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则助贷新规在行业圈子里传,基本上把助贷业务的各种包装费用限制死了,原文如下:
发文机构:金管局股城司
发文名称:《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草拟中)
核心内容:【业务息费管理】商业银行按照每笔贷款实收利息的一定比例支付助贷服务费用的,应当在每笔贷款结清后向助贷机构支付,且将付费比例控制在30%以内。商业银行应当与担保增信机构在合作协议中约定,担保增信机构向借款人收取的担保增信费率不应高于贷款利率,不得再以顾问费、服务费等名义向借款人收取不合理费用。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助贷产品IRR口径息费在24%-36%(也有超过36%的,一般是APR36%的定价),一般银行收的不足10%,剩下的都被助贷机构拿走了(助贷机构承担了获客、风控、贷后、担保的职能,这个钱拿的没毛病)。
如果传闻落地,那么银行就要拿大头了(>=70%),活都让助贷干了,钱都让银行拿了,相当于人为设置了最低定价(高于供需均衡价格),导致助贷需求不足,银行供给过剩。
也就是中国银行太贵了,按做海外的套路,你监管要这么搞,那我就收个银行跟你玩。
就这吧,随便写写国内的事儿,其实跟我也没啥关系了(很多年不碰国内业务了,当年一起做国内的朋友已经有放出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