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终述评之三: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答卷 | 教育盘点2024

教育   2024-12-30 10:56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育见新闻”

书写人民满意的教育新答卷

——“回眸2024·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系列述评之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体现着教育强国“公平”与“质量”的底色,也为推动教育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


这一年,教育事业发展聆听着人民的心声,回应着百姓的期待,迈上新的台阶。


更均衡,更普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结构变化对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提出新的需求。总书记给出的正是一条明晰的解题路径。


这一年,“优质均衡”的主线贯穿始终——


春风里,全国两会召开。其间,一场民生主题记者会备受关注。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向社会各界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所谓“扩优提质”,就是要把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得更高,把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做得更大,让整个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


为民的承诺,很快变为生动实践。


教育部紧锣密鼓部署工作,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启动,剑指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增加招生入学工作的公平性、科学性、规范性、透明度;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进一步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行为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特殊教育板块正式上线,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启动建设,对保障特殊孩子基本权利、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各地接二连三推出创新举措,办好一桩桩教育“关键小事”:


为保障学位供给更加充足,新疆乌鲁木齐继续推进中小学教育集团内涵建设,新组建10个优质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为让乡村学校强起来,陕西省黄陵县推行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今年全县有120名学生从城区学校流动到乡村学校;


为持续推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河南省襄城县深入推进“校长补源工程”,建立起114人的中小学校长后备人才库……


这一年,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之路不断延伸——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11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以“法”的形式规定了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发展原则。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10月,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2024年国家奖学金的奖励名额翻倍,奖励标准从每生每年8000元提高到10000元……


回顾这一年,更加均衡、更加普惠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人民群众心头的温暖,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小切口,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双减”事关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是“小切口”里的“大文章”。政策落地3年来,减负、提质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涌现。


数据显示,3年来,“双减”交出了“双降双升”的成绩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度下降,大规模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已经基本上得到遏制。全国20多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5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校内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教育强国建设中,保障“双减”成效,还需久久为功。


这一年,教育系统继续抓好“双减”工作,将“减负提质”贯彻到底。


教育部召开全国“双减”工作视频调度会,《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山东济南实施“全学段贯通”工程,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浙江温州积极探索科学副校长聘任新模式新机制……一系列部署,既织密了“严管”的网,又做好了校内提质的“加法”。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一枝一叶总关情,更需用心洞察。


这一年,教育公共服务打开了更多“小切口”,写好学生健康成长“大文章”。


一份学生餐,包含万千关心。今年,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文件;北京所有校外送餐的中小学都告别了盒餐,实现“桶餐到班”;重庆实现学校食堂后厨“互联网+明厨亮灶+AI识别”全覆盖。


保障课间活动,事关学生健康。今年,越来越多学校的课间时间被学生的欢声笑语充盈,大连市全域义务教育学校课间休息时间由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学生们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包头市东河区成立“课间15分钟领导小组”,积极探索课间活动改革。


打造“教联体”,教育握指成拳。今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合力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福建省整合社会心理服务资源,积极构建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回顾这一年,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谱写下教育公共服务的新音符,拨动每个人的心弦。


数字化,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截至12月27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汇聚中小学资源11万余条,平台注册用户达1.47亿。


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数字化“双翼”持续跃动腾飞的力量。


这一年,数字教育进入“扩优提质年”,数字教育迎来转型升级。


3月28日,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正式启动。“同上一堂好课、共读一本好书”活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行动启动,“在线教研”栏目、“AI学习”专栏、“智能学伴”等同步上线。


一系列创新举措,精准锚定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改革的前沿领域,着力推动了国家平台深度应用、公共服务提质升级、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也传递出鲜明信号——“扩优提质”是我国数字教育转型升级的一次全面发力。


这一年,数字技术推动教育新变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再增动力。


“智慧教育平台让我如获至宝,天南地北的好资源‘一网打尽’,隔着屏幕就能和名师‘一对一’,在家也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宁夏固原市第一中学学生马嘉怡说。


宁夏全区中小学推行数字教育大讲堂和学生人工智能小课堂,推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等内容纳入各级各类通识教育,实施3年一周期教师数字素养轮训计划,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数字化应用能力。


“这学期,我跳绳水平进步很大!”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双语小学五年级学生田宇帆面前的屏幕上显示,刚刚他在一分钟内完成了168个双脚跳绳动作。


青岛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破题”的钥匙,各区各校积极探索建立数字化评价平台,学生们成长的点滴在“云端”都有印记,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打开了新局面。


年末,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再添力量。


一个个新变化,丰富着“人民满意”的内涵。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更令人无比期待。


回顾这一年,教育数字化以“应用为王”为目标,让学生和教师用得上、用得好,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增添新的动能。


教育强国建设,征途漫漫。“人民满意”的初心与使命,指引着我们向着更加优质、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共服务持续迈进。


文字 | 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30日

育见新闻
育新知·见未来。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融媒体官方账号,权威教育媒体,以观点创造价值,以思考引领变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