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肉对于爱美的女同胞来讲可算得上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了。
毕竟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戒掉火锅、烧烤、小龙虾这么重要的爱好,又抵挡住了甜品、奶茶和饮料的诱惑,终于敢上称了。
此掉肉非彼掉肉。
可当这“肉”是从下面掉出来的,你可能就不淡定吗?
好吧,不得不说,这图很直观,秒懂!
具体的感觉嘛,则有会阴部出现下坠感,卧床休息明显减轻;尿频、尿急、憋不住;上厕所的时候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掉出来了,用手一摸就摸到有个肉球,小则鹌鹑蛋大小,大则比拳头还大…...
你要觉得是做梦,倒头睡一觉,子宫居然又恢复原样了......搁这躲迷藏呢!
又犯迷糊了?
这词“掉茄子”一定听过吧。(额,隔壁的王大妈、张大姐、丁大婶儿、周太婆都说过)。
它确实没说谎,就是“掉茄子”
其实,咱们老百姓常说得“掉茄子”就是所谓的 盆腔器官脱垂,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
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生命质量。
但盆腔器官脱垂这个毛病,还真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它在整个女性群体,尤其是生育过的女性之中发生得简直太太太太普遍了!
但是盆腔器官脱垂又不仅仅只是子宫脱垂,还包括阴道前壁(膀胱)膨出、阴道后壁(直肠)膨出、阴道穹隆膨出及肠疝等。
会发生盆腔器官脱出?
弄清楚了是什么,接下来聊一聊脱出的原因。
盆腔器官脱垂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其中的危险因素包括:产次、阴道分娩、衰老、肥胖、结缔组织异常疾病、绝经状态、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
1.年龄与绝经: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各器官功能有衰退的趋势;
2.分娩:分娩尤其是经阴道分娩是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且,生产的次数越多,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的风险也越高;
3.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咳嗽,肥胖等引起的腹内压增加将导致或加重盆腔器官脱垂。
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表现?
说了半天的盆腔器官脱垂,再说说表现吧。
1. 特异性症状:
通俗得讲,就是膨大的组织器官脱出阴道口。
同时,你还会明显感觉得到有东西从两腿间掉下来了(不是长丁丁),你要摸鱼被罚站久了或加班劳累后,这种感觉会特别明显。卧床休息后这种感觉就会减轻。
如果掉下来严重则回缩不了了,这个时候就会有分泌物增多、溃疡、出血等症状。
2. 下尿路症状:
常合并压力性尿失禁,随着脱垂程度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逐渐缓解,继而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出口梗阻症状。
同时,患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风险增加,表现为尿急、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和夜尿等症状。
3. 肛门直肠功能障碍症状:便秘、腹泻、排便急迫、排便困难、粪失禁等症状。
4. 性功能障碍症状:性交不适、阴道松弛、性欲降低等症状。
如何治疗和预防?
盆腔器官脱垂本身并不可怕,只是由于发生位置的尴尬很多朋友觉得这是难以启齿的事情,以至于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