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无大小 行善要及时

旅行   2025-01-26 06:28   山东  


佛法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善,贵在诚意和量力而为,也贵在随缘布施。学佛是要学习简单、朴实的人生真理,唯有身体力行,将“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实慈悲喜舍的精神,造福人类。



庄周生活贫困,家里经常欠缺米粮。所以向朋友监河侯借米粮,监河侯说:“可以啊!不过我家里现在没有那么多米粮,你稍等一段时间,等我向佃农收了租税后,再借你三百金。”

听了监河侯的话,庄周很不高兴地说:“我昨天来你家的途中,听到有鱼儿对我呼吸、求救,我回头一看,发现在车子走过的轮沟中,里面有一条鱼,那鱼儿希望我能用升斗的水救它。”

“于是对鱼儿说:‘我先到南方向吴王、越王商讨借水,请他们将西江的水引来迎接你,让你能回到东海,可以吗?’那鱼很生气地说:‘我失去了藉以活命的水,已没有容身之处,现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却这么回答我,不如你早点去吃干鱼市场找我吧!等到你引来西江的水,那时候我的身体早已变成鱼干了!’”庄周对朋友说了这些话之后,立即转头离开了。



庄周的生活非常贫困,家中没米可吃是眼前最迫切的问题,所需要的不过是果腹充饥的米粮罢了!根本不多求,更无法等待那遥不可及的三百金。所谓“救命在救急”,庄周以鱼儿作讽喻,鱼儿已命在旦夕,若时间拖太长,就算给牠再多的水,也发挥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在生活中,有些人所欠缺,也许只是一杯水、一个微笑,或是举手之劳的协助;若能及时付出,不仅自己觉得欢喜,对方也会很感恩。假如吝于布施,或想等到拥有更多财物或能力时再施予,往往已经缓不济急了。

所以,行善要及时,“渴时点滴如甘露”;若不能时时刻刻把握因缘,或不愿做小善,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援手;这种错误的观念,将会误人误己,甚至误事,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损害。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能适时付出点点滴滴的爱

关怀他人、帮助他人

如此才会有美好幸福的人生


*声明:本平台非原创内容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仅作分享使用。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阿弥陀佛!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64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


汇编 |   昊

整理发布 | 客堂



山东淄川普照寺
普照寺始建于北齐天统三年,公元567年,为法相宗祖庭。唐朝时,法相宗三祖慧昭大师在此弘化。经考证,日本法相唯识宗源于普照寺。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鲁(2022)000016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