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周围的秘密:空间布局如何影响你的社交舒适度呢? | 空间分析研究课题

文摘   2024-12-12 20:29   广东  



学术分享

研究方向:建筑数字技术-空间分析


Title:《Socio-Spatial Comfort: Using Vision-based Analysis to Inform User-Centred Human-Building Interactions》


 《社会空间舒适度:利用基于视觉的分析方法指导以用户为中心的人类建筑交互》


       文章旨在探索办公室空间布局如何影响社会舒适度以及与人类建筑交互的动态关系。具体来说,作者试图通过提出"社会空间舒适度"的概念,研究在非正式工作环境中,员工在个人办公桌区域的社交行为及其对心理舒适度的影响。



# 关键词:

社会空间舒适度、社会缓冲区、隐私缓冲区、

动态空间距离、视觉分析系统、人类建筑交互




Citation:

Bokyung Lee, Michael Lee, Pan Zhang, Alexander Tessier, Daniel Saakes, and Azam Khan. (2018). Socio-Spatial Comfort: Using Vision-based Analysis to Inform User-Centred Human-Building Interac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Vol. 1, No. 1, Article 33. DOI: 10.1145/1122445.1122456



(声明:这是Dr读到的优秀论文,非推文作者首发,

论文与图片归原作者所有,Dr仅做分享)






//

研究导读与解析

 Research Guide and  analysis



# 研究内容


      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视觉分析的方法,用于分析员工在办公桌周围的动态社交行为和空间占用模式。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

  1. 利用长时间的视频数据(3840小时)记录员工在不同办公桌配置中的行为轨迹。

  2. 提出社会空间舒适度的三个核心概念:社会缓冲区、隐私缓冲区、动态空间距离。

  3. 使用聚合热力图、路径追踪和时间动态可视化等多种方式,呈现社交行为的空间动态。

  4. 通过访谈进一步分析空间布局如何塑造员工的社交舒适度。


聚合热力图:展示了空间占用的总体模式和行为热点区域




路径与眼神接触区域的热力图:

展示访客如何接近桌子并在互动中形成社会缓冲区与隐私缓冲区。





# 研究基础


文章建立在以下研究领域的基础之上:

  1. 建筑与心理舒适:结合物理空间设计与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布局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心理。

  2. 社会空间互动理论:借鉴Hall的"空间距离理论"和Kendon的"F-Formation理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

  3. 计算机视觉与数据分析:利用视觉分析技术,通过骨骼跟踪和2D/3D投影实现数据的自动化处理。

  4. 定性与定量结合:通过视频分析、热力图生成与员工访谈相结合,揭示空间与社交互动之间的微妙关系。





研究方法


      采用基于视觉的分析方法,通过长达3840小时的办公环境视频数据,结合骨骼跟踪技术和2D平面映射,捕捉员工在不同办公桌配置中的行为轨迹。研究通过热力图、路径分析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空间布局与社交舒适度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缓冲区、隐私缓冲区与动态空间距离的动态特征。




# 研究结果及结论


       研究表明,社会缓冲区、隐私缓冲区以及动态空间距离是影响社交舒适度的关键因素。社会缓冲区使访客能够在进入交互前短暂停留,以减少对桌主的突然干扰;隐私缓冲区则通过划定隐形的边界保护员工隐私,减少不必要的打扰。而动态空间距离的发现进一步表明,不同空间布局显著影响访客的站位和行动轨迹,例如在开放式布局中,访客与桌主的距离通常更大,而在有分隔物的设置中则显得更近。这些结果揭示了设计和优化办公环境的重要方向,即在促进高效沟通的同时,保障员工心理舒适。


社会空间舒适度概念图

(此图表明确地说明了社会缓冲区、隐私缓冲区以及动态空间距离这三个关键概念的定义和它们在社会交互中的角色,帮助解释了空间布局与心理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隐私缓冲区概念图:

(说明访客如何在社交互动中通过路径选择避免侵犯隐私区域)






# 深入剖析重点,创新点


      文章首次提出了"社会空间舒适度"这一全新概念,通过视觉数据和动态轨迹分析,系统化揭示了办公空间中社交互动的规律。其创新之处在于整合心理学与建筑学的视角,细化了社会缓冲区与隐私缓冲区的动态表现形式,并通过动态数据展示了传统空间设计理论未能覆盖的社交动态。这一研究不仅为办公空间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还为疫情后的社交距离规划提供了启发。此外,该研究开发的视觉分析系统以精准的数据捕捉与隐私保护为亮点,实现了对大规模社交行为数据的高效解读,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和方法。



社会缓冲区概念图:

强调访客在社交前的短暂停留区域如何促进互动的顺利进行








📚


PS:篇幅原因,dr仅作导读分享


获取完整论文资料请扫下方码 ↓  (备注:论文资料)

VX:hygge002


  
英文版论文PDF高清版






😏

更多 SCI期刊撰写/学术论文的干货,尽在这里 。欢迎点击下方了解↓

¥399 即可学习起来!(可试听)




写作课程学习内容:







///

  关于我们:

DrSetion团队均有出自世界名校的博士毕业学者

尤其在

人工智能、建筑领域和设计方向领域

有着较深的学术研究与实践 以及申博经验



///

↓ 更多你想知道的DrSection学术和资讯 欢迎点击以下 ↓



   


   


   





///


DrSection,将继续分享最新的建筑论文、人工智能研究

与更多的学术知识,

为有需要的小伙伴提供丰富的资源!


了解更多学术资料详情,

持续关注DrSection公众号!👇



              




DrSection
Dr. Section Lab 联合全球知名学府的学者、硕博毕业生、博后,国际知名事务所在职建筑师,国际优秀事务所创始人以及相关专家、单位和学术团体,打造国内最前沿的建筑与艺术设计学术实践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