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榆林过大年 | 年关到,一锅炖羊肉,暖了整个年!

旅行   2025-01-25 10:11   陕西  


年年岁岁
岁岁年年
我们总在追寻
我们终将相遇
塞上奇观
天下横山
承载了关于年的无尽遐想


悠扬的三弦声
从古堡的深处传来
激昂的老腰鼓
跃动着横山人民的热情与豪放
浓郁的炖羊肉
化作无尽的乡愁
抚慰着万千灵魂


01塞上奇观,天下横山

脉起六盘山,东迤黄河畔
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
古称塞北边陲
黄土农耕文化的质朴
草原游牧文化的豪迈
边塞军事文化的雄浑
以及红色革命文化的激昂
于此热烈相拥
唤醒了这方质朴而热烈的厚土
——横山


回溯至清雍正九年
朝廷取“怀柔边远”之意
将曾经的怀远堡正式升格为县
自此这片饱经岁月洗礼的土地
在历史的长卷中
翻开了新的篇章
民国三年
为别安徽省之怀远县
遂依境内横山山脉更名为横山


波罗,彼岸!
波罗古堡
一个被喻为“佛掌上的明珠”
“一个来自天国的地方”
始建于北魏
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作为明长城36营堡之一
是一座雄踞大漠边关
富有传奇色彩的塞上古堡


岁月轻拂
往昔记忆渐次斑驳
这片土地却始终被温柔以待
浓浓的年味里
铿锵有力的鼓点骤然响起
撞击心扉
激昂的旋律鼓动着黄土高原的厚重
横山腰鼓
腾挪跳跃的磅礴舞姿
穿透时光的帷幕
将横山人民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深深地镌刻在
黄土地的每一寸肌肤


横山说书人
携着古老的弦音
悠扬而来
三根琴弦,一张绣口
点亮了年味的灯火
英雄豪杰,儿女情长
塞上横山
黄土地的故事在指尖跳跃
一字一句
编织成年的记忆


02 传统技艺,羊肉至味

在中国文化中
羊本就是吉祥的象征
在横山
羊肉亦是那浓郁年味中
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寒冬腊月
又怎能少了沐清风、食百草
饮甘泉的羊肉来滋养身心


横山
地处黄土高原
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
无定河蜿蜒其间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
这里曾经是
汉武帝屯兵蓄锐的牧马场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记载
“五哥放羊”的传说
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羊文化


自古以来
横山的羊文化便口口相传
旧时的横山
每逢佳节
羊肉必是餐桌上的主角
“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
“九月九,家家有,荞面饹饦羊腥汤”
这些流传至今的谚语
便是最好的佐证


到了冬至
家家会熬羊骨架、吃羊头
谓之 “熬冬”
腊月腊八
羊肉饤饤饭则是人们的心头好
春节更是热闹非凡
从初一到元宵,大摆羊宴
羊肉的香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那是属于横山人的独特年味


好吃的羊肉在陕北
陕北羊肉数横山
横山羊因长期食用
地椒、苜蓿、沙葱、香艾等
多种富含微量元素的菊科、豆科、禾本科植物
其肉质细嫩、肥瘦相间
低脂无擅、香味浓郁
2010年
“横山羊肉”
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横山区炖羊肉制作技艺”
于2018年入选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山羊肉
之所以能在年味中
占据重要的地位
不仅因其源远流长的饮食风俗
更因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
正宗的横山炖羊肉
只有用横山的调料
和横山人的传统方法才算地道
大块羊肉冷水下锅
佐入地椒、倾注时间
当羊肉在老锅里翻滚
丰腴的芳香与豪爽在记忆中相逢


时光更迭不停
变了山川模样,换了街头巷陌
可横山人的质朴与热忱从未褪色
塞北的豪迈气魄
早已刻进骨子里
化作阖家围坐、大快朵颐时的爽朗笑声
旧年的回忆
新春的期许
都随着袅袅热气
融入这一锅香浓


往期精彩回顾
1.2025“陕北榆林过大年”传统戏曲展演预告来啦!
2.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新春走基层慰问社区困难群众活动
3.陕北榆林过大年 | 桃花水,浸豆腐,唤起老榆林城儿时记忆
4.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苏州启动
5.2025年神木老城文化迎春活动安排看这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走进全景榆林

榆林文旅
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唯一平台,宣传榆林文化旅游工作,展示榆林文化旅游魅力,介绍榆林文化旅游活动,推动榆林文化旅游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