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中国航海博物馆
馆刊《国家航海》第三十三辑
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家航海》合集书影(第一至三十三辑)
新刊·导览
本辑《国家航海》共刊文章12篇,其中原创研究论文10篇,研究评述2篇,其中有5篇原创研究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等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辑《国家航海》为“16~19世纪东亚海域交流史”研究专辑,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董少新研究员担任特约主编。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暨南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等中外学者的研究论文,分别从贸易网络、商品货物、物质文化、异域认知、技术艺术等方面展开对16~19世纪东亚海域的交流面向与发展演进的研究。相关论文研究资料涵盖史料档案、调查报告、博物馆藏品等,在研究方法上融合了史料考证、图像阐释、数据统计、技术分析、文物遗存与史料文献互证等,在研究视野上体现了历史学、图像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人口学等跨学科特色,在结论上多有创见。整体上,本辑论文以东亚海域为场域,构建了大航海时代以来中国与日本、朝鲜、荷兰、葡萄牙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海上交流图景,反映了东亚海域的发展变迁,为近年来东亚海域交流史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
本辑·目录
✐ 导言:西人东来与近代早期东亚海域的变迁/董少新
航海文史
✐ 李约瑟《景德镇制瓷书简》(1844)译介/胡涵菡
✐ 前近代日本对异域与他者的认知——以江户时期“万国人物图”为中心/田中和子著 张端成译
✐ 阿美士德使团对北方沿海的水文调查/王涛
✐ 自鸣钟初传朝鲜半岛及其反响/王鑫磊
✐ 异域焦虑:荷兰共和国对中国物质文化的矛盾反应/文诗景著 黄佳琪译
✐ 《朝鲜王朝实录》所见16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许刘栋
✐ 16~18世纪澳葡人口史上的“已婚者”/张廷茂
文博考古
✐ 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物”与“史”——以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为例/陈洁
✐ 明代卷轴画中的抗倭图像研究——以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明代佚名《水军图》为中心/张垒
研究述评
✐ 《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研究述评/王沛轩
✐ 重叠的风景:全球史视域下的“中国风”概念界定与图像融合——从莫瑞纳《中国风:13~19世纪中国对欧洲艺术的影响》谈起/吴若明
本辑论文摘要
1、李约瑟《景德镇制瓷书简》(1844)译介
摘 要: 18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殷弘绪撰写的两封介绍中国制瓷工艺的书简为欧洲瓷业揭开了中国硬质瓷器生产的奥秘,但欧洲人对中国制瓷工艺的探索并未止步于此。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英、法等国的陶瓷生产厂商仍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中国瓷器生产技术、知识、原料和实物样品,以改进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类型;其中遣使会的中国神父李约瑟于1844年用法文写下的《景德镇制瓷书简》,便是继殷弘绪的两封书简之后关于中国陶瓷生产技术西传的又一重要文献。本文介绍了该《书简》的背景、作者和史料价值,并附有中译本,以供中国学界研究使用。
2、前近代日本对异域与他者的认知——以江户时期“万国人物图”为中心
摘 要:在前近代时期锁国体制下的日本,“万国人物图”是时人对于外国人和事物好奇心的集中体现。“万国人物图”采取了独特的形式,将关于风俗和地理的文字描述与人物插图相结合。它们自产生之日起就大受欢迎,以至于从江户时代早期开始,陆续出现册页、手卷与单页印本等多种样式。然而,目前尚无研究对“万国人物图”进行过综合性分析。因此,本文将这些作品分为八种类型,并进行梳理与比较。细考八组图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传统日本社会,人们通常对他者怀有强烈好奇,无论是通过现实、想象抑或是传说。尽管他们的好奇在某种情况下夹杂着恐惧,但并不一定会转变为歧视或偏见。然而,16与19世纪与西方人的两次相遇改变了日本人对于异域、他者的看法,也形塑了他们在全球背景下对于自身的定位。在整个江户时期,日本人都对于世界新知充满渴望,对于视觉图像也有偏好。本文的结论有望为全球史视角下日本人的自身—他者认知、跨文化表达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新方法。
3、阿美士德使团对北方沿海的水文调查
摘 要: 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期间,使团成员对北方沿海航线和主要口岸进行水文调查,并利用沿海船民基于北洋贸易航海经验形成的水文知识,结合科学调查实践,制作了为数众多的调查报告、航海图等资料。这些资料又经过英国东印度公司水文部门和英国海道测量局等官方机构整理和校订,转化为基于西方科学的水文知识,用于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北上交涉和作战,也用于北方开埠后英国对华贸易航线与北洋航线的对接,体现了英国对华扩张与科学调查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4、自鸣钟初传朝鲜半岛及其反响
摘 要:自鸣钟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器物,在西方文化传播和影响中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葡萄牙人陆若汉曾将自鸣钟赠予朝鲜人郑斗源,希望复制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模式,叩开朝鲜半岛的大门,但最终未能如愿。自鸣钟传入朝鲜半岛没有带来西方人预期的效果。西方技艺的高妙也似乎没有对朝鲜人造成震撼。自鸣钟在西方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魔法效应”为何在面对朝鲜王朝时失灵?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在朝鲜王朝历史内部探寻,而答案的揭晓也将让我们看到西方文化在东亚传播过程中的一次挫败背后的深层原因。
5、异域焦虑:荷兰共和国对中国物质文化的矛盾反应
摘 要:荷兰在17世纪海外贸易繁荣时期进口了大量中国商品。很多图文资料表明,荷兰人以其商业成就为傲,并将中国物质文化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学艺术和政治外交之中。然而,外来器物的涌入也引发了荷兰人的文化焦虑。在罗马衰落的教训和新教教义的规训下,荷兰艺术家、神学家、法学家和经济学家从宗教、道德、性别等多个角度,表达了对全球贸易的质疑。17世纪后半叶, 荷兰的文化焦虑更加强烈,甚至将中国的物质文化与斯宾诺莎等人的激进主义思想联系在了一起,因为越来越多的中国舶来品使荷兰人产生了可能再度沦为异教徒的恐惧。这些针对全球贸易和中国器物的赞美和批判表明,中国的物质文化已经成为荷兰共和国日常生活和知识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荷兰正在开始变得亚洲化。
6、《朝鲜王朝实录》所见16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
摘 要:16世纪是东亚贸易体系、贸易秩序重组与再建构的重要时期,而东亚海上贸易则是该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东亚海域气候地理因素造成的“贸易漂流船”,在《朝鲜王朝实录》等官方史料中得到了充分记述,对学界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较大帮助,并与同时期中日两国的多元史料形成互证,展现了彼时东亚海域中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的走私贸易、使臣贸易等形式。朝鲜王朝在此背景下对于海防政策的调整,及对于朝日使臣贸易的参与,则展现了东亚地区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体制的变化。上述因素共同促使东亚海上贸易趋向规范化和秩序化,形成了所谓的“1570年体制”,并在多个层面揭示了16世纪东亚海上贸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朝贡贸易体制的影响。
7、16~18世纪澳葡人口史上的“已婚者
摘 要:葡属亚洲人口历史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已婚者。外国学者对“已婚者”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处理了葡属亚洲葡萄牙人人口数据。与王室官员、士兵、单身汉、流动商人和传教士不同,“已婚者”是已经完婚,且获得在葡属亚洲居留地定居并拥有固定居所的人士。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门的最初20年 ,葡人人口数据中较少出现“已婚者”的概念 ,直至1579年才有了“已婚者”的数据。此后,澳门葡人人口数据中延续人口数和“已婚者”两者并存的局面,而1669年后便不再出现“已婚者”的数据。事实上,如果人们将早期澳门葡人人口数据都改写成“已婚者”的话,将带来澳门人口历史无法解释的荒唐现象。而在阅读澳门社会经济和人口史的文献时,我们很少碰到关于“已婚者”的报道。18世纪后期居澳葡人士在写给里斯本的澳门人口报告中不再使用“已婚者”的概念。
8、跨文化交流视域下的“物”与“史”——以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为例
摘 要:陶瓷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研究者可以从中获取关于流通轨迹、技术传播、器用习俗以及图像审美等多重信息。这些特质使其成为学 界探究古代贸易与跨文化交流的理想媒介。本文以上海博物馆“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 ”(West Encounters East:a Cultural Convers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Duropean Ceramics)为例 ,探索突破传统器物研究局限,在跨文化交流视域下透过陶瓷单一材质,讲述和构建中外交流史的可能性;通过分析展览对中西交流史的宏观脉络串联、微观细节呈现,以及多视角探索, 展现贸易陶瓷的研究容量。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展览背后的学术脉络,呼吁学界对陶瓷生产、流通、消费全流程的关注,倡导从“周边”“海外”看“中国”,开展跨材质、跨区域的多元研究,以期拓展贸易陶瓷的研究面相,引领新的研究方向。
9、明代卷轴画中的抗倭图像研究——以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明代佚名《水军图》为中心
摘 要: 中国航海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佚名画家创作的《水军图》,以立轴的形式,精妙再现了16世纪中期东亚海域中国水军演练的历史画面。这幅明代佚名《水军图》深受吴门画派的影响,用精湛的笔触、复杂的布局、详尽的描绘,全面而生动地展示了明代水军的备战状态和战船种类。画家通过艺术语言,将历史事件的记录转化为视觉表达,有效规避了直接叙事可能导致的单调性,成功实现了叙事目的。其在艺术上的价值与成就,不仅体现在对叙事性绘画历史的贡献上,更在于其在明代绘画史上的独到艺术展现。
10、《谟区查抄本》(Boxer Codex)研究述评
摘 要:对《谟区查抄本》的研究源于英国学者谟区查(Charles Ralph Boxer)。目前对于该抄本的研究可以分为四大类别,分别是转写与翻译、综合性研究、专题性研究以及在跨学科视野下的研究与利用。专题性研究在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关于《抄本》图像的研究,二是《抄本》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三是分析《抄本》中的多种文化元素,四是《抄本》内容的个案研究。其他研究中对于该抄本的运用与讨论聚焦于16世纪东南亚与东亚地区的多学科研究中。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抄本》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价值不仅限于特定领域,还有助于拓展多领域的研究议题。
馆刊·简介
《国家航海》第三十三辑
《国家航海》为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刊,创刊于2011年,是以刊发中外航海历史与文化研究论文为主的学术集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入库集刊。自创刊以来,《国家航海》秉持学术创新原则,聚焦研究前沿,注重国际化视野,持续发表中外航海文史研究新成果。至2024年11月《国家航海》共出版三十三辑,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共计410余篇。所刊文章以航海为核心,涵盖航海文史、航海文化遗产、航海文博等领域,旨在以“新视野、新材料、新方法”推进航海文史研究新态势,促进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实践的融合互鉴。
投稿信箱:Guojiahanghai@shmmc.com.cn
编辑部电话:021-38287777-8159
END
来源 | 中国航海博物馆 学术研究部
供稿 | 蒋笑寒
编辑 | 唐一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