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孔史赏析诗友作品//刘庆霖、卢冷夫、张金英、林志坚共六首

文摘   文化   2024-03-02 22:15   广东  
 



  


作者简介:

     
   邢孔史,男,中文本科、文学硕士(结业)。人文社科学院中文副教授,省作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协会会员、海南省非遗鉴别专家、海南诗歌学会副主席、乐乐县诗词学会会长。被评为2023年海南省民协先进个人。

   曾在《文艺报》《中华诗词》央视十台等国内外媒体发表诗歌、诗评二百多件。作品入选《中国新诗排行榜》等二十种选本,出版个人诗集《半世情思》。主持完成:国家项目、省厅课题8项。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

    著作有:《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海南卷》(执行主编)《新时期黎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崖州民歌的民俗学探研》《崖州民歌的民俗学探研》(修订本·独著)《崖州民歌》《崖州民歌微信群歌友作品集》,完成海南省作协课题《海南本土诗人探析》(专著)


文/邢孔史

  邢孔史赏析刘庆霖、卢冷夫、张金英、林志坚诗作    

 


观焕秋书记书法

刘庆霖


收尽奇峰研墨殊,烟波千里砚池浮。

醉中笔力犹苍劲,九曲黄河是草书。


   邢孔史赏析:

   也许,眼前的书法作品真的有如卫夫人在《笔阵图》中写的那样 “千里阵云,高峰坠石,百钧弩发,崩浪雷奔”的豪放、大气,以至谙熟书道的诗词大家刘庆霖社长也为之所震撼,情不自禁地要把心中的感受抒发出来。而擅长运用生命思维诗人是不屑于直白地说出“豪放”“恢弘”“壮阔”之类抽象词语的,他选择的是生命思维,赋物以生命、物化自我、视无形为有形。所以在焕秋书记的墨宝面前,诗人放飞灵视,视通万里,觑见到的是书家在收尽奇峰以研墨,揽千里烟波当砚池,擎起苍劲的醉笔,舞动起九曲黄河,完成了一幅天地江山之大作。

   阅读刘庆霖老师的这首“豪诗”,我感觉这是诗人生命思维和浪漫主义诗风的有意张扬。这类非凡的作品只能在海阔天空的想象中才有可能孕育出来,当然,最后只有经过诗人心灵与情感的催化剂才能生长出来。







2023年11月28日郴州会谢久吉、彭中华等诗人有记

刘庆霖

谢家藏酒十三年,唤友迎朋秋作缘。

握手浑忘溶洞外,举杯犹记白云边。

百年知己味堪品,千里风光色可餐。

喝到心中诗兴起,向人讨要一支烟。


   邢孔史赏析:

   此什诗脉涵藏而不隔,意境含蓄而隽永,韵律中规而灵动。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思念的季节。朋友相会“秋作缘”正应“天时”。而友人厚情,家藏老酒,千里风光,也正是“地利”“人和”所示,“诗兴起”必然是水到渠成。读完诗的前三联已让人感到了盎然的诗意,而尾联更是让人深受震撼。读到“向人讨要一支烟”这句诗时,我的感觉是太形象,太真实了。仿佛看到一个诗兴起时欢喜若狂,不知所措,需要向人讨支烟来镇定自己的情绪的诗痴形象。是诗的灵感点燃了这支烟,还是他需要一支烟来再次燃烧他的灵感,或是二者归一?

   尾联两句诗,如果单独分开,不过是平平常常的诗句而已,但是,两句诗组合在一起,产生的诗意内涵,我感觉是超过前面三联的总和,可以说是绝配了。如果把第七句的意思改为我喝高了,那么诗意全无了,或是把尾句的意思改为向人讨要一支笔,韵味也会大打折扣。一加一大于二,这是优化组合的结果,也就是诗论中所说的召唤结构呼唤期待空间的意思。诗歌语言张力,是刘庆霖诗歌创作的特色追求,他的“五声”诗句因其巨大的张力为广大诗友所称誉。诗句之间的优化组合,同样存在张力的问题。读了这首诗,感觉诗家是不是有意无意的在研究实践这个论题。他在论著中说,“某一句都不见‘张力’,但整体上的意境却有极大的‘张力’”。这里说的“整体”,似乎对诗句组合也适用。








读刘庆霖的一首被误读的诗

邢孔史


    诗友给我转来了“北京潇雨诗…群”佚名诗友的一个帖子:

刘庆霖《入山行得句之七》:“长城脚下近黄昏,烈酒一瓶随手拎。人一口来风一口,把风灌醉我微醺。”

    按:作者手拎一瓶酒,当然可以随时喝一口。但是风是怎么随时喝一口的,我作为读者却读不明白。如果是作者自己或者和朋友搞个野餐或者燃个篝火而又酒肉具备,那么风可以尽情地享受酒肉的味道。在这种前提下,说风醉了甚至越来越醉是顺理成章的。基于愚见,是否可以改为:

长城脚下近黄昏,独与西风共酒樽。我自高歌大刀曲,西风微醉我微醺。

在长城下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不是更有意味?班门弄斧。一笑。

    我相信,像佚名诗友这样解读这首诗的读者应该不在少数。虽然我们常常自慰——“诗不达古”——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存在着审美的差异性。但是,如果我们总是差在和作者站不到一个点子上,那我们就不必过于自信了。这种自信应该基于对创作主体的了解和把握。多年来,诗人刘庆霖在努力探索一条“旧体新诗”的路子,试图用新诗深广的内涵、灵动的思维、鲜活的语言让旧体诗“新”起来。创新思维和新的表现手法,诸如发散思维、跳跃联想、曲折联想、蒙太奇、通感、陌生化等,常常被实施于他的作品当中。我们从《入山行得句之七》这首小诗中可见一斑。

     “长城脚下近黄昏,烈酒一瓶随手拎”,长城是华夏民族精神象征,见证过秦始皇、孟姜女的刚烈的长城是华夏民族千古不撤的酒魂。因此,可以见出,诗人不是说,从家里拿一瓶酒来到长城,而是说长城的黄昏浓烈得像烈酒一样,所以大家“烈酒一瓶随手拎”。“人一口来风一口,把风灌醉我微醺”,则是诗人主体意识的恣意高扬,我们见到是一个豪爽诙谐的浪漫诗人。

    此什想像奇特,手法灵动,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现代诗歌表现手法的了解,是理解不了这种“旧体新诗”的。







夜游根宫佛国用词韵

卢冷夫


佛国多维根石牢,有些心思最难雕。

光年褶皱深深处,尚待人工补一刀。


    邢孔史赏析:

    《夜游根宫佛国用词韵》是当代诗词大家卢冷夫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思隽永博大,富于人文精神的佳构。清代诗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学识,第一等襟抱,斯有第一等真诗”。卢先生是一位学者型诗人,他的诗作以含蕴丰赡艺术形象诠释了对佛教思想和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精神的认知。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盘根交错,犹像一棵参天大树,各种文化形式就像这棵大树上的枝叶花果,最深潜的文化积淀就像这棵大树的根部。而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天道与人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我们认知诠释佛教思想不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基于这一认知。当诗人夜游根宫佛国时,他放飞灵视觑见到了栖居在佛国根宫的诗意,灵感袭来,上升到诗歌的发现,一首隽永的小绝便水到渠成。诚然,富于形象思维、想象空间的诗人,不屑于直白地用概念、逻辑说出他的“心思”“情志”,他会选择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化无形为有形。“佛国多维根石牢”“尚待人工补一刀”是诗人对佛教思想和“天人合一”精神高度概括的形象表述,是诗人理性认知形象化的诗性展示。此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之妙,神与物游”之谓也。

     卢先生是驾驭诗歌语言的高手,小诗用语笔到意到,晓畅贴切又富有张力。“光年褶皱”的佛根,“有些心思最难雕”,在卢先生这样的快刀手面前,难亦不难唉!







又见凤凰花开

张金英


莫问相思莫问春,风摇红袖与谁亲。

恍然两载梦中梦,我是当年花下人。


    邢孔史赏析:

    近日,常品读《英子评诗微刊第664期【众家聚焦】选评英子诗词12首(第五辑),佳构不少,其中《又见凤凰花开》一诗,让我感触良深,共鸣颇多。

    英子是情商极高的抒情好手,尤擅长托物赋情,移情于物。人世间情为何物,爱向谁生?英子在《又见凤凰花开》一诗中为读者做了形象生动的诗意诠释。凤凰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对鸟类神兽组合,生命一体,同生共死,是为中国爱情鸟之最。凤凰花则如凤凰张开的爱的翅膀,是最能拨动爱情弦的具象。诗人托它言情,贴切不过。因为“又见凤凰花开”,所以那场忧伤的爱情剧又在花下重现。“莫问相思莫问春”,想必是对爱迷失的缘由不敢问,不忍问吧?但最终还是心有不甘,忍不住要问一下:“风摇红袖与谁亲”,爱神抛出的红线会落入谁手呢 ?“恍然两载梦中梦”,谁能忘得了当年那场爱情梦呢?更何况是梦中梦,更是让人扑朔迷离,看不清,道不明,也忘不了。“两载”是特指时间,那么人更是定指,“我是当年花下人”。表明这不是一般的爱情抒写,或者为情而写情,或代人传情,写的是“我”在场的爱情故事。可以见出作者抒写爱情的强烈程度是无以复加的了。
     美人迟暮,真爱迟暮唉!英子用她的动情妙笔为我们抒写了一个无法挽回的爱情凄美动人故事,问谁也难有结果,只能去问爱神维纳斯了——她身上还系着遮羞布,手臂也断了,爱得羞涩,爱也无力——这就是世间多少爱情悲剧的根源所在。如果不明此在,如下一次“又见凤凰花开”之时,我们又将情以何堪!





七夕即笔

林志坚


玉露金风对月痴,人间天上盼佳期。

邀云杯底银河远,得句花前鸟鹊驰。

一首新诗驱寂寞,几番红豆数相思。

多情欲问牛和女,今夕伊谁不自持。


    邢孔史赏析:

    一首好诗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唱和的欲望。记得诗人将他的佳作分享给我时, 我读后立即产生共鸣,有了唱和的冲动:“……地老天荒何不了,节临七夕难支持”,和诗对原韵情思进行生发和提升,也可以说是对原诗的疑问作了回答。

    《七夕即笔》有三个特点。一是用情入深。林志坚是一个情商极高的诗人。他爱国家,爱家乡,爱亲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呵护尤为执着以恒。爱情不老人不老,歌德80岁还爱一个十八岁的姑娘,还对爱情诗抒写不辍。无独有偶,林志坚年逾古稀还擅写爱情诗,而且抒写的爱情年青而热烈。时至七夕“对月痴”“不自持”。玉露金风,银河鹊桥,花前月下,红豆新诗,千年不变的守望与相思这个七夕主题,让诗人阐释得入景入情,感人心脾,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二个特点是文笔娴熟。文字基础扎实,抒发情思意到笔到。善于寄情于景,托物传情,近景远景,有动有静,虚实相生。“邀云杯底银河远,得句花前乌鹊驰”尤为出彩,用词清雅,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有感于此,我在和诗中吟道:“一簾云雨鹊桥远,半枕巫山红豆思”,似乎有“临摹”的痕迹。用典贴切自然,“玉露金风”“多情欲问”化用秦观、宴几道的诗句,给人以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引起读者回味。

    第三的特点是章法有致。此什构思巧妙,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朗朗上口。尤其中二联对仗工稳,节拍灵动。颔联动宾词语开拍,一二音节结拍;颈联偏正名词开拍,二一音节结拍。如此用心经营,韵律缜密,堪称完美,值得初学者研究学习。    


往期精彩

陈廷文诗论《逆向思维天地宽》

陈廷文诗论《孤平浅论》

陈廷文诗论《崇真尚美,汲古求雅》

陈廷文诗评(四)/ 简析叶清仰词《品令•写怀》

陈廷文诗评(三)/ 潘培《乡恋》简析

陈廷文诗论《托物寓情,典型取象》

陈廷文诗评(二)/ 郑邦利《咏怀》赏析

陈廷文诗论《含蓄意象,意在言外》

陈廷文诗评(一)/ 杨人霁《壶口瀑布》赏析

陈廷文诗论《循法先入,脱法后出》

陈廷文诗论《不尝味道,只闻香味》

王衍鏊诗论《折衷诸论  实事求是》

王衍鏊诗论《我看格律》

王衍鏊现代劝学篇《呼吁读书》

琼苑
海南省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 ,弘扬传统文化,论坛交流,推介名家精品,介绍会员佳作,分享诗坛和学会动态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