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可积福;德,能聚财(此生必读!)

旅行   2025-02-05 06:28   山东  


老子曰:“善者,民之所怀也;德者,民之所贵也。”

善良和道德,是人行走世间,安身立命的准则。

不行善良,没有福气;不立仁德,难得富裕。

行慈善,才会迎祥纳福;守品德,方能招财进宝。



善,可积福


黄石公有言:“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人之福祸,不会无缘凭空而降,也不会无故消失,都是平常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结果。

凡事都有因果,种善因,会得善果;积恶业,必有恶报。

一个人,若无私心杂念,时常行善利他,定能积福。

在古镇,有位卖烧饼的老妪,和善待人,常以烧饼济贫,被称“活菩萨”。一日,得道高僧化作乞丐,每日讨饼,五年如一日。

老妪始终笑对,无丝毫怨言。高僧感其善念,临别时曰:“汝之善行,皆是种下无量福田。院中碾盘下,乃一方福地。

百年之后,安于此处,子孙定得善报。”老妪闻之,心怀感恩。无疾而终后,依言葬于碾盘下。果见其后世子孙,或为富商,或为高官,皆享福泽。善恶因果,皆是自作自受,非上天偏爱,实为善行之自然回报。

老子曾警醒世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人有善念,上天保佑;宅心仁厚,福必相随。

你心地善不善,可能会瞒得住人,但是你却瞒不了老天。

人做恶人怕,而天不怕;人善也会受他人欺,但老天永远不欺。

你要相信,天道公正,人若欺你,天护佑;人若欠你,天会还。

老话说得好:“善为至宝,一生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有余。”

人有菩萨心肠,持而保之,不仅自身会有福报,子孙后代也会受益。

种善因,动善念,行善事,必定会有好运,得福报。



德,能聚财


常言说:“人宁可无钱,不可无德。”

世间钱财易得,德行难修。德不立,财无根;德厚者,福泽长。善行如种,德满则财聚;恶念若霜,福薄必祸生。

昔有一智者,拖伤足传经,行于世间。染布店老板见其苦楚,心生慈悲,延请入家,供饭疗伤。智者伤愈,感恩而去。此后,染布店生意兴隆,客似云来,皆因善德感召,福报自至。

而开酒铺者,见其生意兴盛,心生嫉妒,如毒蛇妒鸟。他巧言令色,诱智者入家,却暗中伤其腿,复又疗伤,心怀侥幸,以为能得善报。然仅两日,便恶念顿生,将智者赶出。不久,强盗洗劫酒铺,家财尽失,生意败落。此乃恶行恶报,因果昭然。

佛曰:“德为福之基,财为德之果。”善德如莲,生于淤泥而不染,福泽绵长;恶行似荆,自缠自缚,终受其苦。善恶因果,皆在一心。

正所谓:“人有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

人有德,天佑人助,祥运临门,人财两旺。

人缺德,天怒人怨,孽债难逃,财散人亡。

虚情假意,难得人心;坑蒙拐骗,不会发家。

有道是:“留福与儿孙,岂尽黄金白银;积德为产业,皆为美宅良田。”

德者,得也。恩德做到了,财富自然就得到了。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必定能喜气随,财运来。



行善积德,一生安乐


《增广贤文》中有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盼早到与来迟。”

世间善恶,皆在人心。人在做,天在看,因果昭然,不容欺瞒。行善积德,福报或迟或早,自有天道酬勤;作恶多端,报应或隐或现,终归因果不爽。善恶因果,如影随形,报应或迟,却从未缺席。

守规矩,心怀敬畏,常怀感恩,善事多为,恶念莫起,方得生活安乐。人世间纷繁复杂,做个好人,需与大道同心,自觉修行。清贫时,坚守良知,不为物欲所惑;富有时,秉持德行,不为财富所迷;风光时,保持人品,不为名利所累。

佛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恶因果,皆在一心,福祸相随,皆由自取。守善行德,方得心安,此乃修行之本,亦是人生之道。

遵道贵德,内修外行,遏恶扬善,人生才会更有价值、有意义。

愿你我,都能惟道是从,修仁善心,积盛明德,一生福泽绵长。

求分享
求收藏
求在看
求点赞

来源 :国学生活(ID:gxsh789)作者:国文

图片 :千库网

*声明:本平台非原创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仅作分享使用。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64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汇编 |   昊

整理发布 | 客堂



山东淄川普照寺
普照寺始建于北齐天统三年,公元567年,为法相宗祖庭。唐朝时,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师在此弘化。经考证,日本法相唯识宗源于普照寺。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6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