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七点,崇川区建筑垃圾调配中心场内,工人们已开始了一天紧张有序的垃圾分拣工作。“轰隆隆——”挖掘机不停工作声不绝于耳,对建筑垃圾分类、破碎、减容,每道工序有条不紊。“我们实行两班倒制度,清运工作从早上到凌晨三四点;处置工作从早上七点开始,一直运行到晚上十二点,70多辆大小清运车和数十名分拣工辛苦工作为的是确保日产日清。”南通兴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调配中心负责人徐进告诉记者。
新春将近,南通城处处充满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满是喜迎新春的欢快景象。然而,在城市的一角,建筑垃圾调配中心却是另一番忙碌场景,清运分拣工作正默默展开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升,装修垃圾的产生量持续增加,建筑垃圾的清运与分拣再利用,成为宜居城市的关键一环。而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的清运环卫工人们,作为城市洁净的“护航者”,始终坚守在建筑垃圾处置的第一线。
目前,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的处置工作主要涵盖三个板块,分别为工地建筑垃圾的清运,装饰装修垃圾清运处置,建筑垃圾分拣处理。“一般每天进场清运的建筑垃圾300吨左右,最多能达到800吨。”徐进说,单是崇川区全年的建筑垃圾处理总量就有约15万吨,确保了日产日清。
春节将至,为保证市容市貌整洁,维持城市更新速度,徐进表示,一线的清运工人们春节期间不休日夜坚守岗位,清运年前装修和清洁卫生迎新积存的垃圾,以及过年产生的垃圾,让市民过一个干净舒适的安心年。
为方便居民处理建筑垃圾,去年我市推出了网上预约处置模式。南通兴环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调配中心充分利用“崇川区装饰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小程序,深入推进居民装修垃圾收运处一体化工作,优化收运流程,提高服务效率。现在,通过“崇川区装饰装修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小程序,市民只需在手机上轻松操作,便能完成装修垃圾清运的预约等事项,这一创举打通了居民装修垃圾清运新渠道。这项便民举措推出一个多月来就将令人烦恼的装潢垃圾变废为宝,仅建筑垃圾调配中心创造的直接价值约50万元。
我市构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处置一条龙服务系统。为实现装饰装修垃圾从源头产生、申报、中端收运到末端资源化处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确保全程可溯,责任可溯。南通市城管局组织处置链末端环节负责企业南通天楹建筑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参与小程序研发工作。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周圣庆告诉记者,作为末端企业,主动参与研发装饰装修垃圾收运一体化小程序开发,并组织人员做好软件运行维护工作,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指导运输单位用好软件,落实点对点运输。同时24小时开放接受通道,让装饰装修垃圾顺畅进入天楹消纳处置场进行集中处置。小程序累计上线50天,共收运2115单,约15000吨。累计备案垃圾清运项目730条。据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统计,该中心处置后垃圾成宝,几乎完全再利用:一是到上海作发电燃料,一是作为建筑砖块生产材料,一是作为路基、建筑工地的回填土。
昨天晚上9点半,在崇川区南光澳门地块,南通兴环公司建筑垃圾调配中心现场管理员金建清正通过对讲机,指挥一辆满载建筑垃圾的渣土车缓慢驶入主干道,运往渣土销纳点。此时停在路边的洗扫车再度亮起车灯,按其行进轨迹跟进,开启前置鸭嘴冲洗装置对路面进行冲洗。前一秒还泥泞不堪的路面,立刻恢复干净平整。金建清说:“只要有渣土车经过,就会有洗扫车跟着清扫路面。”
南光澳门地块位于通吕运河南岸,占地12万平方米,项目于12月6日开工。临近年底,金建清带领整个项目20余位工作人员从中午12点工作到凌晨4点,每日运输100多车建筑垃圾。作为外出作业现场的管理人员,金建清始终对工作质量和进度保持着高标准。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严格把控工作流程,排查杜绝任何安全隐患。金建清说,“桩机已经进场了,就等清表后打桩。我们加班加点没关系,不能拖慢了城市更新的进度。”
翻开值班表,记者看到金建清的名字一直排到了年除夕。他告诉记者,一线的清运工作者们在春节期间也会正常工作,竭力保障城市的整洁和持续的运转,“除夕晚上我们和家人吃顿年夜饭,大年初一,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正常的工作中。”
夜色渐深,清运工作者驾驶着渣土车缓缓驶入黑夜中,一辆辆渣土车的灯光,照亮了城市的道路。在万家灯火团圆的新春佳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城市的干净整洁。
采写、图片、视频: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银华 蒋娇娇 实习生 李响 吴怡
编辑:张檬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