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是儒家的方法论,这四个字理解不了,就算经典倒背如流,到头来也无非就是个孔乙己,百无一用的腐儒。
相反的,这四个字理解透了,身体力行了,就算经典的原文一个字都没记住,照样可以通达人生,这叫得意而忘言。
别看只有四个字,但字字珠玑。
先说学,什么是学?
孔子所说的学,都可以理解为“学做人”。
做什么样的人?
做君子。
君子是什么?
整部《论语》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后面有的是机会,现在先不纠结这个。
为什么孔子只讲“做人”呢?
怎么不讲点有用的?
例如讲讲技术,讲讲赚钱?
因为孔子不屑于讲那些。在他看来,就算你腰缠万贯,但不懂得做人,仍然只是个小人而已。
反过来,就算你穷困潦倒,饭都吃不上了,但是坚守做人的原则,你仍然是个君子。
与现代人不同,孔子是不笑贫只笑娼的。
至于这样做的好坏我们暂且不论,但我们要先有一个预期,学《论语》对发财半点直接好处都没有。
如果说间接的好处,倒是不能说完全没有。
例如你坚持做个三五十年的君子,在中国这个有道之国,总还是可以丰衣足食的。
然后是“时”,这个时指的是“时机”,孔子非常重视“时”。
《周易》里面最早出现了“时中”这个概念,后来《中庸》里面记载了孔子的话,“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什么叫“中庸”?
很多人理解成和稀泥,这种人就是不适合读经典的那批人了。
他们对一个五千年文明的核心概念都不能心怀一丝敬畏,大言不惭、张口就来,是无可救药的小人嘴脸。
所谓中,就是射箭的靶心,你射得高了脱靶,射得低了一样脱靶。
就算你射得再高,射到了天上,这算本事吗?
不算,正中靶心才叫本事。
所谓庸,甲骨文是钟的形状,也表示水桶,指可以日常使用的东西。
中庸的意思就是可以日常使用的“中”,反过来说,什么才是中?
中的标准是什么?
答,日常有用的才叫中。
很多方言里面问“中不中?”
就是中不中用的意思,所以中庸的简单理解,就是“中用”。
随时随地的中用、方方面面的中用、因时因势的中用。
那什么是“时中”呢?
孔子告诉大家,不存在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变”本身才是亘古不变的,而变的目的就是中用。
辛勤耕作好吧?
但是大冬天你去地里耕种就是不好的,因为时不对,这就不中用。
济世救民好吧?
但是手头的工作都做不好,却忙着指点江山就是不好的,因为现在不是你发挥的时机,而是你积累的时机。
时机搞错了,自然就不中用了。
孔子不但不迂腐,而且跟迂腐都不沾边。
等我们看到后面,你会发现这老头实在太有意思了,放到现在绝对是个段子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习”了。
习,甲骨文是小鸟练习飞行,是实践的意思,可不是复习、温习的意思。理解成温习,心里没准就要骂娘了,温习功课有什么可高兴的!
当然了,就算复习、温习里面的习也是实践的意思。
复是重复,温是再加热,这两个字才是反复的意思,只不过后来人们逐渐把后面习字的含义忘了。
这正是导致学习枯燥的罪魁祸首,反复确实是很无聊的,任谁都不会快乐。
但是实践却是无比快乐的事,从来都是。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这些人可不是义务教育,他们不是被逼着跟孔子学的。
他们是主动向孔子求学的,是要交学费的。
当然学费看着给,就是个象征意义,之后也会讲到。
学的东西就是《论语》里面讲的这些内容,实际上所有《论语》里面的语录,都是孔子讲课的内容,我们读《论语》就是在受孔子的耳提面命。
如果学习那么枯燥,你觉得这三千人会有那么高的觉悟,死乞白赖的非要跟着孔子学?
显然不可能,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