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为舟 智慧为帆
深耕课堂 笃行致远
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
共思共研 蓄势赋能
春风迎诗意,课堂促成长。近年来,学校立足课程标准,聚焦核心素养,持续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发挥课题引领和名师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跨学科学习等教学新途径,强化学科实践,注重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完善教学评一体化的高质量全面育人体系,努力把“人人都很重要、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主张落到实处。为全面检验“双减”工作成效和“三新”背景下教学改革成果,推动课堂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型,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提升,学校开展了新课标背景下探究课例展示活动。
“语”见未来
“文” 以化人
《老山界》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借助“邀请函”的创新形式,构建了本课的教学情境;通过设计多元化的任务群,推动课堂环节深入进行;以跨学科为导向,引导学生沉浸式感受红军战士在艰难困苦中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乐观精神,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战胜现实种种困难的决心。
“数”你最行
“学”以致用
《整式加减的运用》
以生活案例为背景,把学生从传统的“枯燥”的数学世界中拉出来,通过问题串带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感悟数式通性,体会类比、化归思想,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形成自己系统的、易于理解的知识结构。过程中立足课堂实践,评价多元,对“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学的怎么样”搭建学习支架,铺设学习路径,让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真实生成。
“英”你而美
“语”你同行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开场设计的手指操,多角度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也为引入话题创设了情境。在单词学习、听力练习及角色扮演环节均设计了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任务,有效完成了目标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任务。最后的小组探究环节更是发挥学生的音乐及美术特长,自信阳光地展示自己,成为本节课亮点。跨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内化知识的同时,综合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心无旁“物”
“理”见生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思励新强素养,知行致远新课堂。将“听得见的声音”神奇地转化为“看得见的声音”,通过丰富的创新实验,给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灵动的视觉盛宴。律动小球的精彩引课,让物理生活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物理观念;纸杯教具的创新实验,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小实验彰显大智慧,最后亮相的留声机模型,更是给学生极大的震撼,感受物理的奇妙,启迪探究的思维。
“政”己达人
“治”存高远
敬畏生命
以“生命的颜色”为情境切入点激趣导入,并由三种颜色引入创设了三种情境,以情启智、以境促学,尤其是对于重庆坠江事件结局的改编,学生的现场展示,将课堂带入高潮。结尾立足于大概念单元教学,从革命先烈到戍边英雄,启发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体验与感受中、在思考与争辩中、在抉择与解决问题中实现道法课程核心素养培育。
“历”练老成
“史”志不渝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将党的百年历程以电话形式导入新课,将故事化教学融入新课标,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通过构建趣味博物馆情境,将革命故事融入情景之中,从故事中点燃学生探寻史料的热情,强化团队合作解难题的能力,深刻体悟家国情怀。课堂首尾呼应,电话感言结尾,使井冈山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薪火永传。
“生”机勃勃
“物”彩缤纷
《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合为“气与力”大单元情景,让学生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统一性的逻辑思维。利用项目式教学方式,以“呼吸系统如何守卫气与力的协作?”为核心问题,让项目组同学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宣讲,以学生为主导通过鼻腔镜、手持显微镜展示真实鼻腔、肺泡结构;利用自制模型演示鼻的功能;利用气管、肺实物开展实验探究,将个体实践、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探究相融合,形成互补协同效应,最后同学们齐唱改编(呼吸系统)版《上春山》再将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新知并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风正潮平 自当扬帆远航
任重道远 更需砥砺前行
芳华待灼,深耕不辍。一堂堂课例、一项项探究,近距离感受老师们以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不断变革教学方式,积极培育课改生长点的教学实践。
育人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面对时代的呼唤,每一个八中人将牢记初心使命,在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携手并肩,奋楫笃行,为生态教育的春天增添一份属于我们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