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长开讲啦·专访|平凉:陇东大地书写水韵华章

时事   2024-11-01 17:50   北京  






崆峒山下,青山秀水间,泾河从这里汇入渭河,再汇入黄河,悄无声息地滋润着陇东大地,见证着平凉大地的发展变迁。

甘肃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

这里是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坚实一环,更是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关键组成部分,生态地位至关重要。守护水、留住水、再利用水,中国环境报记者日前专访甘肃省平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怀义,听他讲述“以水润城、水城融合”的平凉故事。






治水持之以恒,

母亲河生机再现

关山常绿、泾水常清,是黄河安澜的重要保证,也是事关平凉长远发展的千秋大计。
平凉人,逐泾水而居;平凉城,依泾河而建。
说它是“母亲河”,不为过。
“眼下秋意正浓,是临河看景的好时节,我也习惯了每天来到河边去转一转。一路走来,见证了泾河的蜕变。”王怀义的口中,曾几何时,随着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乱排废水、乱倒垃圾、河道采砂、围垦种地,泾河有着一段并不美好的记忆。
泾河美则平凉美、泾河兴则平凉兴,保护好泾河,既是一道确保安康的必答题,也是一道急需破解的发展题。
为此,平凉把泾河治理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下大力气清理河道采砂、整治非法排污,实施雨污分离、治理城区“八沟一河”,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等一系列举措——脚下的泾河,逐渐恢复了纯净的底色,逐步显露出本来的美妙模样。
“母亲河”蝶变,流域水环境改善明显,也让沿岸百姓享受到了更美丽富足的生活。
站在崆峒区白水镇的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王怀义告诉记者,清澈甘甜的泾河水,通过节水灌溉管网源源不断地引入2500座日光温室里,各种时令蔬菜长势喜人,可实现年产值1.18亿元。
蜿蜒的堤防,如茵的河岸,秀美的河道,泾河宛如一条斑斓的丝带串起了陇东大地,托举起平凉人的美好梦想,一路奔腾向前。
雨水“收放自如”,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采访中,记者来到泾河生态文化园,眼前烂漫花开,芦苇摇曳。漫步其中,如同走在优美的画卷中。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石滩。”王怀义向记者介绍,如今,这里经过生态修复后,脚下是透水健身步道,配套的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不仅可以汇集雨水,还通过种植菖蒲等水生植物,实现水质自然净化。
地处黄土高原沟壑河谷区域,大雨冲刷、旱涝急转,成为平凉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大瓶颈。
“平凉人开始思考,怎样才能留住水。”在王怀义看来:“转机,源于平凉凝聚各方智慧,吹响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号角。”
借助实施黄河流域平凉市泾河干流综合治理项目,清淤疏浚河道,拆除阻洪建筑物,开展河道内滩区生态修复,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得以提升。
以河为轴,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山水环境、海绵城市、人文生活有机融合,一批高品质城市公园和高水平口袋公园应运而生,“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成为城市居民生活新常态。
既要“面子”,也要“里子”。在平凉,海绵城市建设还与老旧小区改造相结合,着力解决小区内涝积水、绿化档次偏低等痛点顽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品质的生活。而百姓的满意和点赞,就是最大的成效。
“净化”快人一步,“积存”收放自如,如今的平凉,水与每一个城市细胞紧紧相拥,生态宜居的城市魅力进一步彰显。
再利用水“让自然做功”,

水资源得到循环发展

与许多西北城市一样,平凉水资源总量不足。解决之道在哪?

王怀义对记者表示:“平凉的答案是——让自然做功。”
水草丰茂,水鸟翩翩,眼前这处占地面积200亩的生物氧化塘看起来与公园无异。可这地下,却暗藏玄机。
水生植物下,预埋有细砂、碎石、生物陶粒、砻笆岩等填充物,层层过滤后,可以实现净化水质的作用。
生物氧化塘里的尾水,正是来自上游平凉天雨污水处理厂。而从污水处理厂过来的18.84公里沿途中,还建设了配套的中水输送管网,并留有5个接口,可以用于工业企业接入处理过的中水。通过这样的方式,每年可提供2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优质再生水。
王怀义介绍说,这是平凉实施的泾河葫芦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是甘肃省最早申报实施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也是平凉市近年来单个投资规模最大的污染治理类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4.46亿元,先后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共计3.2亿元。
平凉市全面推进并完成了7县(市、区)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排放标准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谋划实施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将进一步对达标尾水进行深度处理,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通过前端减排、末端减量,大比例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减轻了污水处理厂尾水对地表水水质稳定达标的不利影响,水资源得到循环发展,有效利用。
守护一方碧水,攻坚步履不停。近年来,平凉市部署开展葫芦河流域污染防治、河道“清四乱”整治和地下水规范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分类治理入河排污口2160个、河湖“四乱”问题93个、地下水取水井8218眼;完成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排查,启动实施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4个。“这些措施,让水环境焕然一新,水生态活力盎然。”王怀义如是说。
“予闻秦陇地,山水秀中华”。青山叠翠、碧水悠悠的美丽平凉,将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逐浪前行!


推荐阅读

全国监测大比武,384名高手如何“过招”?
 “国家队”进场,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难题待突破
以案为鉴丨5个机动车检测造假案例被通报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张黎


中国环境
中国环境报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