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回眸】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政务   2025-01-30 09:26   山东  


2024年,山东民族宗教系统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坚持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努力推动全省民族宗教工作高质量发展。春节期间,山东省民族宗教委公众号开设“新春·回眸”专栏,撷取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自身建设等领域亮点刊发,旨在进一步凝心聚力、只争朝夕,奋力谱写新时代山东民族宗教工作新篇章。今天推出第二期,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山东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宣传教育,深化研究实践,创新活动载体,努力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贡献山东智慧。



开展宣传教育

营造良好氛围


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内容,举办第三期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以中小学校为重点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推动建立学校“铸牢”教育体系和长效育人机制。以“花开齐鲁石榴红 强国复兴共繁荣”为主题,组织开展全省第24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举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开讲了”,线上线下5.5万余人参加。召开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大行动”新闻发布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代表记者见面会,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




加强研究实践

拓展载体平台


发挥18处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研究力量,加强对黄河文化、儒家文化、泰山文化、孔繁森精神、沂蒙精神等中华文化符号的研究阐释,首次组织编写《新时代山东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依托博物馆、党史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培育18处省级、157处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红石榴”社区503个、学校521所、企业183个、主题公园(广场)185处,通过多种形式的载体,为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创造条件。




弘扬中华文化

凝聚强大合力


挖掘整理《深耕红色沃土,遍开团结之花——山东省临沂市书写新时代沂蒙精神新篇章》《让“菜篮子”真正成为百姓致富“钱袋子”——寿光市“蔬”写各民族共融共富新篇章》等典型案例,3篇入选国家民委《正确民族观实践典型案例汇编》。组织策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山东篇”,复刻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落实新史观、建立新叙事、树立新标杆的展览效果,进一步拓展丰富铸牢宣传教育形式。在新疆喀什地区、青海海北州等地推出“大道之行——山东近现代历史文化”“芳骨如钢——沂蒙红嫂事迹展”等革命文物展,举行“文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解员大赛,组织曲阜“三孔”景区、泰山景区、刘公岛景区和青州博物馆讲解员参加国家民委举办的旅游从业人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班,不断增强文博系统讲解员、宣讲员对“铸牢”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和讲解能力。



来源:民族一处


山东民族宗教订阅号
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尊重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和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