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根据《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实施方案(2024-2026年)》《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认定与动态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经各市、县(市、区)申报,专家评审与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审议,形成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我区2个项目上榜。
“桑拓绿阴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诗句描述的场景,是之江大地绵延数千年“栽桑养蚕织丝”历史的真实写照。南浔因大运河而兴,因丝业而闻名。近年来,南浔区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振兴工程”,深度解码“湖丝”文化基因,从政策扶持、阵地建设、文艺精品打造、文旅产品开发、文旅品牌活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基因激活,“蚕乡丝府·天下浔商”文化标识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进一步擦亮了“湖丝”文化的金名片。
1.完成双林古镇蔡宅建筑群、练市古镇粮仓群等17处“蚕乡丝府·天下浔商”关联文物活化利用项目工程。
2.建成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徐缘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博物馆等蚕桑、浔商主题的乡村博物馆8个。
3.打造民俗文化品牌活动,每年举办鱼桑丰收节、鱼文化节、含山蚕花节、绫绢文化节等湖丝相关民俗活动,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4.桑基鱼塘研学基地创新研发鱼桑文化研学系列课程,获评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南浔区非遗馆研发的浔商、湖丝文化探源课堂,获评湖州市首批江南文化大学堂。
5.打造特色桑蚕文化伴手礼,建立了“桑陌”“浔迹”等多个文创品牌,开发了“十二星座丝巾”“多功能丝绸垫”、绫绢团扇、绫绢风筝等文创产品,研发生产了桑陌酥、桑果糕、桑叶卷等十几种“桑陌系列”特色小吃,设计了民宿伴手礼“妈妈的爱”蚕丝被,不数据延伸拉长蚕桑文化旅游产业链,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
6.创作舞蹈《春上蚕时》,歌曲《缘相牵》《桑鱼人家》《渔家乐》等作品,舞剧《新蚕娘传说》在2023年含山蚕花节中亮相。完成浔迹丛书的出版,完成辑里湖丝、双林绫绢等非遗教程编写。
7.2024年2月,湖州市首部聚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立法——《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施行。
南浔古镇文旅资源丰富,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首个整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近年来,南浔区深入挖掘古镇的运河文化、丝绸文化、藏书文化、浔商文化等,做深做细文物活化和文化展示文章,打造一个可感知、可阅读的古镇。
1.“蚕乡丝府·天下浔商”“江南古镇·天下浔商”文化标识成功入选省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
2.实施“老宅新生”工程。对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张石铭旧宅建筑群等修缮保护,共修复古迹15处,活化利用了南浔金宅、丝业会馆、求恕里等名人故居。打造了百间楼民宿群,囿舍、宿之极等11家高端精品民宿对外营业,民宿接待规模高达80家、客房1633间、床位数3533张,进一步完善了古镇内的功能配套。
3.重构古镇夜游体系。小莲庄、宜园和张静江故居等8个景点实现夜间免费开放,实施张石铭旧宅、东园、宜园等曲水廊桥、水乡文韵、今夕南浔节目秀等灯光秀升级工程,开通小莲庄到广惠桥、广惠桥到莲界桥经典夜游线路,引进国风汉服拍摄、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融入古镇,夜间游览面积超过古镇总游览面积的80%。
4.成功举办长三角亲子文化节、首届南浔国际亲子艺术节、非同“浔”常音乐节、浔宋集、长桌宴等品牌文旅活动。联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创立“徐迟报告文学奖”,南浔作为永久固定颁奖地,打响“中国报告文学之乡”品牌。
5.以挖掘南浔名人、江南水乡等在地文化基因,推出《南棱浔曦》《古韵良缘》等特色精品演出,创作湖剧现代戏《国之守锷》。创作本土文化音乐剧《浔梦江南》,结合南浔名菜“绣花锦”和古镇名胜“洗粉兜”,将南浔的传统历史文化搬上舞台。
6.打造“浔商文化探源”——文化遗产研学旅游路线,推出南浔金宅的“请到金家来做客”、非遗馆的“隐秘的琉璃剧本游”等优质研学产品。研发“刘氏嘉宴”,推出“南浔十碗”等多款特色套餐。
*如素材有侵权请联系0572-302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