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以蔚县为中心曾存续有一个古“代国”,都城在今天蔚县代王城,为姜姓国,公元前475年被赵襄子所灭,之后降为封国、代郡。据黃绍雄先生所著《代国代郡志》考证,当时代国管辖的疆域大致包括现在的蔚县、广灵、灵丘、涞源、阳原、阳高,西部到浑源、繁峙的东部,北部含天镇、万全南部,东南部到达了狼牙山甚至徐水西部。
赵鞅即赵简子。《史记·赵世家》载:“简子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常山上,求,无所得。毋恤还,曰:‘已得符矣。’简子曰:‘奏之。’毋恤曰:‘从常山上临代,代可取也。简子於是知毋恤果贤,乃废太子伯鲁,而以毋恤为太子。’”翻译成白话,赵简子说在古北岳恒山(即我县的神仙山)藏了宝符,然后发动儿子们去寻找,大家都空手而回,只有赵毋恤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宝符”,他说站在常山北望代国,首先看见了高大雄伟的白石山,然后是群峰拱翠的代地。紫气氤氲,是一块宝地,这不就是大王藏的宝符吗!如果从常山“临代”,则可把代国收入囊中。
前475年初,赵简子病逝,赵毋恤继立,是为赵襄子。赵襄子来到代国向代王报丧。原来,赵简子深谋远虑,为得到代国,很早就谋篇布局,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代王姜蔚。赵襄子来到夏屋山(在代县雁门关东北),并在夏屋山设宴宴请代王。席间令武士装扮成酒馆前去敬酒,然后发动突然袭击,用铜勺将代王姜蔚击杀,然后发兵代国,兵不血刃把代国拿下。随后,赵襄子决定带其姐姐即代王夫人回晋阳(现太原),然而其姐姐十分刚烈,认为夫君已死,自己再跟随弟弟回到晋阳,没有什么脸面,更没意思,因此走到半路,拔出秀发上的银簪,找到一块石头将其磨得十分尖利,然后刺喉自尽。后人为纪念这位以身殉国、刚烈守节的夫人,将其自尽处的山命名为“磨笄山”。《史记·赵世家》原文如下:“其姊闻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杀。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
太史公仅言“摩笄之山”,到底位在何处,留下了历史悬案。
后世对“磨笄山”的记载有几种版本,蔚县人认为是蔚县东南的马头山。马头山位于九宫山东部,平均海拔1650米,最高峰东甸子梁2159米。《魏土地记》载:“代郡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赵襄子既杀代王,使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恕弟,非义也’。磨笄自杀而死。使者遂亦自杀”。蔚县人所言马头山即为磨笄山的依据可能源自此书。马头山位于蔚县通往涞源的207国道以东,这条路从西合营南部的九宫口进山,是传统的商道之一。不过中间麻田岭高达2000多米,不好逾越,比较艰险。古人是否选择走这条路线值得商榷。
定襄人认为“磨笄山”在山西定襄县。定襄县位于雁门关以里,忻定盆地东北部,是雁北进入晋阳(太原)的必经之路。赵襄子于雁门关东北之夏屋山击杀代王,攻取代国后,再带姐姐回晋阳路过此地,似乎合于常理。定襄县城南十五里有个七岩洞,洞顶滴水如珠,洞前原来建有惠应神母祠,古人附会是为了纪念代王夫人而建,称惠应神母即指磨笄夫人。宋代赵氏一族对战国时期的赵国十分尊崇,当时朝庭又尊崇烈女,因此宋微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封惠应夫人加封为圣母,所以叫圣母祠。有趣的是,成书于民国22年的《清凉山志》记载:“西曰鹤林缍,即马头山,亦名磨笄山,代之夫人磨笄自杀处也”。明代将五台山分为四堙,西捶亦称鹤林捶。定襄、五台历史上均不隶属代王城之代国,其人当然更非“代人”,与《史记》“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的记载显然不符。
还有个版本,把张家口市下花园区的鸡鸣山认定为磨笄山。鸡鸣山的简介中有“在保安州东二十里赵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襄子杀代王而迎其姊夫人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遂磨笄于山而自杀, 代人为立祠焉又每夜有野鸡鸣于祠屋上亦谓之鸡鸣山。”其说法也许来自《水经注》,《水经注·卷十三 漯水》载:“《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等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鸡鸣山。
可以看出《水经注》在引用《史记》时增加了“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鸡鸣山。”之后引用《魏土地记》又回到了“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的说法,最后似感觉不妥,附上一句“未详孰是”存疑。郦公觉得鸡鸣山是磨笄山也不能肯定。但怀来、下花园人倒以此为据认定鸡鸣山就是磨笄山。有趣的是,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也来凑热闹,闲暇之余以《磨笄山》为题作了一首律诗,诗曰:
诗是写了,但乾隆爷也觉得含糊,难免“传讹”之嫌,与郦公的疑问如出一辙。后世许多典籍的说法均附会于《水经注》,实不可为证。
早在唐代张守节曾撰《史记正义》,在《卷四十三》载:“笄今簪也,括地志云摩笄山一名磨笄山亦名为山,在蔚州飞狐县东北百五十里,魏土地记云代郡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赵襄子即杀代王使其人迎其妇代王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杀而死,使者亦自杀也。”《正义》很具权威性,因此,定襄七岩洞、下花园鸡鸣山属虚妄俗传,早在唐代均已经被否决。
以上《史记正义》引述《括地志》提到的飞狐县,即涞源县,涞源汉置县名广昌,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名讳,将广昌县更名为飞狐县,明洪武初年又复广昌之名。《史记正义》明确把飞狐县作为参照系,很值得深思。从现在的地望来看,“飞狐县东北百五十里”与“代郡东南二十五里”大致是相合的,具体为那座山仍需探究。
回到事情的源头,《史记》仅仅提到“代人怜之,所死地名之为摩笄之山”。并未说明磨笄山确切的位置。网上查阅摩笄山词条,《百度百科》明确为,在今河北涞源县境。摩笄山,战国代地,后入于赵。这样的解释估计源于《正义》。十五年前,沧州日报社的朋友曾到涞源寻访磨笄山,他们认定白石山为磨笄山。之后遍查典籍,尚未找到确切依据。
《魏土地记》已经失传,后世认定磨笄山即为马头山均出于《水经注》所引《魏土地记》。此书成书时间难以确定是曹魏还是北魏,不论曹魏还是北魏,成书时间应不早于曹魏创建的220年,不晚于北魏灭亡的534年,而郦道元写《水经注》的时间在515年至527年之间。《史记》成书时间为公元前91年。粗略一算,《魏土地记》比《史记》晚三四百年,而《水经注》已经晚了600多年。距离公元前475年已达千年之久。可以想象,从现在往前上溯千年的事当代能够说得清楚吗!
赵襄子从代王城回晋阳(太原)的最捷径有两条,或者走“飞狐道”,经涞源、唐县、曲阳,再由灵寿、平山、井陉、平定回;或者走“瓶形道”(平型关),经广灵、灵丘、繁峙、代县、原平回。《道德经》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古代交通不便,相信赵襄子尽量要走通衢而不会选择艰险,更不会绕很远的路。最有可能走飞狐道,因为走飞狐峪、马蹄梁比走九宫口、麻田岭既抄近又好走。无论如何不会舍近求远绕行到鸡鸣山,再走大龙门出易县,或出居庸关走北京。
这样看来,《魏土地记》马头山为磨笄山,理由也不是很充分。最有可能是涞源的某座山,个人妄言最有可能是白石山,因为白石山的根根峰柱,似代王夫人的银簪一样直插云霄,宣示了一种刚烈与无畏。
END
作者:阳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