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街孜记忆

文化   2024-12-14 23:22   海南  
请点击中华冯氏网”免费订阅!
中华冯氏网微信公众号:fenghomecn

  无论您在哪里,只要您姓,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中华冯氏网” 再点击“关注”,即可成功加入中华冯氏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行,弘扬冯氏文化,传播冯氏正能量。



以上图为历史上的冯小街、冯郢孜消逝的位置记录。


下图是我站在冯小街向城东湖望去留下的记录。


一望无际的城东湖水,被微风吹皱,水波荡漾,泛起层见迭出的涟漪,象似穿越千年时空的一位远古老人,在沉思,在追忆,内心里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前尘往事。


  • 童年的印象: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馮小街孜是我们磙子馮的起源地。那里有许多往事在我的脑际里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像。我小时候的馮小街孜和馮郢孜两处仅住有二十几户馮姓人家,人口不过二佰多人。由于紧贴城东湖岸边,“街”只是在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经过数百年的水土流失,早被洪浪淘去,已名无其实了。

儿时,常和家乡的小伙伴们蹭在一起,在这里放牛、割草、拾柴、挖野菜、戏水玩耍、吹牛讲故事;东湖岸边是我小时候游玩最愜意的地方。回想起童年的往事,如今记忆犹新。那时,馮小街孜后面有一所座西朝东的庙屋,住庙上一户人家姓张,都喊他叫张五。老俩口一儿一女,种点庙田和开荒地,为人善良,与乡邻情同手足。记得庙门前有一尊铜铸的童菩萨偶像,高有一米左右,铸造非常精致,光洁细腻栩栩如生,感到很可爱,每次去玩都要抚弄它。一天,母亲带我到张五奶奶家唠家常,我跑到外面玩耍,爬上童菩萨身上,拍了几下童菩萨的头,后来回到家里感冒发高烧,张五奶奶知道后帮我在庙上烧香祈祷,并送来民间单方熬水喝,好了后她帮向菩萨烧香还愿。现在回想起来,这位老奶奶对我算是古道热肠的大好人。庙的北边废墟荒地是一片枣树林子,(长辈人都说那是过去的庙滩子),枣子熟了的时候奶奶常带我去用竹杆打枣子回来煮熟吃。有几棵大的枣树每到秋天枝上结满了成串的枣子,又红又亮,挂在高高的树梢上摘不下来,馋的我只能站在树下面张望,侥幸地期待能有熟透了的大红枣儿被风吹落在地上,让我拣几个品尝一下。


  • 第一次遇见特大洪水:

一九五四年(农历六月),这年我八岁,百年不遇的洪水突如其来。刚收罢麦不久,多日暴雨,城东湖蓄洪了;这是建国初期第一次城东湖蓄洪。听大人说要涨大水,拾掇东西准备搬家。很快政府派来一条木帆船停在家北水边吃水投岸处,一家老小带着己准备好东西上了船,(父亲带我哥哥已提前一天去住地做安置准备),船工立马起帆转舵掉头起航了。天气雾茫茫的还下着小雨,我们一家人乘坐在船上,一路风浪颠簸,摇摇晃晃,缓慢的向东方驶去。这时我把目光投向外面,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即将被大水淹没的老家村庄。前方不远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未成熟的瓜果和草垛,还有一些被洪水淹死的禽畜,眼前一片汪洋的洪水无处不让人感到痛心、凄凉。此时看到母亲的神情很茫然,眼眶里好像噙满了泪水,默默无语,十分惆怅。中午时分,船到了岸。母亲带着妹妹和弟弟,我背着个小行囊走在前面,由于长时间阴雨天气,乡间小道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一路跌跌撞撞才找到政府给安排的临时住地——两间旧草房,(听大人说住在下圩孜,在潘集西南边一点)。在这里一晃住了两个多月。好象是在农历八月,洪水退了,父亲先回老家在原冯小街孜老宅基地东南三四百米地势较高的花园孜宅基地,搭了个简易茅草菴子,一家人回去都住在里面,(那时我叔父己到霍邱县城里工作,洪水还未退时奶奶和婶娘,堂弟堂妹都到霍邱城关叔父那住了)。只见父亲一个人整天忙着不停,挖土和泥、垒墙、盖房子。不多久两间土草房盖起来了,一家人过冬有了御寒的住处。后来这两间土草房住了四十多年。

灾后政府号召生产自救,那时农村刚开始组织了农业合作社,从外地调来一些袋装的马铃薯种子,在有牙眼的部位切成小块,埋在先整理好的地里,浇水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很快在地里冒出薯苗苗。馮小街孜前后大片土地种的全是马铃薯,(现在我们叫它土豆),长势非常旺盛,一棵秧子下面能挖出来一小堆薯蛋蛋。在水灾后半年多的日子里,生活几乎没有主粮,一家人食不果腹,全靠马铃薯度过了饥荒。

这次洪水馮小街孜沿岸又有不少土地被洪浪冲撞流失,原来的馮小街孜聚居地方成了荒无人烟土谷堆,再也看不到洪水之前的人群熙攘和喧闹声。庙北边那片枣树林也成无毛之地。这里一切全非,变了个模样。我无意中在一处坡地上发现有被洪浪淘出的古墓和一些碎陶器片,顺手拣了几块碎铜器片和古铜钱。看到很多墓砖乱七八糟的散落在地面上,好像有人来过,心里在揣摩着,有什么好的东西已被别人拣走了。现在回想起那些墓砖大部分都是菱形和云形花纹的大灰砖,如果现在用来考证的话,可以折射到宋代或汉代时期,以此可追溯到我们的祖先在馮小街孜繁衍生息起码已近两千年右的历史了。


  • 大石磙的记忆:

大石磙是我们馮氏袓先遗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草根文化。我们后代人应该传承发扬!清楚的记得当年三个石磙在我们馮郢孜分部三个地方,相距三五佰米左右,家族人对三个时石磙的称谓:老大、老二、老三。

老大,长:2.5市尺,圆径:3市尺,在馮郢孜东头。

老二,长:2,2市尺,圆径:2.6市尺,在馮郢孜西北方湖坡上,较远些。

老三,长:2市尺,圆径:2.3市尺,在馮郢孜庄前水塘边。

三个石磙两端圆径相同,石磙眼均为1,5市寸。老三因过去常期在水塘里边浸泡,腐蚀粉化,剥落严重。

上世纪九十年代,馮朝忠动员带领馮氏家族人员将东湖坡上的老二搬迁到馮郢孜前面一处高地上。搬迁时,薛岗,馮家圩孜馮氏宗家来了很多人助力。后来玉皇村搞土地整改,馮克胜继承了其祖父馮朝忠的遗愿,把三个石磙集中到一处,自酬资金建了个简易的馮氏宗祠,每逢年节都去烧香放炮竹祭拜。

小时候经常听祖辈们说的有一段神话:“很早以前馮家三兄弟,为人忠厚虔敬,爱做善事,怜恤苦难的穷人。偶遇洪水暴发,危难时见门前漂来三个石磙的异象,馮氏三兄弟带着一家人乘上石磙,这时石磙无限给力,让他们一家人度过灾难。”所以后代人流传至今,说馮家的老祖先是涨大水乘着石磙漂过来的——另有一种说法是很早以前,馮氏三兄弟是从外地移民来到城东湖岸边,在这里耕耘劳做,繁衍生息。时逢太平盛世年代,流行建祠堂,修祖庙,续家谱,寻根认祖。因馮小街孜沿城东湖岸边会遇到洪水,后代即树三个大石磙象征三位祖先,为祖宗祭拜。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办窑厂,到处找石头烧石灰。来几个壮年汉子要砸碎大石磙烧石灰,狠劲一锤下去,铁油锤两半,(过去油坊用的生铁大锤)两只胳臂震的不能动了,他们感到势头不妙,几个壮汉悄然离去。


  • 絮语:

我出生在馮小街孜生活二十多年,但一生无论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已的家乡;是家乡的那片土地养育了我,那里的人都是我的父老乡亲,那里埋葬有我祖辈的忠骨英灵,我身上流淌的血液里记录着有他们信息。俗话所说,“一脉相承,血浓于水”。在我们馮氏家族里同是血肉相連,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没有我们祖先的传承,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也就没有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尊宗敬祖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信仰,以此来增进我们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人心,传承亲情美德,教育激发我们后代人对祖辈的敬意和怀念。

岁月如烟,转眼即逝。不知不觉地自己已跨过古稀之年。过往的事已被淡忘的残缺不全,唯独童年在家乡的一些经历仍然缠绕脑际,历历在目,这也许是我垂垂老矣,神使鬼差地催促我,激发我,写点我童年经历过的故事,可现在已头脑愚钝,思维模糊,仅从中整理几小段含有关馮小街孜的逸闻轶事,希望能让后来人得到一点启示,以了去我的素愿。

2021.7.25


三号石磙因在水塘边年代久,粉化剥落严重。


令我失望的是在红圈处有一口近千年古井被填了,这是冯小街一处文化古迹。


以上图片是我2021年国庆节回家乡寻根摄於城东湖沿岸冯小街、冯郢孜遗址。


作者简介:
冯克善:冯小街孜出生,在冯小街东湖岸边长大。当过兵,经过商。现退休在家,落伍愚腐。
以上童年回忆,纯属个人老年的心血来潮,仅以飨冯氏家族宗亲们品读,并留下宝贵意见。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潘集公社玉皇大隊(冯郢生产隊)冯小街孜磙子冯的字辈:

心朝继克本,家世永荣昌。

盛德承先厚,人文大发祥。

鹤传显国正,燕喜庆春堂。

宗裕连多善,广昭定有良。

健全儒为贵,道冠翰馀香。

荆树延登茂,庭槐丽泽光。

瑞云添锦绣,万兆会元章。

冯克善根据祖辈手抄本核对整理

公元一九八三年二月十四日

各位宗亲,如果您感觉内容不错,请在下面的拇指处点赞,并传给更多的宗亲!欢迎各位宗亲提供更多的冯氏资料。

知晓冯氏天下事,敬请留意“中华冯氏网”微信公众号

中华冯氏网
中华冯氏网是以研究和发扬冯氏文化,寻根问祖、缅怀先烈、联络冯姓宗亲感情及冯家人信息交流合作的家族网络平台。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冯氏正能量,增强冯氏宗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海内外冯氏宗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