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人生丨吴艳江:兰台三十载 筑梦不忘初心

文摘   2024-11-02 06:03   北京  

点“兰台之家”,关注设为星标

早上6:00见,发送“签到”,打卡阅读攒积分

打开“公众号”——常看的号兰台之家




逐梦兰台三十载,无私奉献档案人。2024年7月,防城港市港口区档案馆吴艳江同志获得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颁发的从事档案工作三十年的荣誉证书。这一张小小的证书,见证了港口区档案事业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着吴艳江同志的敬业与奉献。

吴艳江,1970年出生,瑶族,1991年参加工作,1994年在港口区政府办公室做兼职档案员并负责港口区全区的档案指导和管理工作,199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港口区档案局成立被提拔为档案局局长,2003年兼任港口区档案馆馆长,2017年任主任科员,2019年任四级调研员至今。从1994年1月开始,广西民族学院档案专业的吴艳江怀着对档案工作的满腔热情走进兰台大家庭,成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在档案工作岗位上至今已走过三十个春秋。作为老一辈档案人,她用自己的爱岗敬业、勤恳踏实坚守着兰台初心,书写了兰台担当,用实际行动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  

三十年来,她扎根档案岗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把毕生所学的档案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档案的摸底调研到档案的业务指导、培训授课;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到档案的保管、统计;从档案的接收进馆到档案的查阅利用、开发编研;从蜗居狭窄的档案办公场所到建设独立的档案馆大楼,这里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她都严谨细实,亲力亲为,尽心竭力,倾注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可贵的是,已近退休年龄的她,并没有以老同志自居,没有得过且过,而是不忘初心,尽情地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履行档案职责,坚持一贯的踏实肯干,因为她的工作信条是“事业永不止步”。

吴艳江三十年来如一日,凭着一颗忠诚的心,执着地履行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忘我工作,对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坚持以人为本,以馆为家,为发展港口区的档案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干出了闪光的业绩。2012年、2018年吴艳江先后两次荣获广西自治区人社厅、自治区档案局授予的档案工作个人二等功。同时,多次获得年终考核优秀等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档案先进工作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出一个新时期档案干部的优秀品质。



舍小家 建馆为大家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是一项以管理为特征,以服务为宗旨的政治性工作。吴艳江同志充分认识到这种特殊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爱本职、作贡献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用“勤恳、敬业、奉献”六个字来鞭策自己。

为了适应港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没有档案库房的困境,保障国家档案资源的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吴艳江抓住中央大力支持中西部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政府申请,协调有关部门积极解决港口区综合档案馆的立项、选址和资金支持等问题。2013年11月,港口区档案馆建设项目开工,总建筑面积2157.42平方米。在新馆建设过程中,从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的使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她都能及时沟通协调,想尽一切办法予以解决,使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在档案馆项目建设过程中,她和爱人都是双职工,孩子小,家里老人年老多病,但吴艳江牢固树立主责主业意识,经常跑工地,核图纸、看施工,严格监督施工方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开展新馆建设工作,全过程跟踪督促把控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照顾老人和儿子的任务都压在丈夫身上,周末陪伴老人和儿子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在单位人员欠缺的情况下,她不但要履行好一把手的职责,还要兼顾档案业务骨干的具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那段时间她头发白了很多,劳累住院几次但始终坚强的度过一次次难关。经过两年的努力,港口区综合档案馆项目于2015年12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结束了港口区20多年来没有独立档案馆库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档案馆面积狭小、功能不足、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的状况。档案馆新馆大楼的建设满足了港口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五位一体”的功能要求,标志着港口区档案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2016年6月港口区档案馆新馆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开放、实用、便捷、共享等特点,能够满足群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成为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三十年来,吴艳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却无怨无悔,对待名利她总是淡然处之,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她热爱档案事业,从来没向组织提出过变动工作的要求,安心在档案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把别人认为枯燥乏味的档案工作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她从没有停步,她依旧执着、坚韧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无私地奉献着。一路走来,风雨相伴。2017年,吴艳江由于颈椎压迫脑主动脉而患上眩晕症,劳累过度时常常在工作期间晕倒,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力不从心,她主动申请从局(馆)长的职务退下来。卸任一把手的领导职务后,她依然坚守初心,对党和组织有着一股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管是份内还是份外的事,她都是任劳任怨,积极投入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沿着党的档案事业方向,默默砥砺前行。

2018年底,根据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港口区组织部抽调她到港口区扶贫办工作,为期2个多月。抽调期间,她主动跟进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建立试点,具体操作示范是关键。她紧紧围绕“全面真实记录脱贫攻坚历程”这一主线,亲自蹲守王府街道白沙试点村,抓好精准扶贫档案操作示范指导,以点带面、全面启动精准扶贫专项档案工作。她多次走上讲台,亲自对全区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工作和基层党员干部暨镇、村两级扶贫信息档案员进行了专题授课,加大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力度。在她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港口区区、镇、村三级都规范按照各级归档清单完成了脱贫攻坚档案归档工作,所有贫困户的精准脱贫档案进行了规范整理,港口区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工作不断完善推进,顺利完成接收进馆脱贫攻坚档案13953件、照片档案508张,为港口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优质的档案服务。

2021年,吴艳江根据组织需要,主动承担艰难的中心突击任务,参加了全区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驻守港口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期间,她日晚不断加班加点,开展了三个多月的疫情防控档案整理归档指导工作,出色指导完成并移交进馆全区疫情防控的文书档案255盒4494件、照片档案411张、实物档案15件、音像档案49个。这些新冠疫情防控档案记录了疫情期间的各种数据和信息,为港口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任劳任怨,热心服务

吴艳江现在是港口区档案馆年龄最大的干部,已到54岁的她依然任劳任怨奋战在档案业务工作前沿。因为单位工作人员缺乏,没有专门的业务骨干,她就主动协助开展档案业务工作,自觉承担档案接收、接待利用查档和库房管理、档案编研、档案宣传等一系列业务职能工作。经她接收进馆的馆藏档案达19多万件、图书资料4000多册。利用馆藏资源,她亲自组织编纂了《港口区政府工作报告汇编》、《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资料汇编》、《港口区大事记》、《港口区档案馆二层展厅画册汇编》、《港口区档案馆项目建设历史进程回顾画册》等一系列档案编研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和精神财富。平时她认真开展档案统计、档案消毒和档案库房恒温恒湿工作,坚持做好进出入库房的登记,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登记,每年经她手消毒的档案达8000件以上。

她在平时的接待服务中做到主动、热情,把每位查档者当做家人去接待,急利用者所急,想利用者所想,努力为利用者解难,做到不厌其烦,耐心地帮助群众查找和复印,并及时给予解释,使利用者很受感动,热心细致的服务得到了广大查阅者的好评,大家还亲切地唤她为“江姐”。

2016年至今,她对应联系两户帮扶群众,经常走访入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和积极跟踪落实,指导他们务工、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力所能及地为帮扶对象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每次下村入户,她常常不忘宣传档案的作用,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大胆地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引导村干部和群众收集整理好村级档案和家庭档案,让档案意识渗透基层,让档案知识家喻户晓。

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吴艳江同志三十年来一直坚守在档案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努力工作,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档案世界里,用对档案事业的热爱去点亮融化平凡的工作生活,并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档案工作人员“传帮带”,培养了港口区的一批批新生力量不断奔向“兰台”,用她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档案人的初心与担当。



作者:港口区档案馆骆泽生、港口区档案局陈思艳

编辑:吴凡  小融   责编:贾伟汉

问题反馈宣传合作请留言

投稿邮箱2438436422@qq.com  




阅读推荐




▶ 档案人生 | 汤春玲:三十年光阴与档为伴,匠心筑梦

▶ 档案人生 | 我的兰台之路

▶ 档案人生 | 龙南老赵与档案的“不了情”

▶ 档案人生丨郭艳霞:在平凡岗位上成为“一束光”

▶ 档案人生丨赵珊: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在档案世界里

▶ 档案人生丨档案小白蜕变记






兰台之家
我们一起努力,让档案更有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