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麝“钱景”好 致富“牛劲”足——华亭市全力打造特色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文摘   2024-12-09 10:08   甘肃  
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
华亭市西华镇,具有适宜林麝生长与繁殖的得天独厚自然环境,走进华亭市西华镇千只林麝养殖基地,一间间林麝“住所”整齐有序,一只只皮毛顺滑、并伴有花纹的林麝,时而闭目养神,时而上蹿下跳,非常可爱。

每个养殖区都配备了先进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林麝的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对林麝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饮食、饮水和卫生条件达标。
“公林麝可是实打实的‘产香能手’,年均产麝香约 17克,就这一小包,价值超6800元;母林麝主要产仔,一只平均年产仔1.5只,身价高达45000元。养一对成年林麝,年收入约51800元,收益相当可观。”西华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乔文峰说。
2023年,西华镇瞅准林麝养殖商机,将其纳入年度招商引资“拳头项目”,成功引来甘肃山舍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斥资 1.46亿元强势入驻。基地规划分三期稳步推进,一期建成标准化林麝养殖基建工程;二期购买林麝开展投养经营活动,计划建成圈舍1500间,存栏1200只;三期开展林麝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制药研发,推动产业全链条化发展,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首批100只林麝已入驻,开启试养之旅。
该基地采取“党建引领+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参与饲草种植、林麝养殖,不断深化产业联农带农优势,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村民纷纷投身饲草种植、林麝养殖行列,开启多元增收之路。“眼下,基地已吸纳100多户村民采摘饲料,按需回收槐树、榆树叶子、车前草等,村民人均月增收超1000元。等基地满员运营,预估能新增60个岗位,带动200多户群众过上好日子。”乔文峰说。
近年来,华亭市把发展林麝产业作为促进特色畜牧养殖,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来抓,形成了以砚峡乡为核心的林麝产业孵化园,投资360多万元规划建成了西华镇千只林麝养殖示范基地,现有林麝养殖场(企业)18户,分布在砚峡、上关、安口、马峡、西华等5个乡镇。
除此之外,华亭市还把牛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拳头”产业。
走进华亭市东华镇现代化平凉红牛养殖基地,一排排崭新的牛舍,透着一股科技感。与传统散养截然不同,宽敞明亮的牛舍内,数百头平凉红牛悠闲地咀嚼着精饲料,毛色油亮,体态健壮。每头牛都有专属的活动空间,避免了拥挤带来的疾病风险。自动化设备的轰鸣声时而响起,撒料车、清粪车在车间内穿梭自如,代替了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
“过去养牛,累得腰酸背痛,一年到头也没几个收成。如今靠这些高科技设备,养殖效率成倍翻涨,牛的成活率也高,日子越来越有盼头。”基地负责人胡进军说。借科技与科学养殖东风,基地现存栏基础母牛500头、牛犊95头,还顺利完成300头平凉红牛冻精装配,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东华镇依托华亭市金恒农牧实业有限公司,动员镇域内群众大力发展“牛链”产业,全镇牛存栏可达8500余头,带动镇域内群众种植饲草玉米6000余亩,覆盖8村600余户,产业联动效应凸显。
为给牛产业链“强筋健骨”,华亭市星禾谷饲料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业务多元,主打牛羊等反刍动物饲料研发、生产、销售,技术研发、养殖指导,目前,产品品类超二十种,从肉牛、母牛浓缩料到羔羊开口料,一应俱全。”经理王星星介绍道,公司还牵手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团队,根据“平凉红牛”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胃肠道菌群的不同特点,精准调配各阶段营养套餐,定制饲养“良方”,为产业全程赋能。
近年来,华亭市锚定“龙头企业优化、链条强化、集群发展”航线,践行“龙头企业—核心产业链—产业集群”策略,全力打造全产业链“旗舰战队”。宏源、东润2家省级龙头企业,育农1家市级龙头企业成功出圈,化身行业标杆;翔美鼎、甘肃嘉诚、星禾谷等8家核心企业茁壮成长。屠宰加工、有机肥、饲草料加工生产线接连落地,产业链不断加固、延展。
同时,华亭精心打磨“愣娃”“翔美鼎”等7个商标,其中2个跻身“甘味”精品行列;牛文化展厅、平凉红牛肉品鉴店开门迎客,丰富品牌文化底蕴。农博会、推介会踊跃现身,“电商+网红+直播+助农”模式火力全开,广拓销售渠道,叫响华亭牛产品名号。
历经深耕细作,华亭连续两年牛饲养量、出栏量稳步增长,2024年,全市牛饲养量增至12.7万头,出栏量迈向5.9万头,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向着畜牧产业高峰大步跨越。

来源: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祁玉洁  段睿珺

编辑:刘莉


微信号丨gssnynct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农业政策法规; 报道三农工作动态; 提供农业市场信息; 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党建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