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在狱内一直都是硬通货。
哪怕是不抽烟的人,都会在购物的时候买几条烟,他们用来交换其他东西。
寄往监狱的包裹大部分是烟
20年前监狱是允许邮寄包裹的,而这些包裹多半是外地寄来的烟(那个时候还没有快递,只有邮政的包裹,而且包裹也允许邮寄香烟)。
监区有一辆桑塔纳警车,每周五去邮局取一次包裹。把车停在邮局门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熟悉监狱的业务,把厚厚一叠包裹单递给她,然后在邮局窗口一个一个取,再一个一个搬车上;包裹很多,差不多能装满一整车,满满一后备箱再加后座放满这样。
因为警车不允许直接开进监管区,所以还要在大门口把这些包裹挪到一辆小推车上,然后再推进去,也算是个体力活,一般都是我和另一个年轻的小伙去取包裹。
应该说,收到寄来的包裹是他们最开心的事,绝对比收到信要开心。包裹里除了香烟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食物,干果、腊肉、酱菜、火腿……那个时候,监狱里面既有全国各地的香烟,也有全国各地的特产。
我也经常跟着蹭吃蹭喝,那个时候也不觉得这算什么违规,而且如果管教抽烟的话,事实上是用不着自己买烟的。
但有时候也总有人寄玉溪、中华这种名贵香烟,所以,最初是一次邮寄不允许超过两条烟,再后来不允许邮寄任何包裹,邮寄香烟这条路,就堵死了。
狱内超市卖最多的也是香烟
最开始监狱禁止邮寄香烟时,犯群中都私下议论:不让家属邮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在监狱超市买,监狱想挣这笔钱。
一开始监狱超市是没有限额的,家属想存多少钱就存多少钱,犯人想买什么买什么。我曾经见过有的家属去存钱就是一万、两万这样子,帐户余额十多万,有个别家庭条件好的,零食多到可以不吃狱内的早餐,甚至养几个马仔:我供你吃喝,你替我出力,洗衣服刷鞋,轮到我值日的时候你去打扫卫生。
在那个时候,他们打电话问家里要钱是最频繁的,一度有家属给监狱反映,为什么总是问家里要钱,这年头牢都要坐不起了吗?钱都花哪儿了?
再后来,香烟就有限制了,一是超市只有两种香烟:50一条的和100一条的,而且一个人最多只能买2条一个月,一个月两条烟一般人是够抽的,但有的人需求要大一些,于是就出现了狱内的代购:就是不抽烟的人也会买两条,买回来之后再和别人交换其他食品。
虽然理论上违反了一点点规定,但实际上这种交易我们一般都是默许,他们的生活,管教从来都是有限的介入,警察干预太多,就破坏了犯群的平衡,他们不喜欢,我们也会觉得累。
再后来,就是你们现在熟悉的购物模式了,购物有限制,A帐和B帐也有限制(就是家属顾送款和劳动报酬的区分)。这个时候虽然购物依然很重要,但对于他们来说,家里是穷还是富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有钱也花不出去了。
现在的监狱不需要存钱
刚入监的家属,一般问最多的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会见,另一个就是怎么存钱,你接到的电话95%的都是这样。
一般家属说要存钱的时候,你有两种方法可以回复:要么你就教她怎么存,监狱的帐号+罪犯的编号在某个政务小程序中点。。。如此那般,如果对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你就会发现半天都讲不明白。
我一般采取第二种办法:直接告诉她们,不需要存钱,存钱了监狱也花不出去,监狱和看守所不一样。
在解释监狱和看守所不一样时,她们一般是半信半疑,她们会觉得明明在看守所还需要加餐之类的,为什么监狱就不需要了呢?你们不都是政府专政机关吗?难道还有这么明显的区别?
是的,可以确定的回复您,目前全中国大多数的监狱差不多都是这样,就是钱没什么用,什么也买不到;他最需要的像零食之类的东西,必须用自己的劳动报酬才能购买。
END
今天的更新写的都是陈年旧帐,但这些有助于读者对现在监狱制度的理解,其实监狱一点都不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