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巍赏析包德珍老师诗作六首

文摘   文化   2024-05-29 23:55   广东  
 



  


作者简介:

  

    曾巍,男,汉族、60后,海南澄迈人,中共党员,现在省内知名三甲医院从事组织人事、党建管理工作。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喜欢写诗填词,曾先后出版《琼岛新叶》《浪花吟》《诗游海南(上卷)》等诗词散文作品集,长期有诗词、散文作品在省内外多家文学刊物上发表。系海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海南省诗书画家学会副会长、澄迈县孔子学会副会长,东水港诗社社长。


文/曾巍

曾巍赏析包老师诗作 

 


01月下红城湖

路灯



包德珍

银光闪灼衬高楼,一步光阴一步酬。

客店窗纱揉月色,街风木叶动歌喉。

廊前云杪清方澈,苑内丹墀晚更幽。

虽是难堪逐炎意,心中明了破闲愁。


    至柔斋主人(曾巍)赏析:清代诗人袁枚在其《遣兴(其二)》诗中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这首诗讲的是写诗灵感的问题。窃以为,如果用这首诗来形容包大姐,应当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包大姐是大诗人,具有大诗人写作的灵感和天赋,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触发其创作灵感,可谓万事万物皆可助其成诗。
    路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但因为司空见惯,所以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极少主动去关注它,更别说以它激发灵感,但它却与风雨、云影等一样也触动了大姐的写作灵感而化成此诗章。大姐在《路灯》中,想给我们表达和传递什么样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呢?且让我赏析开来。
  首联“银光闪灼衬高楼,一步光阴一步酬”,开篇即切题,出句为实,言路灯的高攀行为和作用;对句为虚,言路灯对报酬的定价和索取。整联虚实结合,读起来具极感染力,凭此可管窥大姐作诗技法高超之一斑。
   颔联“客店窗纱揉月色,街风木叶动歌喉”,进一步对路灯的描写:有了路灯,一到夜晚,客店的纱窗就好像有月光轻揉透入;有了路灯,人们才能欣赏到街树在晚风中动人的歌喉。一个“揉”字和一个“动”字,可见作者炼字功夫。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便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让人得到一种艺术美的享受。
    颈联“廊前云杪清方澈,苑内丹墀晚更幽”,继续写景,但均是虚景,既是表达一种近乎虚幻的感觉,又是极力营造一种朦胧美的意境,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与路灯相关。
    结联“虽是难堪逐炎意,心中明了破闲愁”,照应首联”银光闪灼衬高楼,一步光阴一步酬”,属情语,是作者抒发对路灯的评价:路灯尽管有时也攀附“高楼”,索取报酬,这确实是一种令人难堪的趋炎附势行为,但它毕竟照亮了夜晚,给人带来了诸多欢乐,明白这一切,就不应再为其徒生闲愁了。至此,老诗人包容一切的美好情怀尽显无遗,为老诗人点赞!




02

题垂钓者



包德珍

日烈无须防晒冠,垂丝抛向静中看。

听风诉事扶摇妙,与水交情澄澈难。

心路临堤岂有梦,渔灯识味可知酸。

非将此地安闲处,坐到何年收钓竿。


    至柔斋主人(曾巍)赏析:真正的垂钓者不仅不怕日晒雨淋,而且要耐受得了孤独寂寞。首联“日烈无须防晒冠,垂丝抛向静中看”,正是对垂钓者外在形象的生动描绘。颔联“听风诉事扶摇妙,与水交情澄澈难”,承首联的,此联作者试图走进垂钓者的内心世界,与垂钓者分享垂钓的妙趣和感想:在孤独寂寞中,静听清风诉说往事,静享风吹钓杆摇动的乐趣;想要与清水相交,但要做到像水那样的澄澈是多么的不易。此联实际上是对垂钓者内心世界的刻画。
   颈联更耐人寻味,因为作者的思绪已滑向了对世事的思考和感慨:人的思想如果靠岸了,就不会再有梦想;渔灯如果能识别江湖的味道,那它也一定懂得世事的辛酸。此联,看似离题,实为作者对垂钓者内心描写的进一步深化。作者相信,真正的垂钓者都会在静坐时思考过上述问题。结联“非将此地安闲处,坐到何年收钓竿”,回应首联“静中看”,言如果垂钓者不是将垂钓的地方当作清静悠闲之地来看待,那谁晓得他会坐到什么时候才收杆回家呢?此联巧设问答,余味悠长。
    曾记得,古人在谈到写诗时的承接问题时,曾有过一段形象的比喻:言诗联之间“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反观此诗,可知作者对此作诗要领的掌握真乃出神入化了!




03

灌木树  



包德珍
叶如玉佩也珊珊,误到红尘耐岁寒。

风月之前窥画阁,色香而内护芝兰。

逢时剪去争春样,适处披成清世冠。

如此无花堪一绝,焉能开与俗人看。


    至柔斋主人(曾巍)赏析:盖闻诗歌的四要素为“词、理、义、兴”,即语言、思想、情感和形象也。四要素中,“词”(语言)居首位。由此可见,是否擅于驾驭和煅炼语言,对写好诗戨是多么的重要。我之所以喜欢包大姐的律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包大姐诗语的多变和优美,几乎每一首都令人有清新之感。这首七律也不例外,其谴词造句的功夫值得我们学习。
    这首七律诗题为《灌木树》,可知是一首咏物诗。灌木树,因其无主干,难成大材,故大多数只当观赏之物,任人修剪,凭人移栽,极少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但诗家却从其身上看到了别人看不的东西,品到了别人品不到的内涵。“叶如玉佩也珊珊”,是颂其芳姿;“误到红尘耐岁寒”,是怜其遭遇。“风月之前窥画阁”,是一种无奈的渴望;而“色香而内护芝兰”和“逢时剪去争春样,适处披成清世冠”,就是一种为人装点、任人摆布的哀叹了。对于灌木树一生的遭遇,诗人在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同情和感伤,所以尾联“如此无花堪一绝,焉能开与俗人看”,就如同当头棒喝,令人动容!这既是诗家对弱者的同情,更是表达对弱者的欣赏、支持和鼓励。全篇格律严谨、语言清通、章法得体、境界高尚,堪称佳律。





04

琴声旋处


包德珍

谁知一曲出情泉,多少余音向往年。

没径湿苔风憾起,悬枝新叶鸟惊眠。

山藏花雨回春色,手理琴弦送夕烟。

此刻吾心何所寄,难停旋律费留连。


    至柔斋主人(曾巍)赏析:粤籍居琼著名女诗人和诗词评鉴家张金英曾在其诗观论《求真唯美,崇雅尚灵》中写道:“美感是构成诗词最主要的因素,而情怀、文辞、意境是诗词之美的载体。”意思就是说,诗词作为一种文学艺术,首先必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诗词的这种艺术美是以作者的情怀、作品的文辞和意境作为载体来呈现的。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并且认为此观点在包大姐的身上和其优秀作品中得了很好的体现。
    此首七律,就是包大姐众多具有艺术美感的优秀作品之一。说其美,一体现在语言,二体现韵律,三体现在意境。此律题为《琴声旋处》,首联自然以琴声起篇。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过这样的体会,许多美妙的音乐,经常会引起我们的共鸣,或令人在其旋律中遐想,或令人在其旋律中勾起回忆。本律中,琴声不仅引出诗人的“情泉”,也令诗人想起“往年”之事,自然的诉说,优美的语言,令读者急不可待地想往下看。中间两联承首联,以形象思维方式具体描述作者在琴声旋律中对往事的追忆。在这24个字中,作者总共使用了10多个物象,通过艺术的排列组合,不仅成功创造了两副精美的联对,而且还营造了一个婉转朦胧的意境,在含蓄的意境中,尽管读者不知诗人以往的经历具体为何指,但却读出了诗人不堪回首的辛酸和令人难忘的美好。而这样的艺术效果决不是情思浮泛之作品所能够达到的。尾联充当转结,且巧设问答,上句言在琴声中,我心能有什么寄托呢,下句没有具体回答,只云我的心思只能继续滞留在难停的旋律之中了,既回应了首联的“出情泉”,又令人感觉诗尽而意不尽,正所谓余味悠长矣!





05

广州从化桃花镇风光 


包德珍

山近帘开甚是缘,楼高环翠密相连。

桃枝色映清风里,茶盏香萦远客前。

不解美人随月趣,难知隐士与花仙。

今宵伏案何堪醉,多少情丝指上旋。


   至柔斋主人(曾巍)赏析:广州从化桃花小镇,是一处有名的休闲游打卡地,以春节后桃花盛开出名。此律为作者游览桃花小镇后所写,主要是赞美桃花镇的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思。诗语清新高雅,诗情豁达潇洒,诗境深婉绵远,很好地体现了包大姐的律诗特色。
   从诗的首联、颔联中可看出,作者对小镇风光的欣赏是从入住小镇高楼启窗放目开始的。打开窗帘的刹那,一幅“青山环翠、桃映春风”优美画卷即扑入作者眼帘。面对美景,茶是少不了的,于是一盏香茗便放到了作者这个“远客”的面前。一边品茶、一边赏景的老诗人,心静如水,认为这一切只不过是生命中的又一次缘份而已,故而开篇便写“山近帘开甚是缘”,读来令人几可入禅。
   颈联“不解美人随月趣,难知隐士与花仙”,不再写景,而是转写“美人、隐士、花仙”,此为何意?是否偏题了?读包大姐的律诗,读到第三联时,因诗句多较含蓄,常令人感云里雾里,难往下读,而这恰恰是大姐作诗的高明之处,是作品的精华所在,也是作者深厚文字底蕴的精彩展现。此律既然诗题已圈定其内容必须写风光或与风光相关的内容,所以颈联也须围绕此主旨。如此一想,思维便有了正确的方向,心中也豁然开朗起来。原来作者的意见是说“只有懂得了美人随月读书的情趣及其追求的意境之美,才能理解隐士和花仙所追求的隐逸和恬淡之境之美”,在这里,作者将桃花小镇比作“隐士”和“花仙”所向往之地,其实是以虚笔再次婉转地对小镇风光的做进一步的赞美。而“随月读书的情趣及追求的意境之美”的“美人”当然是指作者本人了(作者本就以‘丽人’自居),这句也为下联埋下一伏笔,且写作上因使用了流水对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更显灵动。结联写晚上自己仍然陶醉于小镇美景,以致伏案夜读时心情愉悦,绵绵不断的情丝(如‘情思’)旋上指头,涌上心头,实乃总括全篇,深化主题、提升意境,水到渠成也!





06

有忆《咏物写意》


包德珍
清香几缕可趋炎,一卧东篱岁月淹。

尘俗难痴虽寂寞,寒风尽佐不幽潜。

红黄常有高贤访,色味岂无乐趣添。

记得平时命题作,杯争诗句笑萦帘。


    至柔斋主人赏析:包大姐诗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婉转含蓄,此首犹甚,乍看起来,似乎文不答题,因此如果不做解析,估计读懂的人不会很多。笔者斗胆解读如下:“尽管翰墨清香可以作为趋炎附势的条件,但这一切随着东篱赋闲,都被岁月淹没了。人不痴心于尘俗交往,虽然会很寂寞,但即使是只有寒风镇日陪同,我也不会选择隐居。喜庆的节日或者花开的季节,照样会有品德高尚的人来造访,因此,在颜色和味道(两者合称:品味)上岂可不添加点乐趣?还记得我们平时玩过的“诗钟”游戏吗,我们一边高兴地喝着酒,一边争抢吟诵自己的诗句,那开心快乐的笑声萦绕着窗帘,激荡着房间。”解读完这首诗,也明白了这首诗的主旨,作者就是通过描述其简单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恬淡高雅的生活态度。诗题之所以名为“有忆<咏物写意>”,这是因为《咏物写意》这本书的书名正切合了作者的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故忆书而赋成此作。诗确不易读,但读懂之后,却令人心存敬拜,余味无穷!



诗人简介:


  包德珍,网名渔艇丽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理事,中华诗词论坛坛主,中华诗词网络学院导师,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作协会员,萧乡诗社、关东诗阵创始人之一。2015年荣获《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奖,2015年度获中华诗词论坛优秀管理员奖,2016年获中华诗词论坛特别贡献奖。

往期精彩

曾巍点评周济夫老师诗作十首

曾巍赏析王书豪作品共九首

陈廷文诗论《逆向思维天地宽》

陈廷文诗论《孤平浅论》

陈廷文诗论《崇真尚美,汲古求雅》

陈廷文诗评(四)/ 简析叶清仰词《品令•写怀》

陈廷文诗评(三)/ 潘培《乡恋》简析

陈廷文诗论《托物寓情,典型取象》

陈廷文诗评(二)/ 郑邦利《咏怀》赏析

陈廷文诗论《含蓄意象,意在言外》

陈廷文诗评(一)/ 杨人霁《壶口瀑布》赏析

陈廷文诗论《循法先入,脱法后出》

陈廷文诗论《不尝味道,只闻香味》

王衍鏊诗论《折衷诸论  实事求是》

王衍鏊诗论《我看格律》

王衍鏊现代劝学篇《呼吁读书》




海南省《琼苑》微刊:

主   编:莫少玲

编辑整理:符传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海南省《琼苑》 

精彩等着您





 感谢您的欣赏和鼓励!



琼苑
海南省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 ,弘扬传统文化,论坛交流,推介名家精品,介绍会员佳作,分享诗坛和学会动态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