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广告
摘 要
偶尔嘴馋,吃一点点零食,也不是很大罪过~
随着大家养生意识的觉醒,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反式脂肪酸」也成了众所周知的「坏」脂肪,是「全民公敌」。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呼吁:全球停用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酸。
现在的社交平台上,随手一翻就能看见大量鉴定零食中反式脂肪的帖子。但圈圈今天就直说了哈,这种清单真的不可全信。
图源小红书
这一顿扫射下来,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好像大家就基本没啥能吃的了。
实际上,食品包装中标明这些成分,并不能说明食物中违规添加反式脂肪酸!这种判定方式太草率,也早就过时了。
重视并拒绝反式脂肪是好事,不过看见起酥油、人造黄油、氢化油、代可可脂等字眼,就要以反式脂肪的罪名踢出可食用行列,这恐怕是食物界最大的网络冤案了。
那么反式脂肪酸到底是什么?它藏在哪些食物里?我们该如何一眼辨别?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标准。
01 这些几种成分,并不完全等同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也称为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简单来说也是脂肪这个大分类下的一种。
但反式脂肪酸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弄出来的,它的出现,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不饱和脂肪酸被氢化、氢化工艺不成熟。
缺了其中任一条件,都不意味着食品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平常在超市、网络购物平台买到的面包、饼干里面基本都只包含「被氢化过的油脂」这一个条件。
而当加工工艺不成熟,不饱和脂肪酸就会部分氢化,一部分不饱和键无法变成饱和键,而是转成了「反式」。
但是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厂商已经普遍采用更完善的氢化技术,能让反式脂肪的产生大大减少。
我国实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原料里只要用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东西,就必须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给消费者看。
这是强制要求的!并不是说生产企业想不标就不标,骗不了人。
所以,与其盯准配料表,不如只要认准 0反式脂肪酸的标识,就不必太在意配料表里有没有上述列举的起酥油、氢化油等一众配料。
还有朋友或许仍然不放心:看了国标中所说的0,那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0反式脂肪酸啊!
确实,根据国家标准,若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可以标示为「0」。
但大家要注意,咱们也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
世卫组织建议的摄入量为:成人和儿童都应该把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摄入的反式酸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降至1%以内,换算后大约2g。
只要不是把这些零食、面包、点心当饭吃,偶尔给孩子吃点小零食、小点心解个馋真的没有关系。
02 日常吃的反式脂肪,其实大多源于炒菜油
你没看错,也没听错,我们平时吃进肚子里的反式脂肪酸,占大头的是来自于植物油。
有关部门曾发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据调查分析:
我们吃进肚子的人造反式脂肪中,所有的小零食加起来总共只有 21.4%。来自糕点、饼干和面包的分别只有 4.1%、2.5% 和 2.3%。
而植物油的占比高达 49.81%,将近一半。所以说,真正的反式脂肪,都藏在厨房的炒菜油里。
TFA 为反式脂肪酸的简称,其中天然来源的反式脂肪并不可怕,不用担心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家庭炒菜用的都是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等等。
但植物油明明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啊!而且氢化工艺又越来越成熟,怎么还会产生这么多的反式脂肪酸?
因为,除了氢化工艺,还有一个方式可以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那就是——高温。
平常大家是不是很喜欢,滋啦——一声炝油锅,下菜翻炒?
其实这样做,除了让菜吃起来很有锅气,这里面还有反式脂肪。
植物油开始冒烟,意味着温度往往 180℃往上了,也意味着反式脂肪开始快速产生。油温越高、时间越长,造出来反式脂肪就越多。
而且多篇研究得出相同结论:不论使用什么植物油,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就积累得越多。尤其是煎炸食品,一定要少吃!
03 4个方法,帮你大大减少反式脂肪
1、选择合适的油种类
高温油炸:可选用猪油、椰子油,高温稳定性更强。产生的反式脂肪和有害物质会少很多。但毕竟这都是饱和脂肪,对心血管不好,不建议多吃。
日常炒菜:用花生油、橄榄油,因为它们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饱和脂肪含量少,适合用于炒菜。
2、改掉油冒烟再下菜的习惯
油锅冒烟的危害不光是反式脂肪,还会产生200多种致癌、致突变的剧毒气体,危害我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曾有试验数据表明,在200℃以上的高温下即使只是短时加热,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甚至还会有致癌气体的产生。
3、控制油的用量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人均烹调油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40%以上。
所以要想避免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就要先控制油量。一般来说,每人每餐的建议油量不超过15毫升,也就是一汤匙的量。
4、炸完东西的油,不要用来继续炒菜
有的人习惯用油炸完东西,再继续炒别的菜。其实非常不好。油被加热的次数越多、氧化越严重,生成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总的来说,我们与其针对性的看某一种食物含不含反式脂肪,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体的饮食习惯。
偶尔嘴馋,吃一点点零食,也不是很大罪过~
参考文献
本文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小红书、pixabay,侵权联删。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参考与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请注明「侵权事宜」),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
摘 要
偶尔嘴馋,吃一点点零食,也不是很大罪过~
随着大家养生意识的觉醒,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反式脂肪酸」也成了众所周知的「坏」脂肪,是「全民公敌」。 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呼吁:全球停用食品中的人造反式脂肪酸。 现在的社交平台上,随手一翻就能看见大量鉴定零食中反式脂肪的帖子。但圈圈今天就直说了哈,这种清单真的不可全信。 图源小红书 这一顿扫射下来,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好像大家就基本没啥能吃的了。 实际上,食品包装中标明这些成分,并不能说明食物中违规添加反式脂肪酸!这种判定方式太草率,也早就过时了。 重视并拒绝反式脂肪是好事,不过看见起酥油、人造黄油、氢化油、代可可脂等字眼,就要以反式脂肪的罪名踢出可食用行列,这恐怕是食物界最大的网络冤案了。 那么反式脂肪酸到底是什么?它藏在哪些食物里?我们该如何一眼辨别?今天就给大家一个标准。
01 这些几种成分,并不完全等同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也称为反式脂肪酸,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简单来说也是脂肪这个大分类下的一种。
但反式脂肪酸也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弄出来的,它的出现,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不饱和脂肪酸被氢化、氢化工艺不成熟。 缺了其中任一条件,都不意味着食品一定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平常在超市、网络购物平台买到的面包、饼干里面基本都只包含「被氢化过的油脂」这一个条件。 而当加工工艺不成熟,不饱和脂肪酸就会部分氢化,一部分不饱和键无法变成饱和键,而是转成了「反式」。 但是事实上,现在大部分的厂商已经普遍采用更完善的氢化技术,能让反式脂肪的产生大大减少。 我国实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原料里只要用了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的东西,就必须标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给消费者看。 这是强制要求的!并不是说生产企业想不标就不标,骗不了人。 所以,与其盯准配料表,不如只要认准 0反式脂肪酸的标识,就不必太在意配料表里有没有上述列举的起酥油、氢化油等一众配料。 还有朋友或许仍然不放心:看了国标中所说的0,那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0反式脂肪酸啊! 确实,根据国家标准,若100克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0.3克,可以标示为「0」。 但大家要注意,咱们也不能抛开剂量谈毒性。 世卫组织建议的摄入量为:成人和儿童都应该把反式脂肪酸供能比(摄入的反式酸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降至1%以内,换算后大约2g。 只要不是把这些零食、面包、点心当饭吃,偶尔给孩子吃点小零食、小点心解个馋真的没有关系。
02 日常吃的反式脂肪,其实大多源于炒菜油
你没看错,也没听错,我们平时吃进肚子里的反式脂肪酸,占大头的是来自于植物油。 有关部门曾发布《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膳食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据调查分析: 我们吃进肚子的人造反式脂肪中,所有的小零食加起来总共只有 21.4%。来自糕点、饼干和面包的分别只有 4.1%、2.5% 和 2.3%。 而植物油的占比高达 49.81%,将近一半。所以说,真正的反式脂肪,都藏在厨房的炒菜油里。 TFA 为反式脂肪酸的简称,其中天然来源的反式脂肪并不可怕,不用担心 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家庭炒菜用的都是植物油,如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等等。 但植物油明明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啊!而且氢化工艺又越来越成熟,怎么还会产生这么多的反式脂肪酸? 因为,除了氢化工艺,还有一个方式可以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变成危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那就是——高温。 平常大家是不是很喜欢,滋啦——一声炝油锅,下菜翻炒? 其实这样做,除了让菜吃起来很有锅气,这里面还有反式脂肪。 植物油开始冒烟,意味着温度往往 180℃往上了,也意味着反式脂肪开始快速产生。油温越高、时间越长,造出来反式脂肪就越多。 而且多篇研究得出相同结论:不论使用什么植物油,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反式脂肪酸就积累得越多。尤其是煎炸食品,一定要少吃!
03 4个方法,帮你大大减少反式脂肪
1、选择合适的油种类
高温油炸:可选用猪油、椰子油,高温稳定性更强。产生的反式脂肪和有害物质会少很多。但毕竟这都是饱和脂肪,对心血管不好,不建议多吃。 日常炒菜:用花生油、橄榄油,因为它们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高,饱和脂肪含量少,适合用于炒菜。
2、改掉油冒烟再下菜的习惯
油锅冒烟的危害不光是反式脂肪,还会产生200多种致癌、致突变的剧毒气体,危害我们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曾有试验数据表明,在200℃以上的高温下即使只是短时加热,也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甚至还会有致癌气体的产生。
3、控制油的用量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我国人均烹调油摄入量已超出推荐量的40%以上。 所以要想避免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就要先控制油量。一般来说,每人每餐的建议油量不超过15毫升,也就是一汤匙的量。
4、炸完东西的油,不要用来继续炒菜
有的人习惯用油炸完东西,再继续炒别的菜。其实非常不好。油被加热的次数越多、氧化越严重,生成的反式脂肪就越多。 总的来说,我们与其针对性的看某一种食物含不含反式脂肪,更应该关注的是整体的饮食习惯。 偶尔嘴馋,吃一点点零食,也不是很大罪过~
参考文献
本文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小红书、pixabay,侵权联删。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参考与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邮箱: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请注明「侵权事宜」),我们核实后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更多文章推荐
广告
广告
版权声明: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电邮:canadanewstoday01@gmail.com
小编微信ID:CanadaTodayMedia
今日加拿大严谨负责的新媒体
微信号:今日加拿大
英文ID:CanadaNews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