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到现如今,GDP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涨也涨不到哪去,跌也跌不到哪去,关键还要看结构。
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5.0%。
显然,拉动主要靠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短期内已经没有增长空间了。
中国耕地就那么多,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只能增加单产。
当年大跃进,咬牙闭眼也就敢吹个“亩产千斤”,现在水稻亩产是1300公斤。
年人均粮食消费量200多公斤,合着每人每天吃1斤多粮食,煮成米饭就是2斤多,一天3顿,一顿都快1斤饭了。
我上大学那会儿,一顿打4两吃不完,3两差不多,减肥时2两。
人均每顿1斤米饭,其中恐怕很大一部分要浪费掉。
为啥饭量这么小?
因为菜吃得多呀。
中国年人均肉类消费量70公斤,每天4两肉。
我现在涮火锅也就吃半斤肉,中午吃完还得歇一顿,晚上就吃不下了。
而且中国人天天吃肉也受不了,还得以吃菜为主。
而年人均蔬菜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将近380多公斤,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4倍,印度的7倍。
中国人说啥便宜叫“白菜价”,但在美国,一颗大白菜就得几刀,你在美国是承受不起“白菜价”的。
此外还有蛋、奶、水果,加起来一天得吃下去好几斤食物。
都已经吃成这样了,你说第一产业还有什么空间?
所以,现在的看点只能是二三产业。
第二产业增长迅猛,达到了5.3%。
而且还不只是数量提升,质量也在提升。
出口商品中机电等高附加值商品达到两位数增长,远高于低附加值商品。
这也就是为什么2024年6月,中国实现了1990年代以来最大的顺差。
进口都是原材料,价值维持不变。
出口越来越高端,价值持续提高。
两者相减,可不是顺差越来越大嘛。
上一篇我们分析过,中国会把发达国家所有中高端产业卷死,无一幸免。
而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背后是强大的经济学原理。
感兴趣的可以去翻一翻,这里就不再复述。
可以说,中国产业升级已经步入正轨,第二产业未来还会保持高速增长,谁打压都没用。
没人能跟看不见的手掰手腕。
既然一二产业都没什么悬念了,唯独剩下的就是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上半年增速4.6%,虽然有所好转,但依旧拉胯。
要知道,这可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提供岗位占比将近50%,它不增长,就业就不会有太大起色。
这就是为啥大学生就业白领求职一片哀号的原因。
作为对比,工厂里干得可是热火朝天,常年大规模招人,尤其技术工种,工资1万还一将难求。
相比之下,为啥第三产业这么惨淡?
之前我们也分析过,移动互联网烧钱这十年,已经把低处的果子摘完了。
上一个风口过了,下一个风口还没来,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现在市场上有的是钱,但你服务业有项目让人家投吗?
既然没有,人家就去投硬核科技了。
只不过投到美团、滴滴能制造就业,投到硬科技的钱,很难流到民生领域,所以城市白领的日子不好过。
这一点之前也分析过,就不再复述了。
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风水轮流转,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所有对历史的总结,都是为了预测未来,从而判断自己应该如何做。
那么将来的大趋势会如何走呢?
二十届三中全会给出了答案。
国防军队制度改革算完成任务,否则别说中国人不同意,美国人恐怕都要坐不住了。
你天天下饺子,又到我经济专属区自由航行,我都要退出第一岛链了,这要是不算成功,你还想干啥?
2024年军中处理了两个大老虎,应该可以算是这一轮军队改革的句号。
二十届三中全会延期一年,这件事很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想当年邓公实施改革开放前,也是通过对越自卫反击战整肃军队,把枪杆子牢牢攥在手里。
改革就会断了很多人的财路,没有枪杆子恐怕很难推下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如此,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深化改革也是如此。
有了军队这张底牌,接下来可能还会有大动作。
一个核心关键词就是“新质生产力”。
到目前为止,产业升级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虽然受到外部势力打压,但最终有惊无险。
只不过,大家都清楚,这次靠的是什么。
还是制度,而非市场。
但想要深化改革,光靠制度是不够的,市场才应该起决定性作用。
而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庞大的消费市场,现在唯独缺的,是金融市场。
中国这几年独角兽数量急剧下降,为什么?
一方面是低处果子摘完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美元投资没了,而过去那些独角兽绝大多数都是美元基金投出来的。
为什么美元基金能投出独角兽,人民币基金就不能?
因为人家有一整套完善的投资及退出机制,而强势的美股市场就是这套机制的中枢。
LP的钱来自股市,风投退出也在股市。
反观A股呢,什么样都能看到,就不多说了。
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效有力的投融资市场。
而投融资市场又要联动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
因此,围绕着“新质生产力”去构建一整套投融资、财政、货币机制,是未来的重点之一。
这背后还牵扯着人民币国际化,毕竟一个缺少投资功能的货币,人家拿着只能等贬值,赔本的买卖谁干?
2025年是中国攻克最后难关的一年,年初6代机、空警3000、轰20各种王炸就开始轮番登场。
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更是让舆论战场形势瞬间逆转。
2025注定是由守转攻的一年,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注定精彩纷呈。
咱们拭目以待。
关注我 ↓ 每晚6点独家国际经济透析,护航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