与汉人和其他民族交往密切。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文化体系,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先民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初的活动主要集中在滇池和琼都地区。彝族先民建立的古滇王国、古芒国和昆明国,以及南诏奴隶制政权,都是彝族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风俗文化:彝族的风俗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特色。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在节日期间,彝族人会手持火把,绕村而行,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吉祥。此外,还有插花节、赛装节等节日,人们会唱歌跳舞,庆祝丰收和祈求幸福。彝族的音乐和舞蹈也非常有特色,通常由三弦、月琴等乐器伴奏,舞蹈以粗犷豪放、节奏明快著称。

三、生活习性

分布与人口: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包括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及贵州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地区。

语言与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6个方言。彝族原有一种表意文字,称为囊文,后经过规范化,形成了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




向上滑动阅览


满族

周权2211010253

一、风俗习惯

满族的服饰,男子自头顶后半部留发,束辫垂于脑后,清入关后,强行在全国推广,使之成为清代满、汉、蒙各族的共同发式。女子发式,幼年时期与男孩一样,稍长,在脑后留有一根或两根辫子,结婚时开脸上头,戴钿子。平时,在头顶盘髻,有架子头、两把头等样式。佩戴耳环,有一耳三环的定式。男子的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其中的“箭袖”(满语:哇哈)别具特色,是在窄袖口上接一个半圆形的袖头,形如马蹄,俗称“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以御寒,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少妇穿宽大的直筒旗袍,天足,着花鞋,有花盆底和船形底等样式。早期,富人多穿麻布衣服,穷人用狍鹿皮为衣。进入辽沈以后,贵族富人穿绸缎,平民则着布衣,服饰也等级化了。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男子所服的坎肩等至今仍有沿用,而女子旗袍历经演变,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女装的代表。

满族食品也极富特色,历来有“满点汉菜”之说。最能代表满、汉族饮食文化交融的莫过于“满汉全席”。其菜肴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其中山珍如猴头菌、熊掌、人参、鹿茸等大都是来自东北地区。它是满点与汉菜融合的精品,在清乾隆时期就已成型,流传了二百余年,乾隆间《扬州画舫录》所载,扬州地方的“满汉席”,已有菜点100余道了。日常生活中,满族民间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喜欢吃小米、黄米干饭与黄米饽饽(豆包),每逢过节时吃“哎吉格饽”(饺子)。每当阴历除夕,晚饭吃满族独有的风味食品白煮猪肉,炙猪肉及糕点中至今犹存的“萨其玛”等。今天中国北方的饺子、火锅、酸菜、京味糕点等均与满族饮食文化有着渊源关系。

二、文化发展

清代之前: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

清朝时期: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加强了与汉区的联系,促进了女真社会的经济发展,出现“满洲民殷国富”的局面。同时,在政治和军事上进行改革,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二道河畔建立费阿拉城,六月“定国政”,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对狩猎组织牛录,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建立了著名的八旗制度,对后金及清王朝的历史,以及满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建立大金国,自称“英明汗”,史称后金。后在统一女真各部和对明朝的战争中,先后将都城迁至辽阳东京城和沈阳。天命十一年(1626年),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改元“天聪”。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在这一时期陆续组建完成。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建元崇德。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巩固和发展后金政权,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清廷覆亡:辛亥革命,清廷覆亡,旗营解散,粮饷停发,八旗制度彻底垮台,对满族的影响是巨大的。八旗制度枷锁的打破,使满族从被少数贵族奴役、驱使和战争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但在军阀统治时期严重民族歧视的背景下,他们从赖饷而食转向自谋生计,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从军阀统治到国民党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状态以及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更加剧了满族的困苦。

三、生活习性

住房:满族的住房,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室内一般有西、中、东三间,西间称西上屋,中间是厨房,东间称东下屋,大门朝南。如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中来客住西炕,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可住南炕。满族盖房多开南窗和西窗,冬暖夏凉。

婚姻:满族旧时婚姻重视门第,盛行早婚和娶大龄女。这与旗内男子当兵出征,希望早育子女有关。贵族官宦人家,盛行指婚,多由朝廷指定结婚对象,一般旗人也有由族长指婚的情况。清代宫廷的“选秀”,是为皇帝及亲王选妃,一般限定在八旗三品官内部遴选。八旗内男女年龄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男子订婚与结婚年龄可能更小一些。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都携带一瓶酒,到第三次才能知道是否成功。所以有句俗话“成不成,三瓶酒”。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要彩礼,猪、酒、柜、衣服、首饰等。男方送的彩礼,全部作为姑娘的财产。旧时满族结婚过程较为繁多,有议婚、小定、大定、过礼、送日子、开锁、送嫁妆、迎娶、坐帐、合卺、分大小,回门和住对月一整套过程。结婚时,新娘要在洞房炕上坐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桌子,桌上放两个酒壶和酒盅,新郎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炕上点燃一对蜡烛,通宵不熄,房外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空家”,或有人用黑豆往新房窗户上撒,热闹一两个小时后自散。三日后新郎新娘回娘家。

礼仪: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少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少辈每隔三天要给长辈打千请安,隔五天见长辈得叩头,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似抬物状,女人双手扶膝下蹲。路上遇见不相识的长者,要鞠躬垂手问“赛音”(满语,好的意思)。如骑马,要下马闪在路旁让路,等长辈过去,再上马赶路。远方亲友相见,不分男女皆行抱腰接面大礼。



向上滑动阅览


锡伯族

关辰2208010117

一、历史背景

锡伯族原居东北地区,乾隆年间清廷征调部分锡伯族西迁至新疆以充实当地。今锡伯族多数居住在辽宁省(70.2%)和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东港、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

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满语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语言,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文是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稍加改变而成的。新疆的锡伯族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兼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东北的锡伯族在语言、衣食、居住等方面同于汉族。

二、风俗习惯

禁忌:锡伯族十分注重礼仪,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觉时脱下的裤、鞋、袜等不能放在高处;不能在炕上横卧;不能从衣帽、被子、枕头上跨过;吃饭时不能坐门坎或站立行走,严禁拍桌打碗;媳妇不能与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递刀给别人要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忌食狗肉,族内同姓禁止通婚等。

礼仪:锡伯族有讲究礼仪、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崇尚整洁的传统美德。在日常生活中,不孝儿女、不赡养老人者,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教师在社会上受到特别尊重,本民族谚语说“不尊重教师就是不尊重父母”。尊重客人被视为体现一个家庭或家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方面。保持整洁、保护水源、在公众场所保持外表形象是本民族自古延续的社会公德和个体德行方面的重要表现。礼仪礼节则被视为做人的根本。在日常生活中,对长辈应答和气,久别重逢须行“打千”礼,逢重大节日、婚丧必行跪礼及磕头礼。该传统一直传承至今。

饮食:锡伯族过去在饮食上有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比如经常食用的发面饼,上桌时分天、地面,天面必须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摆在桌沿一边。吃饭时不得坐门坎或站立行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桌、饭碗,或把筷子横在碗上。全家进餐按长幼就座,以西为上,过去父子、翁媳不得同桌。晚辈路上遇见长辈要问安并让路;平辈见面要相互问好。客人来访,儿媳要出来装烟、倒茶,若装烟、倒茶的与客人辈分相等,客人应起立或欠身双手接;客人告别时,全家要出来送至大门口。

婚姻:锡伯族基本保持着一夫一妻、妇随夫居的典型的父权制婚姻形态。个别无子嗣者招婿入赘。同姓不婚,但偶有姨表、舅表、姑表兄妹婚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新婚姻法在锡伯族社会得到全面贯彻,纳妾、童养媳、指腹为婚等陋习逐步被杜绝。锡伯族与汉族等民族的族际婚姻日益增多。

三、文化发展

语言文字: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霍城、塔城、巩留、伊宁,乌鲁木齐等地。与同语支的满语相比,80%以上词汇都借用于满语。

居住在伊犁河谷的锡伯人处于多民族语言包围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包括学习俄语。锡伯族一般都会讲汉语、俄语、维语。因此,伊犁的锡伯族被誉为“天才翻译”。

节日: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某些节日时间虽然与汉族相同,但过法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如“春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在过节形式上均与汉族有差别。春节多走亲串门、祭祖及娱乐活动。农历三月间的以鱼为祭供品的“鱼清明”、农历七月间以瓜果为祭供品的“瓜清明”、“孙扎拜义车孙扎”(端午节)和中秋节。欢度这些节日的方式,均以本民族的习俗方式进行祭奠、饮食和娱乐。民族化节日有“四一八”西迁节和正月十六“抹黑节”。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锡伯语叫杜因拜扎昆节。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东北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所以当前也有部分民族学者认为应该叫“西征节”更为准确。

农历的正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这一天,人们清早就起来,把昨晚准备好的抹黑布或毡片带上,上街去相互往脸上抹黑,在这一天里,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相互往脸上抹黑。但见了老人一定要先请安,然后才能往脸上抹黑,但只能少抹一点,以示尊重。锡伯族的抹黑节,有相当长的历史。

四、生活习性

锡伯族的农牧业生活方式:锡伯族以农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主要从事种植、畜牧和渔业。在东北地区,锡伯族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米、高粱和小米等作物;而在新疆地区,锡伯族则种植小麦,并从事畜牧业和渔业。

锡伯族的服饰文化:锡伯族的服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男子通常穿着短装或长袍,戴毡帽或布帽;女子则穿着长袍或裙子,戴银饰或珠宝。东北的锡伯族男子多穿左右开衩的滚边长袍,束粗腰带,戴圆顶帽,穿长筒靴;年轻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短裙、衬衫和高领短大衣等。

锡伯族的居住和婚姻家庭;锡伯族的居住习惯与汉族相似,但每个哈拉和莫昆有各自的墓地。东北的锡伯族住房多为土坯斜顶房或木架结构斜顶房,庭院多植果蔬和树木。锡伯族基本保持着一夫一妻、妇随夫居的典型的父权制婚姻形态,同姓不婚,但偶有姨表、舅表、姑表兄妹婚配情况。

 



通过此次活动,学生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增加了对多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理解,而且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此次征文活动,不仅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融合搭建了桥梁,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积极作用。未来,康复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将继续推动类似文化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转载自中西医康复学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会
我们是一群热爱生活、热爱奋斗、积极向上的长中大人,为同学们服务是我们至高无上光荣的使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