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产的腐竹有多种规格,这边是112克盒装、235克桶装、225克袋装等小包装腐竹,那边是礼盒装腐竹,配料仅有非转基因大豆和生活饮用水,不添加其他成分。”12月2日,在位于建安区河街乡工业园区的河南十品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品堂)产品展示架上,各种腐竹产品整齐摆放。十品堂总经理杨建森随手打开一袋腐竹,淡淡的豆香随即袭来。
腐竹色泽淡黄、油光透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成分,是常见的食材。传统腐竹生产多依赖人工,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腐竹制作工艺愈发成熟、精细。
在该公司生产区参观通道,透过玻璃,记者看到,明亮整洁的车间内,全自动腐竹加工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作,工作人员细心监控每个生产环节。生产线上,一粒粒浸泡后的黄豆“跳跃”着进入机器,经过研磨成为豆浆从管道中汩汩而出,再经过煮浆、上浆成为一张张平展的腐竹皮从流水线上缓缓输出。
“这些腐竹皮经过自动收膜、剪切成为新鲜腐竹,再经过快速烘干成为干腐竹。随后,这些干腐竹会被送往无尘包装车间进行包装。”杨建森介绍。
提起许昌腐竹,很多人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河街腐竹。得益于灵沟河清澈甘甜的河水,河街腐竹不仅产出率高,而且色泽淡黄油亮,食之松软可口、筋柔醇香,是腐竹中的上品。20世纪80年代,河街乡开始大规模生产腐竹,在2000年前后达到巅峰,成为全国最大的腐竹生产集散地和全国闻名的“腐竹之乡”。
豆制品产业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全面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环保政策的实施,河街腐竹产业受成本、资金、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规模急剧缩减。
“面对新形势,我们意识到,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腐竹产业升级改造势在必行。”谈及工艺创新,杨建森坚定地说,“经过充分认真调研,我们决定走机制腐竹这条路。”
只有产品品质过硬、质量标准更高,企业才会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提升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十品堂从机器设备入手,打破传统手工生产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研发的SPT1200型腐竹机械化生产线,利用一次性鲜浆蛋白膜聚合成型工艺,不仅保证了产品品质,而且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生产。
烘干是腐竹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腐竹烘干需要6—8小时,费时费力。我们与烘干设备厂家合作研发腐竹瞬间烘干设备,改进传统烘干工艺,现在仅需8—10分钟就能使腐竹由内到外快速均匀烘干,烘干效率大幅提高,且实现了全面杀菌、迅速锁鲜。”杨建森说。
“目前,我们是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利用瞬间烘干技术的企业。”杨建森言语中充满自豪,“利用新技术烘干的腐竹泡发仅需10分钟,在吃火锅或涮锅时可直接下锅,食用快捷方便。”
由于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机械化生产模式,十品堂机制腐竹一上市就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未来,我们将不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拉长产品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其他豆制品企业一道,为许昌腐竹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杨建森表示。
许昌腐竹历史悠久,唐代《中岳颍川志》、元代《许州志》、明代《许州稗史》、清代《许昌县志》等史志中均有腐竹制作工艺等方面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市腐竹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和印刷包装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2009年,许昌腐竹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品;2012年,“许昌腐竹”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面对腐竹产业发展现状,我市立足农产品资源和传统品牌优势,投资建设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该产业园规划用地922亩,其中一期规划用地325亩,总投资8.6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建设现代化食品生产车间及配套能源站、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商务中心、仓储中心、文旅中心、豆制品博物馆等,目前已签约企业7家。
许昌市绿色豆制品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集豆制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机械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性园区,实现豆制品产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擦亮“许昌腐竹”金字招牌,全面促进我市豆制品产业二次振兴。
来源:许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