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昌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推进农田建设

文摘   2024-12-07 10:57   甘肃  

今年以来,甘肃省金昌市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要求,完善推进办法,拓展融资渠道,全力以赴抓进度、强管护,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金昌市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锚定“到2027年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目标,着力扩规模、提质量、强管护,为建设农业强市夯基固本、蓄势赋能,制定出台了《金昌市高标准农田暨高效节水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8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8.72%,累计建成塘坝215个,蓄水容量1460万立方米,年调蓄水量7300万立方米,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114万亩。

建设中,金昌市着力完善规划强投入,该市坚持聚焦规划引领,下好“先手棋”,科学编制《金昌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金昌市创建西北地区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规划(2024年—2030年)》和《金昌市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方案(2023—2027年)》,因水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河灌区建塘坝、调蓄水,满足农作物差异化灌溉需求;井灌区架管网、配滴灌,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灌溉的根本转变。全市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61;聚焦资金保障,打好“组合拳”,用足用好国家和省上政策,采取“财政+国债+金融+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模式,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需求。2024年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33.75万亩,共投入资金10.76亿元(各级财政资金1.2亿元、国债资金7.39亿元、金融贷款1.52亿元、政府专项债4200万元、社会资本230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河灌区亩均投资达3400元、井灌区亩均投资达2400元。鼓励井灌区群众自行架设滴灌,按照每亩400元标准进行奖补,有效激发群众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金昌市突出节水增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有效结合,积极探索节水增粮新路径,着力破解干旱缺水“卡脖子”问题。大力推广种植冬小麦,实现农业用水错峰灌溉。自主研发推广小麦宽幅匀播浅埋滴灌技术,通过一体化机械同步完成种肥同播、滴灌带埋设、镇压等工序,实现精量播种、精准灌溉、精细化作业,亩均节水150立方米、增粮75公斤,已在我省河西灌区及沿黄20多个县区推广100万亩以上。玉米窄膜宽窄行、马铃薯垄膜滴灌(沟灌)等节水增粮技术日臻成熟,全国旱作节水增粮技术培训班在金昌成功举办;突出数智赋能,积极探索农田智慧治理,给土地装上“智慧大脑”,让农田插上“科技翅膀”。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配套安装“一中心、五系统”,实现了一个轮灌组内多农户、多地块、多种作物混合种植条件下,分区域精准控水施肥的一体化灌溉。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对墒情、苗情、病虫情等农业生产环境进行智能感知、预警、分析,实现精准化灌溉、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数智升级后的高标准农田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共富仓”;突出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田块整治、地力提升、灌溉设施、道路工程、防护林网、配电设施”六大工程,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农机农艺”“高标准农田+社会化服务”“高标准农田+绿色种养循环”等治理模式,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100%,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0.2个百分点,耕地地力等级普遍提升1个等级,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8%,粮食综合产能提高12%,土地流转面积达92.47万亩,亩均流转费增加260元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农民群众受益面最广、得实惠最多、认可度最高的民生实事。

金昌市坚持建管并举提质效,着力完善组织保障机制、项目建设机制、督导监管机制、高效管护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后有人管、有钱修、用得好、用得久。

来源:农民日报

记者:鲁明

编辑:赵婧


微信号丨gssnynct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农业政策法规; 报道三农工作动态; 提供农业市场信息; 开展农业技术服务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党建动态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