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河,这些你都知道吗?
创业
2024-12-17 00:00
江苏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古濡须水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有史料记载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即已形成,从东关濡须口开始。濡须口位于濡须山、七宝山之间,濡须山在今含山县东关乡境,谓东关;七宝山在无为县黄花乡境,谓西关。两山对峙,形势险要,为古巢湖的出口,曾为吴魏相争的古战场。而传说中,濡须口是大禹为治巢湖之水患,在巢湖沿线直至长江考察中发现巢湖的水总体来说由西边而来向东边流去,流到巢湖东口便遇到濡须山的阻挡。只有劈开濡须山将巢湖的水引入长江,才能彻底解决巢湖的水患。于是大禹便带人移山让水,不料一块巨大的顽石怎么也挖不动,大禹见状挥动大斧,大喝一声向顽石劈去。只听得 “轰” 的一声,濡须山中的顽石炸裂开来,从此有了濡须口。濡须水从濡须口至黄雒河口折南流,经仓头镇至马口闸进入上、下九连圩之间的马口河,于神塘河口入长江。而最早的入江口是神塘河口下游的栅港口,早已崩入江中,随之神塘河口至栅港口间的河段也崩入江中,濡须水的通江口才退至神塘河口。及至南宋(1127年~1279年),巢湖至裕溪口的通江河道逐渐形成,自巢湖经东关沿杨柳圩北堤至三汊河镇的河段,称后河,东下入江;又自蟹子口开直道经黄雒河,至三汊河纳后河,抵雍镇,称前河,一并东北向入江。至此,巢湖的通江河道变为两条,即南流的濡须水和东流的裕溪河。到了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神塘河口被堵塞,裕溪河乃成为巢湖水系入江的唯一通道,西河成为裕溪河的主要支流。古濡须水的上段东关至黄雒河口,已成为裕溪河的组成部分,它的中游黄雒河口至马口闸,已成为西河的中、下游河道。自宋代至明、清,裕溪河的巢湖口至东关河段,称天河,又名漕河,俗称马尾沟;东关至黄雒河镇河段,称铁毛河;黄雒镇至运槽镇河段称运漕河;运漕镇以下始称裕溪河,经雍镇(即濡须镇)折东北注入长江。如今的濡须河已经通称为裕溪河,如果用文字来描述,完整的裕溪河应该是这样的:裕溪河自巢湖湖口经巢湖市流至含山李家墩,左纳清溪河来水;至林头,又左纳林头河来水;经钓鱼台、东关至瓦储村,水分两股:北股为老裕溪河,已纳入牛屯河分洪道,东流至陶咀,经含山县铜城闸联通牛屯河;南股裕溪河折南流,至无为县黄雒河口,右纳西河来水;黄雒河以下河道顺直,东南向流,经含山运漕镇至三汊河,左岸有水道经铜城闸沟通牛屯河;经黄渡至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雍镇,折北偏东流,至裕溪镇过裕溪闸后,折东流,于裕溪口注入长江。裕溪河河道全长60.4公里,其中巢湖闸至裕溪闸间56.5公里,裕溪闸至河口间3.9公里;河底高程巢湖闸至钓鱼台为4.2米,钓鱼台至裕溪闸为5.0米;河宽125~145米,河底宽100~120米,比降1/34000。总流域面积1293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