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相关部门尊师惠师的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
有关部门想法设法给老师一点优待,这自然是一件大好事,但万万没想到剃头挑子一头热,老师不仅却没啥获得感,还在社会上招了不少黑。
很多人怒骂,你们老师是职业我们就不是职业?为什么老是出台优惠老师的措施?
最近七部委联合印发文件——《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
主要措施分五个方面:
第一是医疗健康方面,给老师免费体检,开展健康讲座,建立健康档案,鼓励各地组织教师开展休养、理疗保健等活动,对教师医疗提供方便。
第二是文化提升方面,鼓励各地公园、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对教师提供减免门票等优惠措施。
第三是生活服务方面,鼓励相关企业为教师提供购买日常消费品、家用电器、软件会员权益、汽车等方面专属优惠活动。鼓励相关国有商业银行为教师提供信用卡、贷款等个性化金融服务。
第四是住房保障方面,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促进解决教师住房困难。
第五是其他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为教师提供尊师惠师服务。
《若干措施》,层次之高,部门之多,重视之强,决心之大,惠师之全面、之坚决、之细致,都是绝无仅有的,但老师们还是虾不跳水不动,无人关心,无人关注,无人在意,最多轻描淡写说一句——美的空调。
“美的”,是每次说得都很“美的”,“空调”,是说以往的每项措施都是空调,否则也不会隔三差五出尊师惠师的措施了。
这一次可能也不乐观。
首先是帽子太大,文件说要提高老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常说人生而平等,教育工作者更是如此,每个人都应该获得同等的尊重,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呢?
如果说教师本来就处于平等地位,再来提高老师这几个地位就不太妥当,老师本就是人民教师,不该特殊化的。
如果说教师本来地位不行,需要提高之后才能勉强拉平,那这么多年的尊师重教就成了一句空话。总之,这个提法有点尴尬。
其次是措施不好落实。
五条措施,四条是“鼓励”,一条是“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
按照我们的理解,“鼓励”都是倡导性的,都是不必要的,都是可以打折扣的,甚至都是可以置之不理的。想想看,国家三令五申“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不低于或略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这是绝对强制,但也不敢保证有多少地方做到了,况且这些措施大多是“鼓励”。
此外,这五条意义都不是很大。免费体检不错,但这是企事业单位的常规工作,已经实施好多年了,老师们没有获得感。景区对老师减免门票,不大现实,老师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旅游,旅游拍照都不允许发朋友圈的。
举个例子就能切实感受到,我是本地高层次人才,按规定人才享受本市所有景区免费旅游的优待,我因此激动不已。
事实上只要100多元买一张园林卡,就能在一年之内免费畅游所有园林;但人才优待卡不同,还是很有面子的。
有一次我陪朋友旅游,帮他们买好票,到了景区门口,我拿出人才卡,看门的人气不打一处来,像对待小偷一样审查我,等一会又跟领导打电话核实……我尴尬得脚趾能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人才卡没有增加我的面子,反而让我灰头土脸,此后再也不想用了。
生活服务,购买日常消费品、家用电器、汽车等方面专属优惠活动,现在早就是全民优惠,全民大促销,不止是老师。国有信用卡、贷款等个性化金融服务,老师们更是防不胜防,烦不胜烦。
感觉住房这一块好像比较实在,但什么叫“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还必须要有城镇住房保障房,就这一点很多地方就歇菜了。一项惠师政策的实施必须要面向全体老师,否则实施起来就有点片面,甚至会导致更大的不均。
第五项更是不太可能。有关部门对自己管辖范围内都只是倡导,都没能做到有令即行,还怎么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尊师惠师服务?社会力量为什么要提供服务?即便要也是他们自愿的,干卿甚事?
最后,问题来了,老师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尊师惠师?
我们对全市义务教育全部老师进行了调研,最后得出了老师们最需要的东西,我们还做了一个排序。
第一,完善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确保不低于公务员的工资水平。(9.33)
第二,健全教师的职称评审的公平性,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6.52)
第三,优化教师编制和资源配置,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5.84)
第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切实减轻老师的非教学负担。(5.14)
第五,精准培养优秀老师,提升教师队伍素质。(5.06)
第六,加强教师的身心健康关怀,提供定期体检和疗休养。(4.90)
第七,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打击污名化教师的行为。(4.77)
第八,实施教师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待遇保障。(4.69)
第九,强化教师的职业发展支持,提供多元化培训平台。(4.67)
第十,加强社会尊师氛围营造,提供公共服务优惠。(4.52)
为什么政策让老师们没有获得感呢?
从我们真实的调研大数据来说,老师们的重大关切,位列前四的是:一是工资福利待遇排名第一,遥遥领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工资福利待遇提高了,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自然就提高了。舍此,这些地位如何提高?
二是职称评审是老师关心的核心所在。这些年很多老师觉得职评不公,而公平就是最大的保障。所以要健全职评制度,尤其是让职评阳光透明,具有公信力。
三是老师的工作压力太大,造成很多老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合理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健康的老师才有健康的教育。
四是老师也要减负,老师负担降不下来,学生的负担就降不下来。当前如何把老师非教学负担降下来,这是惠师的关键举措。
至于相关部门所说的,体检、疗休养和社会尊师氛围,以及提供的公共服务优惠对老师来说,完全可有可无。
如果前者都能够保障,老师根本不在乎这样的优惠,直接买单就好了,还能避免被人唾骂教师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