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巍点评周济夫老师诗作十首

文摘   文化   2024-05-14 23:53   广东  
 



  


作者简介:

  

    曾巍,男,汉族、60后,海南澄迈人,中共党员,现在省内知名三甲医院从事组织人事、党建管理工作。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喜欢写诗填词,曾先后出版《琼岛新叶》《浪花吟》《诗游海南(上卷)》等诗词散文作品集,长期有诗词、散文作品在省内外多家文学刊物上发表。系海南省诗词学会理事、海南省诗书画家学会副会长、澄迈县孔子学会副会长,东水港诗社社长。


文/曾巍

曾巍点评周济夫老师诗作 

 


01月下红城湖

医院药圃也植山捻子


周济夫

红紫离离忆后山,童时争采动盈篮。

偶然售与外乡客,一合欣收五百钱。

注:小时习惯称五分钱为五百钱。


    曾巍点评之一:

   “山棯子”,俗称“大尼”,是一种野生水果,海南许多地方都有生长,在经济困难年代是乡下孩子们的“山珍美味”,偶遇丰年,果子吃不完,还可以拿去换点小钱。作者小时候老家后院多长此物,对此果子印象深刻,困此长大离家后,碰巧在医院的药圃中看到种植此野果时,自然勾起对童年旧事的回忆。此绝就是对童年景象的生动描述,表达了对家乡和童年的思念之情,结句以俗语(‘五百钱’)入诗,饶有趣味。




02

观光大巴上见楝花盛开


周济夫
楝树花开烟雨浓,轻红浅紫影空蒙。

曩时负笈思乡夜,此物恒先入梦中。


     曾巍点评之二: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春日,作者乘坐观光大巴,偶然看见公路旁的苦楝树花盛开,顿时回忆起小时候家乡苦楝树开花的情景,触景生情,吟成此绝。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回忆抒情,章法得体。“轻红浅紫”,谴词准确生动。整篇犹见赤子情真,思乡之味甚浓。




03

养花(二首)  


周济夫

退闲何事可栖迟,日向阳台莳弄之。

俗卉不求名贵种,有花有叶即相宜。


    曾巍点评之三: 
    此绝写作者的赋闲情趣。作者退休后时常以养花种草为乐,但不求花草贵贱。表达了作者安闲淡泊的情怀。前两句叙事,一问一答;后两句抒情,一抑一扬,甚有韵味。



孤隐何期来雅赏,关心偶尔只荊妻。

最怜风雨劳收拾,抱怨微伊复听谁?


    曾巍点评之四:
   此绝承上绝,继续写莳弄花草之事,但主角不再是写作者本人,而是作者老伴。镜头的转换,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退休生活多是孤独的,种花养草,除了老伴偶与共赏,自己已没非份之想。最令作者感动的是,每遇风雨天气,总有老伴来帮忙收拾。尽管老伴为此常有抱怨之言,但想想,如果没有了老伴的唠叨,自己还能听到谁的唠叨呢?字里行间,除了感叹退休的寂寞,就是对老伴的怜爱。反问作结,余味悠长。




04

秋 吟 


周济夫

小园绿满未殊春,鸟啄莎光鱼吐昀。

闲坐水亭风渐紧,顿牵凉意上衣襟。


    曾巍点评之五:此绝抒发作者对秋天的感受。大凡写秋天的作品,多营造“秋风萧瑟,落叶枯黄”的意境,以肃杀的环境作烘染,而此绝不然,只强调凉亭风起刹那的心理感受,与“一叶知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牵”、“上”字堪当“诗眼”。




05

听笛曲《姑苏行》


周济夫

曾向姑苏道上行,枫桥流水作寒声。

笛腔按断南归雁,柳外何时倚橹听?


    曾巍点评之六:
    张继的名篇《枫桥夜泊》,已成为苏州的名片和符号。到苏州的人,常选枫桥作为首游景点。笛曲《姑苏行》是著名笛子演奏家江先渭1962年创作的名曲,表达了苏州园林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后的愉悦心情。作为诗人,作者既到过苏州,便游过枫桥,所以在聆听笛曲时仿佛再次听到了枫桥流水的声音和“寒山寺”的钟声。此绝写作者听笛曲后回忆起昔日到苏州的情景。前两句写回忆,转句婉转赞美笛声的美妙,结句设问抒情,表达了枫桥流水、倚橹听笛美景的追怀和向往,韵味悠扬。






06

书 感 


周济夫

游鱼唼喋嫌池小,飞鸟啁啾思宇宽。

唯有人生难自择,一肩俗累到今天。


    曾巍点评之七:
    “书感”者,书写感想也。此绝,作者从游鱼吃食和飞鸟鸣叫中,联想到它们的自由和快意,进而感慨人生的难于尽意。写作上采用对比的手法,深化印象,强化表达效果,引人共鸣。起句与承句,不仅工对,且因使用连绵词相对,更增加语言的形象之美。




07

中秋偶成


周济夫

无花无酒过中秋,亦乏闲情强说愁。

山月不嫌居处陋,清光移上草檐头。

写于1979年10月5日


    曾巍点评之八:

    起句“无花无酒过中秋”,是上世纪食物匮乏年代许多山里贫寒人家的真实写照。因花酒均无,诗人落寞寡欢,也无闲情逸致学古人“强说愁”, 但幸好大山中的一轮明月不嫌弃贫寒人家的简陋,也一样将清辉洒照在草屋的檐头上来。此绝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尾句以景结情,耐人寻味。






08

将往湛江参加红树林之城笔会有作


周济夫

海北海南一片青,东坡望里是归程。

潮来护岸夸坚阵,衅起藏身作卫城。

着土秋茄重结队,栖枝寒鹭夜赓鸣。

连云红树迎高会,定有清吟续特呈。


    曾巍点评之九:
    此律虽属“三应”诗,但不落俗套。作者凭借着扎实的写作功底,另择捷径,从海南、湛江两地共有的“红树林”风光落笔,追怀苏公与红树林的故事,通过对“红树林”欣欣向荣的讴歌和赞美,以形象思维的笔法,表达了对笔会圆满成功的乐观期望。谋篇上,首联为起,中间两联为承,尾联出句为转,对句为结。





09

中秋夜怀六连山月中


周济夫
此生惯对乡山月,不靳晶光为我倾。

南陌偕归解岑寂,西窗窥读慰凄清。

廿年耿耿诚知己,一种娟娟别有情。

今夜海城楼上望,痴心犹逐白云行。

写于1984年9月19日

    曾巍点评之十:
    万宁六连岭是作者的家山,二十岁之前,作者一直都在那里度过。家乡的一草一木都留着作者小时候的记忆,是作者魂牵梦绕的地方。1984年的中秋之夜,作者已在外工作,未能在家乡过中秋,于是登楼望月,写下了这首思乡之作。此律写作上采用倒叙手法,通过回忆以前在家乡劳作后戴月而归和伴月而读的情景,诉说自己和家乡之月的关系,结联水到渠成地表达了对家乡明月的怀念。全诗以“月”为意象,句句有月,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人简介:


   周济夫,1947年生,海南万宁人。1984年到海南日报工作,1992年起任副刊部副主任至退休。现为中镇诗社社员,野草诗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著有《济夫诗词钞》、《椰荫诗话》、《琼台小札》、《琼台说诗》等,还有古典诗文选注三种、海南地方文献校点二种,皆已出版。

  

往期精彩

曾巍赏析王书豪作品共九首

陈廷文诗论《逆向思维天地宽》

陈廷文诗论《孤平浅论》

陈廷文诗论《崇真尚美,汲古求雅》

陈廷文诗评(四)/ 简析叶清仰词《品令•写怀》

陈廷文诗评(三)/ 潘培《乡恋》简析

陈廷文诗论《托物寓情,典型取象》

陈廷文诗评(二)/ 郑邦利《咏怀》赏析

陈廷文诗论《含蓄意象,意在言外》

陈廷文诗评(一)/ 杨人霁《壶口瀑布》赏析

陈廷文诗论《循法先入,脱法后出》

陈廷文诗论《不尝味道,只闻香味》

王衍鏊诗论《折衷诸论  实事求是》

王衍鏊诗论《我看格律》

王衍鏊现代劝学篇《呼吁读书》




海南省《琼苑》微刊:

主   编:莫少玲

编辑整理:符传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海南省《琼苑》 

精彩等着您





 感谢您的欣赏和鼓励!



琼苑
海南省诗词学会官方公众号 ,弘扬传统文化,论坛交流,推介名家精品,介绍会员佳作,分享诗坛和学会动态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