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元旦,2024年度央企十大大国重器揭晓。由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等上海地区船舶设计院所自主研发设计配套的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名列榜首。
2024年11月17日,这艘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总成建造的“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该船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最大钻深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综合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该船由七〇八所自主研发设计,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第七一一研究所提供全套电力推进、动力定位、综合自动化和冷藏及污水处理等系统,彰显了上海作为船舶设计之都雄厚的研发设计能力和核心装备研制实力。
参与“梦想”号研制,是上海地区船舶设计院所2024年“履行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责任使命的一个缩影。犹如该船总设计师张海彬所言,我的梦想就是为我们科学家研发一艘用得起、用得好的大洋钻探船。
在打造上海船舶设计之都,助力上海船舶工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上海地区船舶设计院所勠力同心、创新引领,向新而行、向海图强。
向新而行、向海图强
2024年,对上海地区船舶设计院所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自主研发设计的一大批高端船型纷纷亮相,引来全球造船界、航运界的瞩目。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舰船及海洋工程总体设计研发机构,七〇八所聚焦未来产业和原创技术策源地发展,牵头开展极地装备、深海采矿、绿色智能等创新工程和新概念装备论证工作,不断扩大创新成效,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创新成果、科研接单和船海业务发展齐头并进。
加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一批新船型成功交付。七〇八所发挥其在海洋工程船领域的独特技术优势,相继完成大型航标船、多功能半潜船、全回转起重船、超大型耙吸挖泥船等项目的详细设计,其中“智浚”“鲲鹏”“拓海”三型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疏浚船型正式发布,15万立方米养殖水体深远海养殖工船等4型高端渔业装备获得船级社颁发的原则性认可(AiP)证书。全球首艘最大LNG清洁能源动力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完工投入运营,两型国内最先进的第四代风电安装平台成功交付,特别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成为2024年最大的亮点。
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LNG清洁能源动力耙吸挖泥船“新海鲟”轮
七〇八所经营接单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共签订近百艘11000TEU以上集装箱船设计订单,继续保持在中大型集装箱船领域研发设计的主导地位。签订88000立方米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设计订单,实现零的突破。签订全球首创的“超大型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科研平台”项目,这对于突破技术壁垒、打破技术垄断具有特殊意义。获得原位长周期研究系统水面保障母船设计合同,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新型海工装备前瞻性研发。同时,充分利用全产业链施工技术优势,先后获得海洋石油工程专业铺管船、油田工作船、海电缆/海光缆施工船、大型起重船、大型拖网渔船、多功能运维船等多个设计合同,为该所未来产业发展,构筑原创技术策源地开启了广阔天地。
新船型研发成果丰硕。七〇八所专为液氢大批量跨境贸易而开发的全球最大18万立方米级LNG双燃料动力液氢运输船,以及32万载重吨马六甲最大氨双燃料动力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全球最大1.28万车位氨双燃料动力汽车运输船(PCTC)、36万载重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全球最大15万立方米极大型乙烷运输船(ULEC)、15万立方米极大型液氨运输船(ULAC)、1.6万TEU氨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2万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8.2万立方米氨燃料动力散货船、16.2万载重吨氨燃料动力苏伊士最大型成品油船等多款精品船型相继问世,彰显了该所在绿色低碳船舶研发领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引领效应。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民用船舶设计单位,以“创新独特、设计精良”著称。据统计,2024年船舶设计合同签订艘数占国内市场份额近30%,国际市场份额超20%。
五“新”闪耀汉堡海事展。去年9月份,由上船院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27500TEU 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集装箱船,以及20,000TEU氨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16000TEU LNG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103000立方米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93000立方米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等五型船集中亮相德国汉堡海事展,并获国际著名船级社颁发的AiP证书。尤其是全球最大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横空出世,更是惊艳全球。
该船具有卓越的装载能力,最多可装载27,500个标准集装箱,刷新目前已有集装箱船可装载最大箱数的世界记录。该船适应干线集装箱船未来物流新模式,能够显著提升班轮营运准点率。上船院立足于绿色环保、节能减碳的设计理念,应用流体力学仿真手段优化船体线型、提升船舶能效,配备LNG双燃料系统,充分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第三阶段碳减排要求,达到船舶营运碳强度CII优秀评级标准,并通过高压岸电技术实现港口内的零排放;采用上船院自主研发设计的低波浪增阻S-BOW直艏线型,配合悬挂扭曲舵、舵球和挡风罩等节能装置,兼顾不同营运工况下的航速和油耗;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尺寸和种类的集装箱灵活的装载组合,为全球集装箱船超大型化贡献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基础技术能力显著增强。上船院在数值水池技术方面,建立了破冰阻力预报方法,编写了相应的估算程序,持续提升计算效率和精度。不断优化线型及水动力节能智能设计,搭建水动力节能智能优化设计体系,并运用于节能毂帽、扇形导管的研发过程中,性能指标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结构分析技术方面,开展主船体结构形状优化研究,实现VLCC货舱区强框总减重约3%;应用智能优化技术,使21万吨散货船构件数降低约20%。在智能船舶技术方面,完成感知融合算法、冗余避碰节点、远程控制站方案、自主航行系统样机研制及测试等。
AD
AD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