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视力残疾人平等享有文化权利,中国健全保障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保障视力残疾人文化权利的实践,充分反映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履行国际人权条约义务,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不断提升视力残疾人权利保障水平的积极作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文 |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
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残疾人生存权得到稳定保障,发展权得以更好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保障残疾人文化权利,对于残疾人体验生命意义、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平等、正义、融合、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在残疾人中,视力残疾人由于其残疾特点,相应文化产品供给种类少、渠道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匮乏,需给予特别保障。中国是世界上视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之一,群体人数达1731万。感知丰富世界、追求美好人生,是视力残疾人的重要现实需求。
为保障视力残疾人平等享有文化权利,中国健全保障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取得显著成效。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倾力打造的“光明影院”公益项目,通过制作推广无障碍影视作品、建设无障碍影院等,推动文化共享、缩小文化落差,为视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文化生活贡献社会力量。7年来,该项目成果已落地31个省(区、市)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覆盖超2亿户家庭,形成保障视力残疾人文化权利的经验范式。800万视力残疾人受益,同步感知国家的发展进步、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迁,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成为中国积极保障残疾人文化权利的生动案例。
在长沙市图书馆的视障文献借阅室,两名视障学生在使用智能语音阅读器听书(2024年4月23日摄) 陈泽国摄 / 本刊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