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希望身心健康、延年益寿,追求精神满足和享受人生乐趣。运动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健身性、娱乐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实人类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准和生命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品格,对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一)科学运动的定义
科学运动是指在科学理论(包括运动人体科学、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运动处方)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健康情况进行的能够提高自身生理机能和素质,增进健康的身体活动。
(二)科学运动的好处
1.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
2.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3.可以延缓衰老、提高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命时间。
4.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5.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6.能够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生活、学习、工作带来的压力。
7.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8.集体运动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三)运动原则
进行健身运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安全性原则
是指在运动过程中,要确保运动者不出现或尽量避免发生运动伤害事故,是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首要原则。开始健身运动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全面评价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健身运动方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动。
2.全面发展原则
是指在健身运动中,要使身体各部位都参与运动,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因此,要选择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取得全面发展效果。
3.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科学地、逐步地增加健身活动运动的时间和运动强度。强调要根据自己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以取得最佳体育健身活动效果。
4.个性化原则
是指根据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
(四)运动方式
1.运动方式的分类
运动方式是健身活动者采用的具体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根据不同健身活动方式的运动特征,可以将健身活动项目归纳为有氧运动、力量练习、球类运动、中国传统运动方式、牵拉练习5大类。
(1)不同运动方式的健身效果
(2)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时主要以有氧代谢供能方式供能做功的运动。有氧运动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是促进身体健康的主要运动方式。如:慢跑、快步走、游泳、跳舞、健身体操、太极拳(剑)、自行车、跳绳、登楼梯、爬山、非竞技性乒乓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等。
●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运动负荷增加到吸氧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氧量,体内无氧代谢供能加强,并以无氧代谢供能方式为主的运动。如:短跑、器械练习、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俯卧撑、潜水等。
2.运动方式的选择
人与人在身体机能与素质及健康方面存在着必然的差异,人们追求运动健身的目标不同。因此,在选择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和运动负荷上应因人而异,要依据年龄特征、职业特征、性别特征、健康状况及锻炼目标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内容,使运动锻炼与身体状况互为针对性。
(1)根据年龄选择
●青少年。主要以个人爱好为准,应选择具有灵活技巧特点的运动项目为主,同时兼顾对身高体形有良性作用的运动项目。如:游泳、跑步、爬山、滑冰滑雪、健身体操、球类、单双杠、武术、健身器械等。
●成年人。选择力量性和动力性运动项目为主,目的是发展力量强壮肌肉骨骼,增加机能储备,提高健康水平,如:非比赛性的球类,跑步、爬山,自行车、武术、阻力性器械运动,游泳等运动项目。
●中老年人。应选择安全性好、少负重、动作轻柔的运动项目为主。如:徒步走、慢跑、走山、健身体操、舞蹈、太极、游泳、小球类(乒乓球、网球、羽毛球、门球)、保龄球、健身器械等。
(2)根据健身目的选择
(五)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运动量是指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
运动强度是制定健身运动方案的重要内容。强度过小,没有明显的健身效果;强度过大,不仅对健身无益,还可能造成运动伤害。适宜的运动强度是取得较好健身效果和安全保障的关键,也是科学运动的核心内容。
1.运动强度的分级
分为极限运动强度、亚极限运动强度、中等运动强度、小运动强度四级。
(1)中等强度和小强度运动均属有氧运动范畴。在这样强度范围内进行运动,不易产生运动性疲劳,是健身运动首选的运动强度。
(2)极限强度和亚极限强度运动属于无氧运动范畴,在这样强度范围内的运动极易发生运动性疲劳,是竞技运动选择的运动强度。
2.运动强度的监测
监测运动强度的指标有运动中心率、运动中呼吸变化和运动中自我感觉等。
人体最大心率是指人体运动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快心跳频率,用次/分表示。人体的最大心率与年龄有关,采用下列公式可以推算正常人群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1)运动强度划分及其监测指标
(2)中等强度和小强度运动的判定指标
●身体轻微出汗,头面潮湿,周身发热,精神处于较兴奋的状态。
●运动肢体的肌群出现酸、胀、沉重和轻度疲劳感觉,身体感到有点累,但是不要达到肌肉疼痛、颤动、很累乃至力竭的感觉程度。
在健身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体会,总会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但是,运动必须控制在中小强度范围以内,切忌求快、求累,运动需量力而行。
(六)运动注意事项
1.多做有氧运动。
2.根据空气污染情况,科学地选择锻炼的时间、地点。
3.注意不要意外受伤,注意场地、器械安全等。
4.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脚踝关节搓伤、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后要注意放松及保暖。
5.要养成运动中补水的习惯,补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建议喝运动饮料或纯净水。
6.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在上午6-11点运动,这段时间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期,最好在下午或晚上外出锻炼。
7.严重高血压(收缩压经常>180mmHg)、有严重心脏病、严重糖尿病、各种疾病的急性期的人群,暂不适合运动。
8.高温湿热天气应减少运动量。
9.运动项目要与每个参与者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
10.每周运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上。把健康的生活习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七)运动损伤的种类及处理
1.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3.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叮剂(如红花油),局部可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在伤后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热敷。约一周后可吸收消失。较重的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并包扎,隔日换药一次,每日2-3次,加理疗。
4.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
(1)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2)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用陈醋半斤炖热后用毛巾蘸敷伤处,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
来源:甘肃健康教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