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抗倭之战取得最终的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戚家军善于学习敌人之利,创制了传奇的戚家刀及其刀术也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以嘉靖年间的明朝抗倭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抗倭民族英雄群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相同在赵文卓主演的《荡寇风云》(别名:战神戚继光)中也展示抗倭名族英雄的有一形象。
可以说,明朝正规军队在抗倭之战的初期并不十分顺利,而且直接表现为兵器不敌。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入浙抗倭不久的戚继光率领军队与倭寇在龙山首次交锋,史称“龙山之战”,这也是嘉靖朝官方抗倭的首战。
没曾想明军面对人数远少于己方的敌人竟然立刻溃不成军,完全不听指挥。好在戚继光临危不乱,找到一处高地,施展精妙的射箭功夫,射杀了倭寇首领。但这一战明军的表现让戚继光大跌眼镜,他陷入苦思:为何明军如此惧怕倭寇?随着大小抗倭战役的进行,戚继光的一种感觉愈加强烈,那就是明军在武器装备上有重大缺陷。根据戚继光将军所写的《纪效新书》记载:“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
据考证,“身多两段”并非单指兵刃,而是连人带兵刃都被截成两段。倭寇当时所使武器是脱胎于中国唐大刀的武士刀,这是一种长柄长刃,具有一定弧度的利器。
而当时明军所用的兵器,是自宋代以来就已经程式化的手刀,民间俗称“大刀片”,这种兵器刀身不如武士刀细,又比较短,在作战时便不如武士刀的攻击范围大。更要命的是,武士刀锻造工艺是唐朝以后就在中国渐渐失传的包钢技术,即刀身和刀芯分别采取含碳量不同的硬钢和软钢,使得内韧外硬,其韧性远胜于单纯高碳量的大刀片。
兵器上明显的差距,让戚继光不得不苦思破解武士刀的法门。迫在眉睫的战事使得短期内难以迅速创制出一种特有的武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师倭长技以制倭”,在明军的兵器上吸收和借鉴倭寇武士刀的优点,并结合自身的使用习惯。戚继光最终创制出颇有武士刀特点的戚家刀。(了解更多刀剑详情,直接与师傅交流:longquanjian1)
这一成果记录于他平倭之后,在隆庆二年(1568年)所著《练兵实纪》杂集中的军器解中。根据文献记载:“铁要多炼,刃用纯钢,自背起用刀平铲平削,至刃磨平无尖,乃利,尤妙在肩。”在戚继光的努力下,军队重拾近千年以前的包钢技术,所造刀在韧性上可与武士刀匹敌。又考虑到中国人使用武器的习惯,这种刀虽然也细长有一定弧度,但刀身要比武士刀略短一些。而且刀柄上有一个明显向下的弧度,据说既可单手持刀,亦可双手握刀,这就比完全依赖双手握刀的倭寇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问题随之而来,自从宋代出现了制作方法和使用技巧都比较简易的大刀片,自汉代一直流传的双手刀的刀术也渐渐失传。新制出来的戚家刀也是长柄,作战时还是以双手握刀为主要方式。可是,当时早已没有熟悉双手刀法的人在了,这个难题又该怎么解决呢?说来也是机缘巧合,嘉靖四十一年(1561年)的春夏之交,戚继光组织军队在以台州(今浙江临海)为中心的新河、花街等地连续九次击败倭寇,这就是素有九战九捷之美誉的台州大捷。(了解更多刀剑详情,直接与师傅交流:longquanjian1)
在一次战役中,戚继光无意中获得了一本日文书目,名叫《阴流之目录》,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日本剑道三大流派之一阴流的开山始祖爱洲移香斋。经随行翻译的解释,才得知这竟是一本介绍武士刀术的专业书籍,这无疑给迫切需求双手握刀术指导的新发明——戚家刀带来实践的希望。此后,戚继光根据这本秘籍并结合中国传统的刀术,在同年创制出完美配合戚家刀特点的一套刀法,该年是辛酉年,因此这套刀法被称为“辛酉刀法”。这套刀法充分利用刀柄的弧度,可单手执刀,亦可双手握刀;充分发挥腰部力量,可如剑刺,可为刀劈,灵活无比。
戚继光所留下的戚家刀及配合使用的《辛酉刀法》,为明军在万历朝声震东亚的抗倭援朝之战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戚继光不仅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也作为一名擅于吸收和发明的天才军事家而名垂千古。(了解更多刀剑详情,直接与师傅交流:longquanjian1)
此类长刀早期有长刀、双手刀、单刀等等多种称谓,因其刀身修长,刀形与禾苗叶相似,后世武艺家为了将它与其他刀区别,民国时期定名为苗刀。
对刀剑感兴趣,扫描下二维码:
右下角留言,看看喜欢哪冷兵器!
天下冷兵器 微信号:tianxialbq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
简介:昔有佳人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今有天下冷兵器,聚天下英雄豪杰。 天下冷兵器,收录天地间出现过的各家冷兵器,争奇斗狠,与你一同探秘奇兵秘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