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识与技能手册(一)

2020-03-18 11:35  
一、基本健康理念和知识

(一)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 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恰当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周围的 人和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情绪稳定,行 为有目的性,不放纵,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压力,能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 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社会适应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 与协调。

(二)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每个人要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关注健康信息,积极主动地从正规 途径获取健康信息,而且要提高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养成健康 文明的生活方式。通过采取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人生投资。

人们常把健康比作 1,事业、家庭、名誉、财富等是 1 后面的 0,人生圆满 全系于 1 的稳固,如果没有前面的 1,则后面的全为 0。健康是人们拥有其他各 种能力的最基本要素,唯独拥有健康功能,人们才有能力完成其他“功能性活 动”,从而实现有价值的生活。

每个人都有获取自身健康的权利,也有不损害和(或)维护自身及他人健 康的责任。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该首先做到维护自己的健康,其次应该遵守防护要求保护他人健康。

(三)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初,为应对和 遏制传染病严重流行的状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成立了中央爱国卫生 运动委员会,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地广泛发动群众,以 除“四害”、讲卫生、整治环境为重点,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有效遏制了传染 病的流行和传播,大幅改善了群众的健康状况。

1989 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确立了每年的 4月为“爱国卫生月”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爱国卫生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发扬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建设健康、宜居、美丽家园”。李克强总理多次对爱国卫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17 年 5 月,爱国卫生运动 65 周年暨全国爱国卫生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人 民健康为中心,政府主导,跨部门协作,全社会动员,预防为主,群防群控, 依法科学治理,全民共建共享”42 字方针。要求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发扬优 良传统,坚持预防为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力提升全民健康文明水平。

小贴士:“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

(四)无偿献血

献血救人,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无偿献血利国、利己、利家人。献血者(或 包括他们的亲属)当自己需要输血时,可以免费或优先使用血液。

适量献血是安全、无害的。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 200~400 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6 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一定要到国家批准采血 的血站献血。

(五)关注儿童健康

1.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 6 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母乳是 0-6 月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以及大量 的抗体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婴儿发育,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母乳喂养不 仅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还能促进母亲的产后康复。孩子出生后 1 小时内就应开始哺乳。纯母乳喂养可满足 6 个月内婴儿所需 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 6 个月内不需要添加任何辅食。母乳喂养可以持续 至 2 岁或 2 岁以上。婴儿发生腹泻,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及时补 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婴儿 6 个月起,要适时、适量添加辅食。添加辅食的原则是由一种到多种, 由少到多,由软到硬,由细到粗。辅食应注意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2.避免儿童发生摔伤、烧烫伤、触电、中毒、交通事故、溺水等意 外伤害。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持有防范意识,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比如家中的各 种电插头、电水壶、热水器、防护栏等,要使用符合儿童安全标准的,有助于 避免各种危险事故发生。 有毒的物品和制品,不能与粮油、蔬菜堆放在一起,不要装在既往装食品 或饮料的容器中。存放时应放在儿童够不到的地方,谨防儿童接触。儿童乘车应使用安全座椅,安全座椅要与儿童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相适应。汽车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可使婴幼儿死亡率降低 54%-71%。

溺水是我国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监管。儿童游泳时,要有成人带领或有组织的进行,不要单独下水。水中活动时,要 避免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重点看护,不能将儿童单 独留在卫生间、浴室、开放的水源边,家中的储水容器要及时排空或加盖。

3.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重视儿童的情感关怀,强调以亲为先,以情为主,赋予亲情和关爱。尊重 儿童意愿,创设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尊重儿童身 心发展规律,顺应儿童天性,把握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水平。重视儿童的发 展差异,提倡更多地实施个性化教育,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地发展。经常与儿童沟通、交流,关注儿童日常行为,及时发现心理行为问题,予 以引导和干预。培养儿童健康的心智和人格,促进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健康发 展。

(六)关爱妇女健康

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提高婚姻质量和促进安全孕育。婚前和孕前保健可以帮助准备结婚或怀孕的男女双方了解自身的健康状 况,发现可能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和问题,接受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提高婚 姻质量和促进安全孕育。准备怀孕的妇女从孕前3个月开始,应每天补充 0.4mg叶酸,一直坚持到 孕后3个月,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夫妻双方从准备怀孕前3-6月开始要戒 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2.孕妇在孕期应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妇女怀孕后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孕妇孕期至少 应进行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有异常情况者 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定期产前检查能够动态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妊 娠并发症或合并症。孕中期应进行胎儿发育异常的筛查,重点包括神经管畸形、 唐氏综合征等。

孕妇患病应主动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怀孕期间 应避免搬运重物或激烈活动,以避免流产或早产。住院分娩是母婴安全最好的保证,孕妇要到有助产技术服务资格的医疗保 健机构住院分娩,高危孕妇应提前住院待产,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由于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的产妇会出现短暂的产后抑郁状况,家庭 成员应关心、体贴产妇。

3.育龄期和更年期妇女应做好自我保健。

育龄期妇女应定期接受妇女病筛查,及早发现宫颈癌,乳腺癌和生殖道感 染等疾病;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如发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情况,应及 时就医。育龄妇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知情选择适宜的避孕方法,避免意外妊娠, 如果发生意外妊娠,应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

更年期是妇女的一个生理过度期。更年期妇女可能出现潮热、出汗、心慌、 易哭泣、激动,头昏、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应做好自我心理调节,要 有意识地丰富生活内容,保持健康心态。更年期症状严重的妇女可在医生的指 导下接受激素替代疗法和中医治疗。

(七)关爱老年人

1.倡导全社会关爱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力所能及地为老年人创 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支持和鼓励老年人积极进行社会参与,结合自身情况,参 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 式。

2.预防老年人跌倒。

跌倒是造成 65 岁及以上人群因伤害致死的第一位原因,老年人需要增强 防跌倒意识。家居环境中尽可能减少障碍物;改善家中照明,保证照明亮度; 地面要防滑,并保持干燥;在马桶旁、浴缸旁安装扶手;淋浴室地板上应放置 防滑橡胶垫。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坚持锻炼,增强自身抗 跌倒能力和平衡能力。

3.预防老年期痴呆的发展。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期常见的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表现为记忆 力、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语言功能减退,情感和行为障 碍,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丧失。老年期痴呆是不可逆转的进行性病变,应该由精神科或神经科医生诊治, 需要给予充分关爱和特殊护理。当家中老年人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近事遗忘 突出等早期症状时,要及早就诊,预防或延缓老年期的发展。

(八)合理用药

1.合理用药的定义。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用药物不合理,不但不治病, 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2.遵循用药原则,正确使用药品。

(1)遵循用药原则。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 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必须注射或输液时,应做到“一人一针一 管”。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2)正确使用药物。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处方药必须 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服药前要检查药品有效期,禁止使用过期药品;要妥善 存放药品,防止药物变质或失效,防止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 用药品,要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3)合理处理过期药品。对过期药品应进行合理处理。过期药品要送至 回收点进行回收;如果附近没有过期药回收点,一定要将过期药品销毁后密封 好再丢弃;不要为了贪图便宜,将过期药品卖给药贩子,丢弃药品前要对外包 装进行破坏毁形,使其无法进行二次销售。

3.杜绝滥用抗生素,避免发生耐药。

抗生素是处方药。所有抗生素在抗感染的同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甚 至毒性反应。一般针对细菌感染的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感冒、伤风和其它上呼 吸道感染无效。因此,为有效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发生耐药,减少不良反应, 预防滥用, 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

4.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可以治疗和缓解病痛。不 合理地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药物依赖。药物依赖会损害健康,严重时会改变

人的心境、情绪、意识和行为,引起人格改变和各种精神障碍,甚至出现急性 中毒乃至死亡。因此,任何人都不要擅自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 物,包括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成份的复方制剂(如含有可待因、福尔可定 等具有成瘾性成分的止咳药),也不要随意丢弃或给他人使用。出现药物依赖后, 应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精神专科医生的治疗。

小贴士:非处方药的标识是“OTC”,处方药的标识是“Rx”。

(九)科学就医

1.科学就医的定义。

科学就医是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适度的医疗卫生服务, 有效防治疾病、维护健康。

2.遵从分级诊疗,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

就医时应遵从分级诊疗,提倡“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疑难危重再转诊”,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避免不 必要的浪费。另外,这些医院还可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全面的健康服务。

3.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健康问题和疾病。对检 查中发现的健康问题和疾病,应及时就医。有针对性地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4.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这样既 可以减少疾病危害,还可以节约看病的花费。就医时要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既往病历及各项检查资料,如实向医生陈述病情,配合医生治疗,遵从医嘱按时 按量用药。按照医生的要求调配饮食、确定活动量、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 式。不要有病乱求医,使用几个方案同时治疗,不要轻信偏方,不要凭一知半 解、道听途说自行买药治疗,更不要相信封建迷信。

5.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 性对待诊疗结果,不要盲目地把疾病引发的不良后果简单归咎于医护人员的责 任心和技术水平。如果对诊疗结果有异议,或者认为医护人员有过失,应通过 正当渠道或法律手段解决,不能采取扰乱医疗秩序或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

(十)职业人群健康

1.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有: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粉尘、铅、 苯、汞等)、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电离辐射等)、生物因素(如 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劳动者过量暴露于上述有害因素,会 对健康造成损害,严重时会引起职业病,如矽肺、煤工尘肺、铅中毒、苯中毒 等。工作中过量接触放射性物质则会引起放射病。

2.劳动者应当提高职业病防护意识,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体 防护用品。

劳动者必须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自我防护知识和技能,避免职业损害。劳 动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劳动操作规程,树立安全意识,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 确使用方法,在工作期间全程、规范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护帽或者防护服、防 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口(面)罩、防护耳罩(塞)、呼吸防护器和皮肤防护用品等)。要熟悉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掌握安全急救知识。一旦发生事故,能 够正确应对,正确逃生、自救和互救。

3.劳动者应定期参加健康体检。

劳动者长期接触职业有害因素,必须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如果被诊断 得了职业病,必须及时治疗,避免与工作环境继续接触,必要时调换工作。

4.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 护的权利。保护劳动者免受不良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危害,是用人单位的责任。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 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劳动者要知晓用法律手段保护 自己应有的健康权益。

(十一)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1.合理膳食。

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 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2.适量运动。

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 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 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最大心率=220-年龄,每周至少运动 3 次。

3.戒烟限酒。

吸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 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 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 25 克,女性不超过 15 克。

4.心理平衡。

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 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 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贴士:每年的 9 月 1 日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来源:甘肃健康教育所

礼县崖城卫生院
医疗卫生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