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澳门大学第十一届南国人文论坛

文摘   2024-11-07 11:26   江苏  


澳门大学

第十一届南国人文论坛回顾

— Meeting  summary —



会议剪影

2024年11月2日到3日,澳门大学第十一届南国人文论坛在澳大人文学院举行,主题为诗学与哲学。本次会议由澳门大学南国人文中心主任龚刚教授主持开幕式,澳大人文学院院长徐杰致辞,澳大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王笛、艺术与设计系主任李军,上海交通大学副院长汪云霞教授等主持五个单元的主题研讨
龚刚、汪云霞、德国诗歌与语言研究院院士劳滕贝格、南京大学文学院刘俊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张旭教授、《诗刊》主编李少君、山东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范玉刚教授等近四十位学发言研讨。澳大学生事务部学务长彭执中、《澳大学报》副主编马庆州及澳大、澳科大、澳城大等近百位师生出席。

开幕式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杰


致开幕词





徐院长提出南国人文中心连续举办系列论坛,至今已第11届,新任南国人文中心主任龚刚教授将本次主题确定为诗学与哲学。其次介绍澳门大学的规模、展望未来发展的新思路:澳门大学以跨文化与跨语言比较为亮点,澳门是东西方研究交汇点,兼具历史积淀与多元色彩。澳门故事虽小,而意义重大,希望与各界建立起广泛的学术联系与交流。同时预祝本次南国人文论坛圆满成功。

南国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龚刚


论坛发起人致辞





       龚教授对本次出席的嘉宾与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在场的主持嘉宾。龚刚教授指出历届南国人文论坛主题如2021年的“数字化生存与未来诗学”话题引起了全国文坛、学界长达一年的持续讨论。龚教授同时介绍了此次论坛与会者多元语言文化的特点,表达了对本次论坛成功举办的展望,并介绍第六届新性灵诗歌奖得主——德国诗人阿尔纳·劳滕贝格Arne Rautenberg。

德国诗歌与语言研究院院士

阿尔纳·劳滕贝格


第六届新性灵诗歌奖得主





       致辞以同声传译的形式进行。劳滕贝格在致辞中表示十分荣幸获得本届新性灵诗歌奖,他认为诗歌是一种能够跨越界限并且超越界限的媒介,诗人应不做准备地进入诗歌,以诗歌来进行自我维系。同时为大家朗读其获奖诗歌《Vantablack》的英文版。



主题演讲



主持人

王笛讲座教授


01.上海交通大学汪云霞教授:关系、时间与创造:论卞之琳诗歌中的爱情哲学》

介绍“哲理的诗人”卞之琳,卞之琳身为诗人、翻译家、英美文学研究家,汪教授指出其诗歌既蕴含哲理,又可作为情诗解读。如《断章》从自译入手,有诸多情诗线索;《鱼化石》的科学意向也包含爱情隐喻,体现“我”与“你”的关系性、对爱情的思考,及漫长的时间性表达。其诗歌创造性与瓦雷里哲学类似,同时于诗中展现双性人格特点和男性诗人的女性想象,诉说白日梦与现实挫败的升华。


02.南京大学刘俊教授:《从“摹仿”到“卡塔西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建构》

刘教授提出西方后世的文学与美学理论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期已现雏型。亚里士多德“诗学”的 “诗” 并非白话诗歌,“诗学”是对于古希腊史诗等文本对象一些理论的思考,讨论了文学创作的起源(模仿说)、有机性与整体性以及社会功能等问题,指出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完整的“诗学”体系。


03.清华大学黄裕生教授:《希腊“神话神学”的伦理困境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神学革命”》

黄教授指出中西两大系统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传统进行重估。希腊神话构成了神话神学,其中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展示了希腊神话的伦理困境与因此产生的重估运动。神本身是不公正的,希腊神话导致的人的责任危机则使城邦的秩序瓦解。因此,希腊哲学家们如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新的标准,以克服神话和神学带来的危机。


04.北京大学吴飞教授:《诗与哲学之争再思》

吴教授阐释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与哲学之争”,古希腊语境中有“诗”对哲学的批评,“诗”的主要内容是神话,早期西方人通过“诗”的描写建构城邦和宗教。柏拉图《理想国》中对“诗歌”的批评,在辩证态度下呈现出诗歌与哲学、城邦政治与宗教的张力,“更大的张力在经史之间”。


05.中国人民大学张旭教授:《海德格尔论诗与哲学》

张教授继前三位学者古希腊诗学话题之后,讨论二十世纪诗学与哲学。以海德格尔为例,指出海德格尔阅读荷尔德林、里尔克等诗人作品,对其哲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海德格尔的写作方式近于尼采与柏拉图的哲学的写作,用诗的形式描写哲学、阐发并记录自己的思考。


06.《诗刊》主编李少君:《以诗为证》

李主编探讨诗学本质,提出诗学的本质是心灵哲学,包含人类最深思想。强调 “以诗为证” ,例如从杜甫诗歌中构建李白形象、许多历史重要事件也包含在诗歌中。同时强调 AI 只是字词的组合,诗歌奥秘在于截取时间片段记录永恒,储存人文性的灵感、精神与灵魂。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汪云霞教授

刘俊教授

黄裕生教授

吴飞教授

张旭教授

李少君主编(线上)

01


第一单元主题研讨



主持人

李军讲座教授


01.范玉刚:《在数字人文视野中重思海德格尔论诗与思》

范教授重点探讨在当今时代语境之下,海德格尔的诗学观念以及在数字人文视野下的新思考。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现代技术背离了原初真理,具有显隐二重性。而诗是对万物诸神的命名,与古希腊的原初真理经验相关。海德格尔强调哲学的终结与诗思对话,试图推动文明的转向。诗是本性灵韵的庇护,在数字人文视野之下,艺术或许能产生新业态和新范式,为人类文明跃升提供启示方向,具有领域再生的可能性。然而,数字人文视野并非乌托邦,仍然存在探讨空间。


02.赵黎明:海德格尔的解诗思想发微

赵教授系统讲述了海德格尔对当代作家的影响、海德格尔式存在论及海德格尔后期的解诗。海德格尔后期通过对诗与艺术、语言本质的阐释,探讨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的诗歌本质观与语言本质观闪烁,后期海氏认为语言有显隐二重性,把诗看作最纯粹的语言,诗靠原始命名创建存有,是对纯粹语言的解释但又不能用概念理解,他主张以朗诵等方式解读诗,认为这是回到世界本质的方式,还提出读 “独一之诗” 以追求背后原始结构。这些研究为文学提供了新经验。


03.江飞: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在中国:以萨特、海德格尔为中心

江教授指出存在主义中包含人道主义精神,强调“艺术与诗保留了自由的出路”,是中西交流互渗的典型。存在主义对上世纪中国美学影响重大,由启蒙现代性转为现代性批评、以生存的本体论取代了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中国对其的接受经历由尼采、萨特到海德格尔。技术批判与对艺术诗歌的肯定是存在之思的两面,萨特和海德格尔在新时期中国的接受,对中国实践哲学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04.陶锋:AI诗学与诗意的AI:AI技术的艺术转向

陶教授的报告从行为哲学视角探讨 AI 视觉本质,认为诗歌是作诗行为的结果和产品。作诗行为具有技术性、原则性等特质,源于天人交感,目的是表达心智。AI 诗歌并非对写诗行为的模仿,而是对文字生成和功能的模拟,跳过作诗行为直接获得产物,产生虚假共识回溯和移情,会带来信任丧失等问题。同时提出“失意的 AI”概念,强调人类独特行为的重要性, AI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活动,应重视人类诗意行为的培养,将其作为真实训练和自我生存方式。

评议人

黄裕生教授


黄教授指出,其中三位发言人都涉及海德格尔,“海德格尔热”在文学界还在继续。整个近代启蒙哲学都是人道主义,哲学界中,海德格尔热降温,康德热持续不断。同时,四位发言人都涉及海德格尔关于技术与诗歌的讨论、提出克服技术的困境。技术是揭示真理的一种方式,但技术既是同质化的工具,也可能带来差异化的呈现。不要忽略海德格尔讨论的自由问题,诗不意味着可以通达真理,也不应用诗取代哲学思考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范玉刚教授

赵黎明教授

江飞教授

陶锋教授(线上)

02


第二单元主题研讨



主持人

汪云霞教授


01.陈洁:《<新青年>与早期新诗的北京城市书写》

陈副教授探讨《新青年》与早期新诗的北京书写,包括胡适、沈尹默等人的诗歌。指出早期新诗已产生了新空间意识。胡适以北京常见景观为主题创作,如鸽子组诗,有改变世界的寓意,沈尹默的和诗则隐喻受奴役人民。人力车夫唱和诗体现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注,此后还有一系列同主题诗歌延续讨论,展开个人化的北京城市书写。这些诗歌建构出文学上新型的北京城,通过书写被忽视的景观,暴露出旧秩序的弊端、表达对旧社会的反抗思想,展现了新青年同人对北京的独特书写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诉求。不同场域的诗歌是北京风俗的延续和更为个人化书写的体现。


02.李泊汀:《诗情哲思:<海宁王先生之碑铭>的形成与士人生命价值重塑》

李副研究馆员通过研究《海宁王先生之碑铭》的形成与其中体现的士人生命价值重塑,涉及对王国维自沉的介绍及其诠释,及碑铭的思想系统和价值。《海宁王先生之碑铭》虽已有诸多解释方向,但从反思其生命价值的角度,仍有研讨的空间。通过回到碑铭产生的源头,李副研究院认为王国维自沉具有象征意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生,其自杀原因与传统价值系统崩溃等有关,遗书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体现其对传统伦理的感情。其自杀原因可从早年哲学研究及对责任感情的认知解释。


03.文厚泓:浅谈宗教、哲学与科学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文副教授朗诵北岛翻译的里尔克之诗《秋日》,回顾自身学术道路,在诗与哲学间徘徊。他指出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哲学都关注生死等人类问题。从叔本华起哲学目光转向人,他认为人类文明在寻找终极意义,文学、哲学、宗教、科学都在探索,但未找到答案。他提出从问题出发更重要,像各宗教都以诗歌形式寻找生命意义,如《周易参同契》等道教经典,佛教诸多经典,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尼采等有不同发展,东方哲学也各有特点,而现代科学也未找到生命意义。生命意义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应携带着永恒的探询走在人生道路、永远“在路上”。文教授强调诗性的热情,并最终提出要回到东方寻找生命意义。


04.金传胜:《覃子豪早年佚信、佚诗与笔名》

金副教授对覃子豪展开微观研究,覃子豪1963年逝后在台湾获认可,其友人所编三册全集因未含早期大陆作品而不全。此前普遍认为他1934年在《华北日报》发表《竖琴上的血》为最早作品,此次金副教授的研究则有更早发现:覃子豪曾于《四川省报》副刊《浮沤》发表作品,编者或为朱厚,覃有多地经历且可能毕业于北大,关心抗日;《浮沤》上亦有覃子豪的作品及书信,如1933年6月10日的《来回》信,9月20日到 27日的信及五首诗歌则涉及诸多内容,同时考证出覃笔名“东坡”。金副教授的研究揭示出覃子豪早年的生活、交往,及其创作思考:早期覃子豪诗歌以抒情为主,后期则认为理想的诗应是知性与感性混合产物。


05.俞巧珍:《从“审美”诗学到“凝视”法则:东亚“现代性”进程中的“江南”形象流变》

俞副教授主要研究三个江南形象在海外形塑的样貌与路径,分析不同时期日本人笔下江南形象差异的原因,归纳出三种江南在日本的形象:一是平安和五山时期,江南是日本来华师生及贵族笔下高雅的佛学圣地与浪漫的文化图景;二是大正时期,部分旅华作家以西方视角审视出落后颓败的景象;三是二战后的海外华人在民族认同中塑造的形象。江南在不同时期的日本形象差异巨大,因发源于西方的东方学逻辑被近代日本接受,江南便成为被东方化的、需要被改造的实体,如何回应西方现代化知识体系的挑战是值得思考的命题。江南文化应与儒学文化共同成为阐释中国的标志。


06.李卉芳:《英语诗歌的AI生命伦理书写》

李副教授以《子衿》的演唱开场,介绍自己从美国华裔诗歌研究转向AI生命伦理相关的英语诗歌探讨。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大量相关主题的英语诗歌,这些诗歌指出AI带来隐私泄露、安全威胁、人际隔膜等伦理隐忧,揭示伦理失范、失控和失效等困境,并提出以人为本、AI服务人类等伦理价值,为AI生命伦理探索提供启示。李副教授分析诗人们对待AI的态度,强调人类智能与灵性的重要性以及AI的缺陷,同时表达出对AI潜在滥用等伦理风险的担忧,以及对人与技术依赖关系和未来伦理问题的思考。


07.张耀天:《文、道之动:朱子理学思想与诗歌创作的会通与融合》

张副教授指出宋诗撰写的体例与唐诗汉赋不同,包括两宋理学诗歌的义理化倾向。两宋诗词中,对诗歌的研究相对较少,宋代诗歌有击壤体,其体例与唐诗、汉赋不同,韵律、用典等方面亦有差异。两宋理学诗歌从诗以言志逐渐转为畅想孔颜乐处,呈现出强烈的义理化倾向,又关注生活秩序、带来休闲审美,呈现生命论融合。朱子理学思想与此时期诗歌融会贯通,朱子理学诗歌类似俗体诗、晦翁体,呈现出哲学化分析,从养性到诗人达道、生活秩序与天地之理,将哲理思考纳入创作。朱子的哲理诗,国内研究较少,是值得关注的议题。

评议人

刘俊教授


刘教授指出本单元研究跨学科与多面向的特点,涉及现代与古代、AI与历史等多重对话。如陈副教授的转型期知识分子的新空间认知与李副研究员关于王国维追求自由意志的不同方式,形成了潜在的关于"自由"的对话;文副教授形而上的终极发问与金副教授具体的行而下的考据,形成宏观与微观的对话;李副教授的代表西方和未来新型AI研究与张副教授对朱子理学传统的回顾,同时涉及古今中外与诗歌表现的对话,展现了传统与未来的张力。汇报内容与形式都十分丰富,颇具启发性。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陈洁副教授

李泊汀副研究馆员

文厚泓副教授

金传胜副教授

俞巧珍副教授

李卉芳副教授

张耀天副教授

03


第三单元主题研讨



主持人

王思豪副教授


01.龚刚:《马丁·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误读剖析》《钱锺书对休谟哲学的译介与评价》《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图像刺激式写作》

龚教授作为南国人文论坛的发起人,首先探讨了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龚教授学习德语后,认为诗意即神性,海德格尔最终走向宗教哲学,从荷尔德林的诗歌出发,结合柏格森生命哲学理论,对比西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指出海德格尔的 “诗意的栖居” 是以神性为尺度,既是一种存在方式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与中国哲学的本质相通。继而在AI写作方面,以AI小冰为例,指出其基于图像刺激自动写作,符合超现实主义理论。同时,还以《围城》为例,阐述了叔本华、休谟等哲学对文学作品的具象化影响,强调了钱钟书作品受这些哲学思想影响所表达出的悲观主义和对自我的解构。


02.谢静珍:Georges Bataille and the College of Sociology: An Encounter of Philosophy, Sociology, Ethnology and Literature

谢助理教授从思想史角度介绍巴塔耶及其思潮,探讨现代社会“神圣性与粗俗性” 双重性,以及法国民族凝聚力问题。介绍了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以及“College of sociology”思潮。该思潮是哲学、社会学、文学和人类学的融合,存在于1937年10月到1939年6月,因二战爆发、成员思想不统一等原因结束。主要成员有巴塔耶等三人,试图寻找法国民族凝聚力,是对超现实主义的反击。该思潮聚焦思考原始社会的集体性和凝聚力,以解决现代法国社会中神圣性淡化、民族凝聚力缺失的问题,虽未成功,仍作为法国思想界的一次先锋派努力。


03.吴奇琦:《哲學、法學與文學:從維特根斯坦的一篇書評談起》

吴助理教授作为澳门大学法学院的助理教授,从维特根斯坦的一篇书评谈起,身为“法律人”,首先阐述了法学与哲学的渊源,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例,展示其哲学用语对法学术语影响深远。维特根斯坦的书评揭示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缺陷,尤其是反本质主义立场,指出人类语言逻辑并非基于充分必要条件,这启发了语言学等领域,如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法学也受其启发,发展出类型式思维,弥补传统法学缺陷。维特根斯坦作品风格独特,写作松散跳跃,常用格言式短句。哲学、法学和文学都依赖自然语言,这是三者共通之处,暗示其在某些层面殊途同归,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思考方向。


04.Pedro Sobral:《无界的佩索阿—— 探索一个多元诗人的伦理思想》

探索佩索阿的伦理思想,通过其不同笔名体现不同方面和思想。探讨葡萄牙诗人佩索阿的伦理思想。作为现代主义代表,深知语言特性,通过异名多角度接触语言,使其诗歌具复调性和对话性。参照罗兰·巴尔特观点,诗歌是反对语言标准化的斗争。佩索阿的不同面孔各自表现出一种欲望:如里卡多·雷斯的诗歌服从王道思想,有斯多葛和伊壁鸠鲁学派隐喻,捍卫对命运的默许;阿尔瓦罗·德·坎波斯体现欲望美学,公开表现体验所有感觉的希望;阿尔贝托·卡埃罗则是沉默伦理,选择现实而非文字。佩索阿的诗源于对高级真理的探索,遵循乌托邦伦理,其文本碎片化、不确定,展现出不断漂移的诗意姿态。


05.湛之晴:《浅谈诗学与哲学的相容性》

深入探讨了诗学与哲学的相容性。从中国文化角度出发,认为诗学与哲学是相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出从诗学进入哲学的路径,中国古代诗歌富含哲理,湛老师指出诗歌和哲学的相互作用,提出诗歌能够解决一些哲学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形象思维,触及哲学难以企及的人类情感深处。同时,哲学能深化与提升诗歌的内涵,如宋代程朱理学的兴起,使诗歌注入了道德教化和理性思考。西方诗学中,荷尔德林等诗人的作品体现了诗学与哲学的融合。湛老师最终强调诗学和哲学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认知体系。


06.王绩:《<人间词话>的诗学与哲学表达》

王老师大量结合自身的翻译经验理解《人间词话》,阐述西方哲学可以融入词话评论,以及《人间词话》给予读者的启示。清末社会动荡,王国维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反思,吸收西学,反对封建礼教,强调个体自由。《人间词话》继承中国词话的体例,同时发展中国诗学与哲学内涵,如“无我之境”等概念。又借用佛教术语,如“境界”。在哲学表达上,受康德主客体认识影响,叔本华哲学则影响了“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及“赤子之心”等概念,尼采哲学体现在对“以血书者”的论述及治学三重境界说。《人间词话》是诗学与哲学之间的学问,其基本理论框架是中式词学传统,文化价值核心是中式审美和理念,王老师指出哲学可以融入词话评论、西方哲学也可以融入词话研究,为中西方诗学与哲学会通提供启示。


07.张露露:钱锺书对德国诠释学传统的接受——兼论以“阐释之循环”批判戴震及乾嘉汉学的理路及缘由

聚焦钱钟书对德国诠释学传统的接受,以《管锥编》为切入点,指出钱钟书对“阐释之循环”的接受路径独特,经伽达默尔回溯至德国古典语文学、历史学与生命诠释学传统,非直接源于狄尔泰。受海德格尔启发,他将欧洲学者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探讨融入对戴震及乾嘉汉学的批判,形成“解会赏析之道”。钱钟书深入接受狄尔泰“整体 - 部分”循环思想。依据《狄尔泰全集》,包括从心理学角度的理解过程论述及诠释学循环问题,同时通过伽达默尔著作了解诠释学各时期发展及古代文本解释原则。在批判戴震及乾嘉汉学时,以狄尔泰循环论为基础,指出乾嘉朴学“以字明经”的迂滞及戴震治《诗》方法的问题,强调文字训释与作品心志理解需关联并考虑整体和部分。钱钟书学术生涯持续关注诠释学。晚年参考诸多诠释学著作,回溯早期德国知识界传统,在诗文评中打通德国诠释学与中国古典诗学,形成强调从作品整体出发,综合分析读者与作者情感、意蕴的诠释原则。

评议人

江飞教授


江飞教授赞扬了本组演讲跨学科的跨文化的多重面向,指出演讲报告均颇具延展性,建构起中西哲学与诗学的汇通。江教授逐一点评了本组演讲者的发言,如龚刚教授以神性为尺度的栖居、当下AI的超现实写作模式、休谟哲学对钱钟书的影响;谢助理教授关注的本雅明与巴塔耶的关联性、巴塔耶“文学无用论”的思考;苏永禄以佩索阿诗歌与佚名为例探询其自我思考;王老师《人间词话》的文本翻译为例阐释对文学与哲学的吸收等。强调诗学与哲学的紧密关系,展现出本次论坛主题在多个领域交织下的深刻内涵与价值。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龚刚教授

谢静珍助理教授

吴奇琦助理教授

Pedro Sobral

湛之晴

王绩

张露露


学术总结

张旭教授由Pedro的报告切入,指出西葡语系中佩索阿具有重要地位、从佚名角度有可挖掘空间。继而延展谢教授对巴塔耶的讨论,称巴塔耶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批评家,指出巴塔耶以反神圣方式讨论神圣。同时提及龚教授“诗意栖居”的相关内容,通过比较的视野看到文学与哲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之间的纵横连接关系。


赵黎明教授赞美龚刚教授的专业能力精深,为本次论坛总结出六个关键词:诗学、哲思、生命、意义、质疑、考据。并欣赏与会学者的批判性逆向思维以及不同主题的研究成果、欣赏参会者们批判性的逆向思维,如汪教授关于卞之琳的爱情哲学与考据、刘教授阐释亚里士多德“诗学”的概念、江南的形象流变、英语世界的AI书写等,从中到西,从宏观到微观,展现本次论坛话题的多面性与先锋性。


陈洁教授指出龚刚教授压轴回应了前面多位学者提出的许多问题,对“诗意的栖居”作出解读,并从图像研究的角度谈到AI诗人与今后可能的发展。对休谟哲学与《围城》的研究则预示着下一次论坛的主题。同时回顾了各位嘉宾的观点,如汪云霞从情诗的角度解读卞之琳、刘俊所讲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分歧赋予模仿说新意等,结合诗学和哲学对该日论坛作结。


04


第四单元主题研讨


01.陈婉莹、韩山:《AI 时代下当代诗歌创作的困境与突围 》

提出对AI诗歌的争议与想象观念嬗变,AI诗歌创作者“小冰”的技术与审美缺陷,如单纯意象叠加,语病等问题,并指出文学创造和技术生产对“人”的主体性存在秉持和消解的悖论,发出人类精神与情感的延伸的未来展望。


02.侯梦媛:《从环境到领域:再看德勒茲哲性诗学的交叉书写》

柏拉图以“aion”指称理念世界,德勒兹认为差异或关系构成“环境”与“领域”,“领域”经编码、解码延展。德勒兹《千高原》关注的“环境”效用被罗纳德.伯格等西学视野所审视,当“领域”背景元素碰撞,探究文本内外思路勾索显得十分必要。梅西安、瓦雷兹、冯·魏克斯库尔的实践体现诗学元素在不同“领域”的交叉书写与哲性渗透,形成秩序结构。


03.冯浩然:《由文入心:朱光潜美学思想发端中的心学隐线 ——<无言之美>写作前史考察》

探讨朱光潜美学思想发端的心学隐线。《无言之美》有独特文艺超现实观,不同于西方非功利美学。桐城派与梁启超埋下心灵种子,本能论心理学提供冲突框架及升华方案,文化心理学助跨界,与白马湖同人交游及读厨川文艺论使其转向文艺,其强调文艺超现实不离现实,心学隐线关注心灵,为现代人寻安身立命之所。


04.赵紫梅:《时代的话语与个性的表达 ——在抗战文艺大众化的思潮下看艾青的创作理念 》

抗日统一战线建立后,抗战文艺大众化思潮兴起。在时代背景影响下,艾青创作在文艺的重新审视、创作态度内容及方式三方面产生新变化。民族危亡的主旋律之下,艾青兼具文艺的社会政治功能与忠于现实的原则,追求个性表达并与人民、土地紧密相连。


05.李宁馨:《流亡是流亡者的墓志铭——从殖民理论视角下的诗性浪漫》

只有越过了居于统治地位的主体性描述,关注文化差异表述的时刻和过程,才能拆解西方话语霸权的单方面定义与以及完成对压迫者文化的改写。本文重点讨论前殖民者、流离 失所者和少数族裔视角下自我放逐与自我边缘化,探讨主流文化夹缝与少数族群的后殖民诗学。从后殖民理论家秉持的“第三空间的混杂状态”出发,穿越文化之间的“疆界”,回到“此在”,在不同文化因素的碰撞中重新回答种族、性别、信仰等诸多问题。澳门文化的独特性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景观,对文学内容和历史脉络进行梳理时,对澳门独有的边缘认同危机进行追问时,我们必须联系到更宏阔的文化背景,才能对其所形成的特色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是回归后的澳门文学在超越澳门视野“寻求当代性”的努力下,做到既能立足本土,又能有深厚的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这也正是后殖民学者十分强调的“语境性”的体现。



评议人

范玉刚教授


一代新学人成长,体现对文学艺术尤其是诗歌艺术的理解。诗歌有时间维度,当代性应回归诗歌本旨,思考诗歌何为及文明界定。AI 创作有同质化现象,意境由人的主体性构建,人机协作后需重新界定人与文明,诗歌可上升到哲学层面。文艺与技术共处不能停留在表象交叉,要回到诗之为诗的逻辑意义,如有机概念和天命观。文艺受德国哲学影响,有超验性,思想家底色与人生历练相关。文艺与时代、政治关系密切,从历史视野看诗歌在抗战等时期发挥命名和召唤作用。文艺大众化因政治合法性而落地,新话语生成和创作理念转变受政治影响。提出第三空间的不确定性,与殖民主义相关,如澳门的文化协商、交互,能找出飞地意象。选题创新要强调建构性且不能越界。一代有一代之学术,鼓励新学人在历练中成长,形成标志性范式。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韩山

侯梦媛

冯浩然

赵紫梅

李宁馨

05


第五单元主题研讨


01.邓凯月:《哲性乡愁的书写与探寻——以白先勇<台北人>为例

承接龚刚教授哲性乡愁对性命安顿之处和本真状态的追寻。白先勇赴美留学后去国怀乡之情浓烈,地域乡愁体现在对桂林人物风物的怀念与传统文学痕迹。 面对茫然产生顿悟,开始思索人存在的问题,超越了单纯的地域和文化乡愁。人物对生存意义的探索有深浅之分,回望确定身份后才可能进入个人化的探寻之径,精神上的还乡最终是回到自身。


02.蒋婷:《“诗城”重建与“他城”镜像——论澳门新诗中的城市书写》

城市文化改变了诗人认知与感受世界的基本模式,作为诗城的澳门用现代的诗形状写城中人现代的情绪。澳门新诗中投射出中国大陆、港台地区、葡萄牙及西方的城市镜像,在呈现镜像的表征上澳门诗歌承续了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保留或衍生出了本土地方的小传统他城由此改造并发展了诗城,澳门诗人挪用他城的诗意完成了我城地方志的书写,澳门作家在其他城市的镜像中寻找风景,在本土诗歌实践中进行风景自建从而重建诗城,这个过程中作家完成了对世界与澳门、澳门与诗人双向关系的体认。


03.范宇翔:《李长之学生时代对德国古典美学的接受》

李长之学生时代深受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康德、洪堡特和温克尔曼等思想家的启发下,文艺观逐步形成。李长之最初学习生物学,因实验困难转向哲学,尤其钟于康德的美学理论。他批判性地吸收德国古典美学理论,强调中国本位,反对盲目引入西方经典作为中国的启蒙路径,并提出实现“中国文艺复兴”,逐渐将学术重心从西方思想转向中国传统经典作家的研究。李长之通过办刊物和批评实践,倡导批判精神,积极推动中国文艺与美学的发展


04.李欣霖:《科学与诗学之间:从物质想象出发论巴什拉科学哲学与想象诗学间的关系》

引出巴什拉在科学哲学与想象诗学领域的“二重性之谜”,学界对此有割裂、平行对称、关联一致等观点。李欣霖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科学哲学和想象诗学由“物质想象”延伸,且从历时性考察巴什拉思想在两领域的转向,以对物质想象态度变化为枢纽。并从认识论障碍、由科学转向诗学、想象的三重先在性及思想全景图等方面具体论述,为巴什拉研究提供新视角。


05.马元洁:《论郭沫若新诗对儒家审美规范的突破》

论述郭沫若新诗对儒家审美规范的突破。他受西方影响,早期主张情绪直写,后期为革命服务,突破了儒家对诗歌本质的要求、抒情方式的传统,彰显抒情主体,且以人为主的抒情式宇宙意识突破传统。形式上,自由体白话诗等多手法突破格律;内容上,有科学名词等新元素。通过多种技巧综合运用实现突破,虽有直白粗俗之嫌,但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解放有重要作用,重申其文学史地位。

评议人

金传胜副教授


邓凯月同学围绕《台北人》创新地借助乡愁分类构建理论框架。但可以进一步界定清楚如文化乡愁、台北移民等概念问题,并深化结论。蒋婷同学从澳门新诗、“诗城”历史出发,以 20 年为节点追溯城市书写线索,思路清晰且逻辑连贯,探讨了澳门城市在诗歌中的表现及与其他城市的镜像关系,不过可进一步挖掘城市文化与诗歌表现的内在联系。范宇翔同学研究德国古典哲学接受,材料丰富,逻辑清晰,在这个基础上可对学生时代哲学接受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及与其他学者的对话关系进行进一步思考。李欣霖同学提出创新性观点,认为科学哲学和想象诗学由“物质想象”延伸,以对物质想象态度变化为枢纽关注。在梳理社会哲学和想象需求关系时逻辑清晰,为文学同学提供逻辑表达示范,但可结合更多实际案例拓展深度。马元洁同学研究郭沫若对新诗突破儒家审美规范,但需进一步界定概念与新诗范围,且加深当代部分探讨。总体而言,各位同学研究有价值潜力,但需在概念界定、结论呈现、深度拓展等方面改进,以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学者剪影)

邓凯月

蒋婷

李欣霖

范宇翔

马元洁


学术总结兼论坛闭幕

在本次学术论坛闭幕之际,赵黎明教授代龚刚教授进行的闭幕致辞中强调了学术研究中的几个关键要点。
跨学科研究方面,赵教授以自身的文学社会学探索为例。他指出从社会学视角审视文学,或从哲学角度剖析社会现象,能打破学科局限,带来新发现。并鼓励与会者们尝试跨学科研究。其次是反潮流思维的价值。他自己在学术研究中,当众人聚焦现代性思路时,选择从文字改革等独特角度切入,避开常规路径,找到新方向。建议选题要敢于突破常规,避免随波逐流。材料选用上,强调论从史出。赵教授指出不能用现成理论套用事实,而应从史料中文本发现理论,让史料与理论相互对话、修正。
在赵教授致辞后,本次南国人文学术论坛圆满结束。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长按图片关注我们!

推送编辑:蒋婷

供稿:陈子仪、陈奕衡

审核:龚刚

港澳文讯
提供港澳文坛学界最新最快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