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档案局专业档案业务能力培训班发言摘登(上)

文摘   2024-11-08 14:30   北京  

点“兰台之家”,关注设为星标

早上6:00见,发送“签到”,打卡阅读攒积分

打开“公众号”——常看的号兰台之家




商标

探索破解商标档案鉴定与销毁难题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坚持以服务商标改革为中心,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管理根基

随着商标改革向纵深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商标档案的内容范围、承载形式、管理手段、利用方式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1987年出台的《商标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管理需要。2020年,经国家档案局同意,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商标注册档案管理办法》,解决了业务经办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整理和归档要求不严、证据材料保管期限过长、鉴定和销毁规定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档案管理部门对于商标业务文件整理归档参与和指导不够的情况,制定《商标档案材料管理工作规程》,既落实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又梳理了归档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整理要求。

通过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打破了业务部门和档案部门分割式管理模式,增强了商标档案全链条管理意识,有力保证文件整理质量,逐渐形成商标档案管理合力。

优化管理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推进商标电子档案系统规范管理与安全升级。2019年,进行电子档案系统改造,开发相应模块,实现纸质档案调取电子化。2020年底,对商标电子档案库进行升级改造。2023年底,对早期商标数据与档案进行比对核查,补录和修正错漏数据,并开展分级分类研究。今年上半年,重点完善电子文件形成、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新增鉴定和销毁功能,制定商标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推进业务需求与档案系统有效衔接。

二是探索推进商标档案鉴定与销毁工作,实现商标档案库房空间良性运转。商标局室藏商标档案1922万余卷,内容包括注册申请、异议、撤销、评审等,多为永久保存。其中,商标异议、撤销和评审案件的证据材料的保管期限为5年或10年。为缓解库容压力,2018年以来,通过压缩申请材料数量、提高网上申请比例,永久保管的纸质档案材料增量大为压缩,从2017年的83万件降到如今的18万余件。定期保管的档案材料仍主要以纸质方式为主,年增量为30至40万件。为实现库房空间良性运转,商标局持续推进保管期限届满的商标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及时组织业务部门进行鉴定并编制销毁清册,待审批完成后,再委托外部从事销毁服务的企业进行销毁,每年销毁保管期限届满档案约20至30万件,实现库房空间良性运转。拟销毁的商标档案材料虽不涉及国家秘密,但商标局依然审慎选择从事销毁服务的企业,从合法资质、保密资质、服务经验、技术能力、设施设备等方面,严格按照合法、安全、可控的原则,比选依法设立的具备相应资质和服务能力的受托方,经审批后签订委托协议,明确服务范围、职责和保密要求等,确保档案销毁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防止档案信息泄露。

三是积极依托中美欧日韩商标五局合作框架,借鉴国外商标档案管理经验做法,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2022年至2023年,牵头完成“商标档案管理及应用”项目,为提高档案管理质量、逐步压缩纸质档案增量、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提供经验参考。

创新服务举措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调阅商标档案和查询数据的需求。公众可在中国商标网查询注册商标的基本信息,如名称、类别、核定使用商品(服务)、有效期等。通过查询,能在申请前大致了解别人是否已注册相同或者近似商标,对于商标得以注册的可能性以及把商品提前投入市场的风险,可以有大致预判。

二是推动商标数据资源共享。2018年底,商标档案信息数据通过中国商标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2022年以来,政府部门之间、国家间数据信息交流共享逐渐频繁,商标档案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并拓展了电子档案数据的传播利用。完成商标注册证、国际商标注册信息、地理标志信息、质押登记公告信息接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等工作,拓展了商标数据利用服务范围。

三是推动商标数据资源双向交流。积极响应国务院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双向共享交流机制,汇总商标审查审理工作中各种数据辅助应用场景,深入分析所需数据名称和具体信息项,细致梳理汇总形成数据需求清单,为商标审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国际方面,与欧盟进行定期商标数据交换,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END

测绘

持续推动测绘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

测绘地理信息是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和新型生产要素。近年来,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坚持创新引领档案工作转型升级,以测绘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夯实责任,全面加强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坚持法治化引领。在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测绘业务工作特点和国家重大项目需求,持续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规程和标准规范。

二是坚持规范化管理。编制修订《测绘档案管理办法》《测绘档案工作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等。“十四五”以来,申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基础测绘项目文件归档技术规定》3项测绘行业标准。

三是坚持科学化保障。不同的国家重大测绘项目的成果形式、数据类型、提供方式、技术指标和时限性要求等存在差异,因此需加强前期介入。在启动阶段,编制归档工作规定,与其他管理规定一同下发、同步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开展建档指导检查。

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测绘档案重要价值 

一是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通过研究分析长年积累下来的城市级测绘档案,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信息支持。为交通、环保、规划等部门提供重要时间节点时空信息资源,助力铁路公路建设、河流湖泊监测、城市规划发展等。利用遥感影像档案为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为化解征地拆迁纠纷提供佐证,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提供数据支撑。第一时间为京津冀防汛抗洪救灾、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等提供应急服务。

二是用好红色档案资源。联合开展建党百年来嘉兴城市演变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完成《百年嘉兴土地利用变化及决策支持建议》。联合开展“进京赶考”路线系列地图产品制作,丰富红色文化地图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人民大学提供民国测绘档案,服务陈独秀故居遗址考证与重建工作。

三是强化开放利用。建立实时查询服务体系,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档案利用服务。依托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持续开展档案开放利用创新技术研究。

四是加强编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推出《地图上的雄安》《地图上的城市》《地图上的中国》3部微视频。深入分析馆藏近7万幅民国地形图的覆盖范围、内容表达、位置精度,研究提出的民国地形图开放利用可行性分析报告通过评审。

多措并举,坚决筑牢档案安全底线

一是强化档案收管存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完成新一代测绘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测绘档案一体化管理平台,解决归档流转控制不严、存储资源规划调度科学性不高、统计分析不精准、检索调档迟缓等问题。

二是开展濒危航摄底片抢救性保护。持续推进历史航空摄影底片的抢救性数字化保护,形成备份数据,避免因为年代久远造成航片自然损毁,造成珍贵历史影像资料损失。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制专业扫描设备,同等扫描精度下工作效率为国外同类设备2倍以上,填补国内空白,彻底解决了测绘底片档案管理与保护难题,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国土、勘察等领域。

创新驱动,推进测绘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共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0余项,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档案局优秀成果1项等。研制测绘档案快速检测系列软件,实现从原来不超过10%的抽检到如今的100%全检,检测效率提高10倍以上。立项《多源航空遥感影像数字成果资料归档方法研究》等多个国家档案局科研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形成一系列科技成果,研制一批设备和软件,保障测绘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高效开展。



来源:@国家档案局

编辑:吴凡  小融   责编:贾伟汉

问题反馈宣传合作请留言

投稿邮箱2438436422@qq.com  




阅读推荐




▶ 建立健全档案工作机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即将施行!

▶ 今天开始施行!国家档案局令 第22号《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 全文 | 杨冬权在2024第二届智慧档案科技论坛上的讲话

▶ 司法部主管的7种专业档案

▶ 青岛市专业档案工作探索与实践

▶ 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目录(第一批、第二批共100种)


兰台之家
我们一起努力,让档案更有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