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行动”成效明显
品牌效应深入人心
2024年,山东省深化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列入省委常委会、省委深改委年度工作要点,省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实施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年度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科学统筹谋划,强化协调联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明显成效。
01
“筑基”工程引领行动
将“民族团结第一课”列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重点内容,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结合思想政治、历史等课程开展“铸牢”专题教育。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讲了”,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各高校线上线下5.5万余人参加。
02
中华文化浸润行动
圆满完成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赛任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首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山东篇”、“文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员大赛,讲好文物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03
创建提档升级行动
命名2个市、11个县(市、区)、4个乡镇(街道)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对全省463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进行绩效评估,不断提升创建水平。
04
模范典型引领行动
高质量完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推荐工作,全省7个集体、7名个人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举行“做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践行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记者见面会,拍摄14期专题片并在山东广播电视台播出。
05
“爱在山东”和融行动
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擦亮“爱在山东”品牌,组织开展“三交”和融系列活动620余次,6个项目获评全国“三项计划”试点示范项目。
06
民族镇村振兴行动
创新实施“和美乡村建设”行动,与省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指导42个镇、村纳入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万企兴万村”活动。打造国家民委共同现代化试点3个,在阳信县召开全国共同现代化试点现场推进会。
07
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开展第13个全省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培育50个民族宗教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举办第六期全省民族宗教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第三期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全省民族宗教系统干部业务培训班,切实提升民族工作干部能力水平。
08
理论研究助力行动
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烟台大学、孔子研究院等18处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研究力量,加强对黄河、泰山、孔子、鲁班、孔繁森精神等中华文化符号的研究阐释。首次编写《山东省民族工作发展报告》蓝皮书。
09
机制联动保障行动
组织召开全省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定民族工作兼职委员单位2024年分工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就民族工作重大事项开展会商或专项联合调研,推动工作落实。
10
社会力量凝聚行动
筹备成立山东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建立全省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数据库,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培训班,加强与山东工艺美院、省农业科学院等签约单位合作力度,广泛凝聚民族工作合力。
来源:民族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