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12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许昌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彭莉介绍了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相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聚焦基础支撑,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能级
坚持打好数据这个基础桩,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常态化、制度化归集共享机制,强化特定领域信用信息归集,有效拓展数据归集共享的广度与深度,今年以来,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939.5万条,覆盖信用信息实现每月更新,增量、更新频率位居全省前列,为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信用监管、信用核查、信用应用惠民便企、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和服务支撑。同时,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部门,持续加大“双公示”瞒报抽查力度,确保公示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合规性,在2024年第一、二季度全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开评估工作中我市成绩分别位居全省第2名、第1名。
二、聚焦机制创新,提升全流程信用监管效能
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事前,强化信用承诺应用,交通运输、投资审批等多个领域开展信用承诺,归集企业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信息368.1万条。事中,强化分级分类监管,综合运用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对于评定为优良等级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设置“绿色通道”,对于评定等级较差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并详细记录抽查任务及抽查结果,今年以来,已归集相关信息11.8万条。事后,“严惩戒、优服务”,推动各部门按照失信惩戒措施清单实施惩戒,通过联合奖惩平台核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21万余次,累计反馈联合奖惩案例1.7万余个。同时,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交通运输、消防等部门,深入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有力降低失信主体数量,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环境,提升社会信用水平。2024年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稳中有进,居省辖市前列。
三、聚焦服务优化,提升信用修复服务质效
强化宣传告知,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达”工作机制,加强信用修复政策解读和宣讲,提升企业对信用修复的认知度。强化业务培训,服务前移,市县联动,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培训会10余场,持续加强信用修复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办理人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让行政管理部门从市场行为的“监督员”变成信用修复的“通信员”。强化服务指导,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关要求,落实信用修复“五个一”机制,在信用中国(许昌)门户网站设置信用修复“一件事”专区,发布各类失信信息修复指引,同时在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增设信用修复服务窗口,提供咨询、代办服务,实现信用修复受理线上线下全覆盖,为市场主体信用修复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今年以来,市级初审企业信用修复申请3573条,切实做到为企业“减负增信”。
四、聚焦数据应用,提升信用助力高质量发展成效
加快推进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升级改造,新建民营企业信息统计信息接口、获贷企业接口,完善授权书审核上报模块,完善平台原有功能。持续加强水气暖、公共资源、科技研发等重要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今年以来,累计归集重点领域涉企信用信息1282.2万条,上传企业授权认证4.2万条。深入推进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8月份以来,已提供专项信用报告106份,代替了2506份证明。围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信用应用创新提升行动,发挥数据价值,释放信用红利。比如:出租车行业创新拓展“信易+充电”“信易+审批”“信易+监管”“信易+派单”多场景应用,引导从业主体文明向善、诚信经营,提升乘客满意度,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五、聚焦环境净化,提升诚信文化宣传教育水平
市、县联动,常态化开展信用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进银行、进大厅活动,组织各类宣教活动900余场。在消费者权益日、信用记录关爱日、公民道德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组织“信用许昌 共建共享”集中宣传活动,举办信用知识电视竞赛,积极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社会风尚,让诚信理念、契约精神和规则意识入脑入心,引导社会各界争当信用建设的参与者、践行者,凝心聚力擦亮“信用许昌”名片。
现场记者提问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刚才彭主任提到了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能否详细介绍下这项改革的具体情况?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彭 莉
这项改革是今年省、市重点实施的“便民利企微改革”事项,目的是深化信用信息惠企应用,着力解决市场主体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多次办理、重复开具等繁、难、慢问题,推动“一份信用报告”代替“一摞证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办事更高效、更便捷。
目前,以专项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领域有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商贸流通、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应急管理、林业、市场监管、广播电视、体育、统计、医疗保障、人防、金融、知识产权、粮食和物资储备、药品安全、电影和新闻出版、税务、气象、通信、邮政、城市管理、消防安全、法院执行、烟草专卖、网信、审计、文物、住房公积金等44个。
为方便市场主体下载专项信用报告,线上我们在信用许昌门户网站主页设置了专项窗口,大家点击窗口,按照指引跳转登录后就可以下载。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服务窗口,提供业务咨询、打印报告、异议申请等服务。
大河报记者
请市人民法院介绍下在失信被执行人治理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
刘超欧
今年以来,许昌中院扛稳抓牢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自觉融入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协作联动,全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严厉惩戒失信行为,加强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完善守信激励机制,为社会信用建设贡献全新的法治力量。
一、坚持善意文明执行
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坚持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同向推进。一是分级分类精准开展信用惩戒。在全市法院印发《关于分级分类精准适用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措施的通知》,统筹全市法院干警充分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进一步甄别有财产而不履行的“失信”和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能”,对于暂时陷入困境,但未来具备履行能力的“失能”企业暂不纳入失信名单,审慎适用失信惩戒措施,为1351 家企业纾困解难。二是建立纳失宽限期机制,在符合法律规定且申请人同意的情况下,为被执行人留出适当的纳失宽限期,在宽限期内积极履行义务的,可不再纳入失信,今年以来共有2537个被执行主体在失信宽限期内自觉履行了义务。三是建立纳失催告机制,在办理执行案件时,如拟将被执行企业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该企业发出预纳入失信通知书,提前预警通知,促使企业自觉履行义务。
二、从严打击失信行为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联动,对严重失信主体开展多部门失信联合惩戒,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累计将12866 个拒不履行生效裁判义务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联合公安、发改、财政等部门在投资、贷款、消费、出行等方面进行限制。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财产的查控和处置,全市两级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发起财产查控 29486 余次,对查控财产发起网络拍卖1297 余次,处置失信主体财产合计 15.37 亿元,及时兑现了人民群众生效裁判权益,维护诚实信用的社会环境。加强信用信息部门间交流共享,接受组织人事、市场监管部门诚信函询20余次,在职务调整、人事任免及企业对外投资、获取政府补贴时向有关部门及时反馈诚信意见 700 余条。
三、健全守信激励机制
许昌中院先后出台了《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暂行办法》《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试行)》,对特定情形下失信被执行人申请信用修复做出了细化规定,执行法官在执行办案中加强释明引导,对于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工作,及时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缩短失信期限或屏蔽失信信息等措施进行信用修复,全市两级法院共屏蔽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083条,对1200余家重点失信企业进行了信用修复,严重失信主体数量同比下降 5.37%。
许昌日报记者
请问许昌市是如何做好消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的?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项红光
2024年以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监管为民、服务先行”理念,以年报信息公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风险分类、信用约束和失信修复等信用监管措施为手段,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和水平,持续打造诚信消费环境。
一、强化信息归集公示,夯实信用监管基础。2024年提醒指导11.4万户企业完成年度报告信息公示。全市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抽查检查、小微企业扶持等各类信用信息13.71万条,累计归集信息506.4万条,在依法归集相关信用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许昌市13.82万户企业的信用风险分类,实现为企业信用“精准画像”,进一步夯实了消费领域信用监管基础建设。
二、以“双随机+信用”为重点,以部门联合为基本抽查模式,实现精准监管靶向发力。2024年,许昌市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广泛应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按照分类结果设置不同监管比例,实现对违法失信企业“利剑高悬”,对守法诚信企业“无事不扰”,进一步提升监管精准化。据统计,许昌市各部门结合分级分类情况开展的部门联合抽查任务达160项,差异化监管比例达70%以上。
三、以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持续释放发展动能。许昌市市场监管局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医疗器械等10余个行业和领域为基准,梳理常见合规事项59项,指导相关经营主体合规经营,防范法律风险。2024年累计纠正经营主体轻微违法行为3358个,消除失信风险3225项,节约失信成本7200万元,助力各类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动能。
四、实施信用惩戒和信用修复措施。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失信主体,根据失信情形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4年,全市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43万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6家,失信主体将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被予以限制或者禁入。为推动失信主体重塑信用,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开展修复服务,提醒指导663家经营异常主体、47家严重违法失信主体提前进行信用修复。
许昌广播电视台记者
物业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行业,请介绍下对物业企业是如何进行信用监管的?
市住建设局四级调研员
梁彦安
许昌市住建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审时度势,开拓创新,找准管理短板,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应用、完善了许昌市物业服务行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为促进全市物业服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信用体系,规范市场主体。印发《许昌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对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物业服务企业(含外地进许经营的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信用等级评价。搭建许昌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采取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分年度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确认、评定、汇总、审核,按照等级分别评定为AAA、AA、A和B、列入黑名单五个等级,并进行公布。
二是加强结果运用,落实差异化管理。一方面对信用等级评定为AAA、AA的企业积极推荐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提升企业知名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结合省住建厅开展的“最美物业人”“红色物业”示范点、“美好家园”“智慧物业典型案例”等创建活动,积极推荐我市在信用等级评定为AAA、AA的物业企业参加评比,积极扩大我市优质物业服务企业的影响力,推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对等级评定为B级和列入黑名单的企业采用约谈、列入行业重点监管对象,采用增加检查频次,不得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取消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投标资格等措施予以惩戒。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推动不断完善。为更好的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我们把行业日常监管与信用管理做到有机融合,把物业主管部门开展的物业服务规范化管理考核成绩与信用等级评价进行挂钩;推动属地街道办事处参与优良信用信息和不良信息的采集、录入等工作,推动形成部门、属地、企业齐抓共建信用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以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为根本目标,持续推进物业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物业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运用,积极推进信用等级好的企业评优评先,展示我市物业服务优质形象,不断提升我市物业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