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0月,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小组,主张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给工人讲救国爱国的道理。
“工人的力量比天大。”自此,在以葛树贵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心中扎下了斗争的种子。
从“工人是天”如天方夜谭到“人民至上”深入人心,长辛店青砖灰瓦依旧,大地上,已换了人间。
百年来,工人阶级在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涌现出一批批劳模工匠。
如今,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把握时代主题,走进企业、走进工地、走进班组、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网络,给人民群众上好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中国式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赓续|在传承中肩负复兴使命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人阶级和广大职工群众勇于担当,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为祖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钢铁劳模孟泰、大庆铁人王进喜、工人作家吴运铎、高原信使王顺友等劳模先进人物,成为时代楷模,凝聚时代精神力量。
这份力量正通过劳模宣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对于劳模精神的宣讲非常有必要。”党的二十大代表、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丙辉认为,劳动孕育了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推动着社会发展。在他看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劳动,而劳模宣讲在推崇劳动必要性、树立劳动平等性、发扬劳动品质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悠久的民族文化中,人们对于劳动的推崇不言而喻,直接表现为通过劳动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路丙辉说,要打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劳动观念“桎梏”,解放劳动思想,树立劳动平等性,并通过双手劳动,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时代劳动品质,不断丰富其内涵。
劳动是创造幸福的前提,也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如何凝聚劳动精神的“时代合力”?路丙辉认为,传承劳模精神的同时,要注重强化劳模精神宣讲的内容与方式。在内容上,要做到“内容>形式”,讲好劳模成长的故事,也要讲好“小人物”的故事,让广大职工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劳动模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干出来的,是劳模自身创造的“前景与未来”;在形式上,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模式,线下做好面对面交流的同时,更要利用人物短片、微宣讲视频等多种形式,依托新媒体平台实现传播更大范围,触达更多受众,赓续前人精神力量,成长为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创新|在前进中夯实思想根基
安徽省总工会作为职工的“娘家人”,致力于讲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工会干部和一线职工坚定信仰信念,增强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2017年,安徽省总工会邀请全省各行各业典型劳动模范组成劳模宣讲队,在企业、机关、学校、农村等地,以报告会的形式开展劳模宣讲,讲述自己的先进事迹。次年,劳模宣讲在形式上做了创新——增加了主持人访谈、劳模事迹短片、学生拜师及文艺节目,在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宣讲中,赢得了广大师生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此,安徽省劳模工匠宣讲在形式上、主体上、内容上、范围上不断谋求创新,职工文化穿插其中,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2022年,安徽省总工会成立了由百名劳动模范组成的劳模工匠宣讲团。短短一年,全省各级工会先后组建了146个劳模工匠宣讲团。去年12月,安徽省总工会拟出台《关于加强安徽省劳模宣讲团宣讲工作的意见》,提升全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进职工群众。
在不断发展中,安徽省劳模工匠“六进”活动,基本形成“1+2+N”(即1个宣讲主题,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职工文化展示2个核心,N个特色项目或环节)的宣讲模式。
如何更好地实现宣讲效果最大化?安徽省总工会从全省推荐的劳模工匠代表中,结合劳模的行业、事迹等维度,建立宣讲人才库,举办宣讲骨干培训班,邀请省委党校老师、高校教授等专业技能人才,对劳模工匠进行宣讲专业培训、宣讲稿撰写培训,安排劳模工匠代表现场宣讲示范,通过“理论+实践+示范”,让广大劳模工匠更好地讲好自己的故事,让劳模工匠故事在江淮大地上“生生不息”,更好地“声”入人心。
据悉,2024年,在安徽省总工会示范引领下,全省各级工会共计开展劳模工匠“六进”活动近4000场,惠及全省职工群众近百万人。
笃行|在变革中形成燎原之势
在阜阳,一群年轻人点燃了青春激情,以星星之火感染着皖北的广大群众。
2024年5月,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胡晓岚和团队,在阜阳街头巷尾,依托“今晚开讲啦”“微宣讲奇妙夜”等品牌,用“小舞台”展示“大天地”,把党史、党的创新理论、法律法规、民生政策解读、安全健康知识送到群众当中去,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理论宣讲更重要的是用精神激发群众学习热情和干事创业激情,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生活中活学活用。”在胡晓岚看来,只有不断创新宣讲的方式和方法,理论宣讲才能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更能突破传统宣讲的局限,触及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去年8月,安徽省劳模工匠(工会干部)宣讲团走进马钢,她和团队以快板形式,奏响《高质量发展新起点》。不仅如此,在“storyteller·时代新人讲习营”基础上,胡晓岚和团队举办了“以辩明思、以论明理”辩论赛,引发群众广泛关注,群众、宣讲员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形成了人人宣讲的良好局面。
“要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过小故事、口语化,甚至是脱口秀的形式,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作为这“最后一公里”的落实者,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安徽电力宿州供电公司超特高压运维班班长廖志斌致力于打通理论触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安徽亳州,该市总工会联合全市各级教育部门,深挖劳模工匠、思政教师资源开展宣讲,组织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邀请思政教师、专家学者进企业讲新思想、新理论,讲“四史”、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全市企业班组在班前会,运用宣传宣讲、观看视频、谈体会交流等形式,定期开展“班前十分钟 思政微课堂”劳模宣讲,把“大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生产一线,常态化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查看更多“网上普惠四季送·工送暖冬”系列活动
请点击下方图片
编辑丨蒋锐、束月琴 审核丨张晓磊、刘杨
来源丨中安在线(记者:董绍杰)
声明丨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