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
作者:菲莉帕·佩里(Philippa Perry)
不仅关注如何“教育孩子”,更强调父母和孩子应该在关系中双向成长。
推荐理由:
作者是一名心理治疗师,她以温暖又专业的语言帮助父母理解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通过小细节构建长期的情感连结。书中的案例分析,针对父母经常面临的教育困惑——譬如如何处理冲突、管理情绪,以及如何与孩子共渡难关——提供具体且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作者特别强调,父母自身的经历和情感模式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家长能够更好地反思自身行为,才能避免无意间将自己的创伤或偏见传递给孩子。
✦✦
《看见孩子》
作者:阿尔菲·科恩(Alfie Kohn)
从心理发展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如何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养育过程中建立尊重、共情和理解的亲子关系。
推荐理由:
科恩是心理学家,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角,提醒家长如何去标签化,避免用传统的方式评价孩子,试着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感和需求。作者强调,家庭关系应建立在合作基础上,而非权威控制。通过倾听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家长行为的“镜子”。作者鼓励家长在育儿过程中自我反思,关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并做出积极调整。
✦✦
《家庭的觉醒》
作者:谢丽尔·萨巴里亚(Shefali Tsabary)
引导父母反思自身在育儿中的情绪和行为,倡导通过自我觉醒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推荐理由:
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在于,它不仅告诉父母许多关于育儿的知识和盲区,还能把它上升到了生活的哲学高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觉醒。我们平常使劲使错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子,但实际上,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是为了唤醒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对自己有重新的认识。当你能够把劲使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家庭就得到了觉醒。
✦✦
《去情绪化管教》
作者:丽贝卡·布兰德(Rebecca Branstetter)
管教之前先情感连接,确保双方都不被冲动控制时,才能进一步沟通。
推荐理由:
情绪是在亲子教育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孩子们的情绪,这本书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同时,它让我们意识:孩子的大脑是在与父母相处中不断被塑造的,我们可以激活孩子的上脑,也可以激活孩子的下脑,你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首先在于父母的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一旦你意识到这一点,学会相处的方法,亲子时光就会变得轻松融洽。
✦✦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Marshall Rosenberg)
一种积极关注需要,建立与自我,与他人的连结的沟通方式。
推荐理由:
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四种日常的“暴力语言”,教会我们如何识别它们,并介绍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如何运用四个步骤来进行对话,还要求我们在非暴力沟通中全身心投入到倾听。通过这三个方面,掌握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沟通中更真实自然地表达,让彼此关系更和谐友好。 总之,在沟通中,找到自己与他人的核心需要,帮其建立理解和尊重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或他人的需要。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作者: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
&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
提供有效的沟通技巧,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更顺畅的交流,解决育儿中的困扰。
推荐理由: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 它给了你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指引你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掌握了“如何说?”“怎么听?”的技巧,就能开启孩子的心灵世界,与孩子达成美妙的交流沟通,让孩子在您的引导下身心健康发展。
✦✦
《自驱型成长》
作者:威廉·斯蒂克斯鲁德(William Stixrud) & 尼德·约翰逊(Ned Johnson)
引导父母从控制孩子转向支持孩子,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强调“赋予孩子更多掌控权”的理念,指出当孩子感觉到自己对生活有掌控感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求成长。
推荐理由:
作者结合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分析了压力、焦虑等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并提供方法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的平衡,提升抗压能力。书中内容基于丰富的科学研究,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沟通方式,减少争执;如何帮助孩子设定目标、学会时间管理和解决问题等技能。
在应试教育压力和数字化环境的影响下,这本书对现代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提供了针对性解决方案,让家长学会如何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兴趣。
✦✦
《正面管教》
作者简·尼尔森(Jane Nelsen)
提倡在育儿中采用鼓励和尊重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推荐理由:
书中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结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个体心理学,提出一种非惩罚、非娇纵的管教方式。它让家长认识到,管教不等于惩罚,而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技能。
书中强调,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想法,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这种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被接纳,还能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正面管教》提倡从长远角度看待育儿,不急于纠正行为,而是注重培养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书中的方法能帮助孩子成长为独立、有责任感的人,而不仅仅是短期内服从父母要求。
✦✦
《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孙瑞雪
只有理解了孩子,才能更好地陪伴他完成每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基于大量案例,深入揭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现象,指导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的育儿指南。它以儿童敏感期理论为核心,揭示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独特需求和行为规律。通过案例分析,家长能够更好地理解孩子为何在某些阶段,对特定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或强烈抗拒。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作者:金伯莉·布雷恩(Kimberly Blain)
强调情感在养育中的重要性,以实用的建议,帮父母通过互动和陪伴,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推荐理由:
孩子需要的不是昂贵的玩具或复杂的游戏,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用心的陪伴。优质的陪伴不仅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还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书中提供了大量简单而有效的陪伴方式,如一起阅读、游戏、散步等。这些方法不仅易于操作,还能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无形中提高育儿的质量。
这本书的语言平实,案例温暖,读起来既愉悦又有启发,让读者容易接受和实践其中的理念。同时,让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全面理解“陪伴”的深层意义,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和谐有着积极影响。
好啦!图书就介绍到这里,百说不如一嗮,学习型父母养大的孩子是这样子的!点击下方小视频,看高中生走过的2024!
愿我们的2025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也希望你我在阅读中遇知己,悦自己,让艾柯读书会成为你某个阶段的朋友。读书会或许只能陪你走一程,但希望在你迷茫或困惑时,记得我就在这里等你,陪你在阅读中一起走过难熬的时刻。
出版人
Echo艾柯
有心理学背景的教育人
童书出版人、阅读推广人,教育专栏作者,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长期用书写沟通方式,培养阳光女儿杨柳依依,写作荣获世界学者杯、约翰洛克杯、女王杯等国际比赛大奖,性格活泼开朗,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XIUMI
扫下方二维码|关注艾柯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