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双拉村,是国家民委命名的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辖有茶腊、双拉、酱龙等10个村民小组,现有常住人口461户1511人。近年来,双拉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其从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村庄,转变为一个正在积极发展旅游和特色产业的现代化村庄。
茶腊小组是双拉村最大的自然村,因其保留着古老的怒族习俗,被冠以“怒族桂冠”的美名,并被列为云南省怒族传统文化一级保护区。
丰巢小卖部:乡村烟火,点燃夜间生活
位于茶腊小组的村间小道上,坐落着一个名叫丰巢的小卖部,这里不仅是村民日常购物的好去处,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休闲聚会的小天地。
谈及丰巢小卖部的名字由来,店主之一的李晓娟笑着指向她的丈夫丰荣光说:“因为他姓丰。”今年28岁的丰荣光与妻子李晓娟共同经营这家小卖部,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在村里的幼儿园就读,而一岁多的儿子还小,不适合离家外出务工,因此他们选择了开设小卖部。
在村里已有四五家小卖部的情况下,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一个月前,丰荣光和李晓娟开始尝试做烧烤生意。随着顾客的逐渐增多,他们的烧烤生意也坚持了下来。
每天晚饭后,小卖部便热闹起来,村民们陆续前来打台球、唱歌、吃烧烤。这样的热闹通常会持续到晚上十点钟,之后音乐渐渐关闭,大部分客人也开始陆续回家。
在这个时候,丰荣光通常会坐在烧烤架前,点燃一根烟,拿起一串烤串,悠闲地品尝。而他的妻子李晓娟则会站在他身后,一边为他按摩肩膀,一边开玩笑地让他打开微信钱包,查看当晚的收入。
性格相对内向的丰荣光话不多,而李晓娟则更加开朗。当谈及小卖部的收益时,他们夫妇二人异口同声地说:“不亏。”虽然目前村里的游客不多,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做村里人的生意,但夫妇俩坚信未来游客会越来越多。
丰荣光计划对小卖部进行一番改造,提升其档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他说:“我要好好改造一下这里,再提升一下,档次再高一点,吸引更多的人来玩。好好做,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这不仅是他们的经营理念,也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怒乡文艺队:传承非遗,点亮文化之光
在茶腊小组,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民间文艺队——双拉村怒乡文艺队。这支队伍由33名村民组成,他们以传承和弘扬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活跃在贡山县的大小文化舞台上。这支队伍在一年中的演出场次最多可达六十余场,最少也有二十余场。
怒乡文艺队的创始人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国祥。虽然赵老师已卸任队长职务,将队伍交给了徒弟,但队伍的排练依然在他家中进行,他的指导和精神依然指引着队伍的前行。
在赵国祥老师家中的院坝里,白炽灯灯光照亮了队员们认真排练的身影。赵国祥老师说:“过两天文联有一个演出,这几天我们要抓紧时间排练。”在这支队伍中,不少队员已跟随赵国祥老师学习了十五年有余。赵老师表示,大家都是出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他的热爱在于传承民族器乐演奏、怒放民歌演唱技巧和怒族习俗,而队员们的热爱则体现在将这些技艺演绎得淋漓尽致。
为了让非遗后继有人,赵国祥老师开办了暑假和寒假非遗传承班,主要面向村里的学龄儿童。他表示:“每个假期都有四五十个孩子报名,但坚持到最后的也就十多个孩子。有的孩子天赋很高,学十来天就可以参加演出了。”
谈及文艺队的未来,赵国祥老师充满信心:“非遗是核心,经济是基础。我希望我的徒弟们能好好学,好好练,好好演,将来把我们的非遗文化展示给更多外面的朋友。通过一场场演出,让大家吃上文艺的饭。我们的怒族非遗,一定是双拉村发展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茶腊农家乐:夫妻同心,点明乡旅未来
茶腊农家乐,位于赵国祥老师家的对面,仅一条水泥路之隔。这家农家乐由李荣光和他的妻子余尚珍共同经营,他们的分工明确,合作无间,共同打造了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休闲场所。
傍晚时分,住宿在茶腊农家乐的客人总会被怒乡文艺队的精彩演出所吸引,而清晨,则是被余尚珍烹饪的早点香味唤醒。推开房门,伴随着云雾缭绕的景致,每一次呼吸都仿佛洗净了尘世的烦恼。
余尚珍的烹饪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她亲手烹饪的米线和面条香味浓郁,分量十足。她的家常菜更是吸引了镇里和村里的食客前来品尝,口碑极佳,成为茶腊农家乐的一大特色。
李荣光在自家的院子里启动了他的商务车,今天他将踏上一段长途旅程,前往其他州市接送客人。作为茶腊小组唯一的职业驾驶员,他的服务范围广泛,无论是从丙中洛镇到茶腊小组的短途路线,还是到六库、保山、大理甚至昆明的长途线路,都有他的足迹。
在准备出发的间隙,他一边擦拭着车辆,一边感慨地说:“这两年,随着车辆的增加,生意变得不那么好做了,现在每周能跑车的时间也就剩下四五天了。”
擦完一面,他又转到另一面继续擦拭,同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希望:“我一直梦想着有一天,能有更多的游客来到我们贡山,来到丙中洛,来到我们双拉村。我就开着我的车去接他们,带他们来我们村里,听听我们怒族的传统歌曲,看看我们的水磨坊,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我们村子的乡土气息。”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热情,继续说道:“然后,我会带他们回到我们家,让他们尝尝我媳妇亲手做的农家菜。她的手艺是真的好,县里、镇里、村里甚至外省的人来我们家吃饭以后,都说她的菜做得好吃。”
双拉村这颗新星正在乡村旅游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在这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促进,不仅保留了民族文化的原汁原味,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它不仅拥有丰巢小卖部、非遗传承的怒乡文艺队和充满乡土气息的茶腊农家乐,还拥有着怒族水磨坊18座、实物89件,这些传统工艺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村内的文艺表演队由8位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领衔,其中不仅有省级传承人赵国祥,还有国家级传承人李汉良以及6位县级传承人,他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怒族的文化精髓传递给每一位游客。纯手工的怒毯编织、丰富多彩的怒族歌舞和怒族美食,都是双拉村吸引游客的亮点。目前,村内已建有5家农家乐和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体验。此外,游客服务中心和国家电网充电桩的建立,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的旅游服务功能。
随着“旅”业的春风拂面,双拉村将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村民们满怀信心,期待着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村庄经济的增长,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
来源:贡山发布
作者:叶青、张梁
编辑:付镜八
责编:董丽英
审核:张雪梅
免责声明
1
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章、图文、视频来自网络,其版权和文责属原作者所有,若您是原作者且不希望文章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电话:0886-3581133
2
本公众号发布的原创文章、视频等,其版权和文责属于丙中洛镇人民政府,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人神共居丙中洛,欢迎您!
长按图片 >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