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越来越没有人情味

文摘   2024-08-17 21:48   广东  

感觉又有好长时间没有写更新,估计你们都快忘记我是谁了吧?老哥这个称呼,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不会有人再记得了;甚至连我自己,看到以前写的文字,都会觉得恍如隔世。

其实吧,现在的我特矛盾,有时候觉得忘了也挺好,大家都不记得我也好,我也就永远都不会再有那些压力了,毕竟老哥这个人设,还有先前说过的一些话,现在看起来像许愿一样的承诺,一直都带给我很大的压力。

但有时候又觉得有些不甘心,来日可依就这样不管了吗?没有广告没有代言没日没夜写更新,靠口口相传聚集起来的20000多名粉丝,就这么不管了吗?

我还记得,曾经在贴吧耗时费力发贴和众家属一起揭露某个骗子吧主,各种被禁言被拉黑,自己好不容易建了个贴吧又被别人盗走时的无奈!也记得眼睁睁的看家属被骗掉了卖车卖房子的钱,在海淀看守所的家属却被群主诬告是骗子时气的眼睛发青!曾经和一个家属夸下海口,也许来日可依可以帮你在监狱举办婚礼,后来失败了;也曾经试图帮某家属讨要已经给出去的中介费,居然成功了。

但现在和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

曾经我可以拍着胸脯和任何人说,来日可依的老哥就是我;但现在我甚至连家属这两个字都不敢提,我不知道我怕什么,但我就知道大环境变了。我也理解了为什么领导总想让我关掉来日可依:他其实知道你是在做公益,也知道你做的这些都是好事,但问题是你做的这些事对他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好处。那如果我是领导,我也希望我单位的所有人都不要有公众号、大鱼号、百家号、知乎平台,最好朋友圈都不发,甚至连群都不要乱加。

所以,有时候,当我想写点什么的时候,也会同时在想这篇文章领导看到会怎么想?想来想去很多时候也就不想写了,所以就一直停了这么久才更新。

今天忽然想写篇更新是因为有个读者在问,老哥是不是不在了?是不是迫于压力被噤声了?那倒不会。来日可依现在的规模吧,怎么说呢,就是成事尚且不足,但败事绝对有余。领导当然瞧不来日可依可能会带来的好处,但他也绝对忌惮来日可依可能带来的坏处。

所以老哥也好像因祸得福,因为再没有任何人能影响得到了我。现在让我困惑的是,来日可依以后写什么。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监狱也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的监狱,越来越正规、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没有人情味。

是的,就是没有人情味。好像也不只是监狱这样,医院、学校、政府基本上任何机关、事业单位都是这样。如果你和他们有打过交道就会发现,体制内的人现在都被训练成了机器,就是表面看起来很有礼貌,但实际上同AI机器人并无区别:无论你办什么事、无论你有多着急,他们都可以用同一种不高不低不紧不慢的语调和你沟通,按规定如何如何。。。突然发现,这种冷漠并不容易描述。

打个比方,家属去监狱接人、会见,有很多人就会去的早一些, 我们上班的时候经常能看到,7-8点钟就在监狱大门口就排了长长的队。要以前,我就会冲她们摆摆手:不用来这么早,9点多才上班,里面的人得10点多才能出来。但现在我首先就得想一想这样做是否符合规定,身边的同事会怎么看我,会有什么意料之外的风险。

您甭笑话,很多时候就是这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支撑起了群体的冷漠。家属也应该能体会到这种冷漠,特别是你想要询问、打听一件事的时候,你能看到的人回答不了(或者不愿回答)这个问题,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她又不知道是谁。

这人吧,本来是没那么容易变成机器的。

但你如果去参观过就会明白,里面的人无限接近于AI机器人,整齐划一、面无表情;其实我们和他们也没什么不同,所谓规范化管理就是把活人当机器用,张警司、王警司、李警司。。只是称谓不同而已,每天做的事说的话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我说这监狱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每天进了大院就变成了机器,只有出来才变成人。






来日可依
来日可依创建于2017年,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帮助服刑家属的“纯公益”帐号。自创办以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读者》《意林》等多家纸媒对来日可依进行过报道(详见公众号菜单链接),感动了很多人,也激励了很多人,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