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折腾里面的诈骗犯了

文摘   2024-08-27 22:28   浙江  

在监狱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理论,乍一听好像没什么,但实际上完全是胡说八道;之所以乍一听好像没什么,完全是因为大家都在说,最后谎言说了1000遍成了真理。

比如:诈骗犯爱骗人!

听起来是不是好像也没有什么违和感,诈骗犯不骗人谁骗人,不骗人还叫诈骗犯吗。

但实际上这个理论吧,多少有点经不起推敲。

诈骗的种类那么多,保险诈骗、票据诈骗、合同诈骗、信用卡诈骗、集资诈骗、贷款诈骗、电信诈骗、有价证券诈骗等等,我一口气都说不完;然后犯这些罪的人有个共同属性就是爱骗人?你还不如说盗窃犯爱盗窃、放火犯爱放火说不定我还更容易相信一些。

但就这么一个很扯的理论,在监狱这个圈内可一点都不觉得扯,诈骗犯不能做勤杂工、不能当组长、不能用做专项工种,这些规定估计全国任何一家监狱都不陌生吧?(何止不陌生,这个鬼规定现在甚至基层烦的要死,因为诈骗犯太多了,你这不让用那也不让用,目前的现状就是无人可用)甚至监狱搞防诈都是同样的套路:1.加强诈骗犯的管理;2.排查诈骗犯的通讯、消费纪录;3.让诈骗犯现身说法。

大哥,你别光盯着犯啊,你是防诈又不是防诈骗犯。请注意,我并不是说诈骗犯就不骗人,我的意思是说盗窃犯放火犯强奸犯都有可能骗人,骗人可不是某个罪犯的专利,他会你不会。

骗人这件事,只要有机会人人都有骗人的可能,监狱的外协人员、司机、甚至警察都曾经有过骗人案例。防诈的本质是减少系统的管理漏洞,而不是拿着放大镜盯着几个曾经骗过人的罪犯,看他什么时候再骗!那兔子还能总撞树吗?

如果你的工作方式就是防止杀人犯再杀人、防止抢劫犯再抢劫、防止绑架犯再绑架,那你这个理解能力真的就多少有点问题,而且你想想这会让那个受贿的罪犯心里怎么想:组织还会给我一次机会吗?

罪犯家属被骗的案例林林总总,但所有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原因,那就是狱内狱外信息不畅,家属遇到事不知道该问谁。

“你好,我是XX监狱X监区张某某的管教,张某某牙齿松动比较严重,最近吃饭都非常困难;因为口腔不在医保的范围,外医需要家属自费承担,如果您同意可在下面帐号预存3000元”

如果家属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对方知道你家属的名字、监区,还描述的很具体:吃饭都困难!这个时候有几个人能冷静的下来?有几个人能沉得住气拖到明天再说?如果对方这个时候再电话打过来:每个月外医的名额有限,放弃的话要等到下个月!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算监狱做再多的防诈宣传恐怕也无济于事;基本上只要你能成功搞到家属的手机号码,哪怕骗术很低劣,大多数家属也会上当,会按照你的提示点开二维码进行缴费。

原因就一个:监狱对家属来说,信息是单向的、不对称的;解决方案说起来很复杂,但最实际的就是:

给家属一个关键时候能联系到监狱的电话!

给家属一个关键时候能联系到监狱的电话!

给家属一个关键时候能联系到监狱的电话!

这远比你折腾里面那些诈骗犯有效果。

电话哪个监狱都有,全国这么多监狱,有人接有人听,工作日能打得通的,多吗?

如果没有,就去他们监狱公众号下面留言:为什么你们监狱的电话打不通?不过呢,这样好像没什么用,你得去他们省局省厅的公众号下面留言才行:XX监狱的电话总是打不通。

如果有涉及监狱、看守所诈骗相关线索,提供给来日可依也是可以的,我能想到的办法总归是比你多一些,说不定就会帮到你。

联系方式:lrky2021@126.com

或者公众号直接留言也OK。

来日可依
来日可依创建于2017年,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帮助服刑家属的“纯公益”帐号。自创办以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读者》《意林》等多家纸媒对来日可依进行过报道(详见公众号菜单链接),感动了很多人,也激励了很多人,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