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注重以书法入画的写意精神,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是李苦禅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在他看来,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万物皆可作为画材,但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需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再通过内心的感悟与加工,使之成为独具个性的艺术作品。这种“心源”的提炼,是李苦禅艺术创作的灵魂所在,也是他能够超越表象,直抵艺术本质的关键。
“字从碑来,画乃写来”,李苦禅深谙书法与绘画的相通之处。在他看来,书法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笔墨的舞蹈,是艺术家情感与个性的直接表达。因此,他将书法的笔法融入绘画之中,使画面既有书法的力度与韵律,又不失绘画的生动与意境。这种书画融合的艺术实践,不仅提升了画作的艺术价值,也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须知在大写意的传统造型观念中,从不追寻极目所知的表象,亦不妄生非目所知抽象,乃只要求以意为之的意象。”李苦禅的这句话,道出了大写意画的精髓。在他看来,艺术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取向,对现实进行提炼与升华,形成独特的意象。这种意象,既超越了现实的束缚,又蕴含了艺术家对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实则笔笔皆需写出而非画出,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李苦禅强调,真正的艺术,是在笔墨之间寻找法度与自由的平衡。他主张以书法的笔法作画,使每一笔都充满书写性,既遵循艺术的法则,又不失个性的挥洒。这种对笔墨的精准把控,使得他的画作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充满了现代的气息和活力。
“写意画之难处在于无笔墨处求画。”李苦禅深知,在艺术创作中,空白并非无物,而是意境的延伸和想象的空间。他善于在画面中巧妙运用空白,使画面既有实写之精妙,又有虚写之空灵,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这种对空白的处理,不仅体现了李苦禅的艺术智慧,也为中国画的美学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若无新变,不能代雄。”李苦禅深知,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他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和创新,使艺术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他也强调,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建立在深厚传统基础之上的。这种对传统与创新的深刻理解,使得李苦禅的艺术作品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品无格,下笔无方。”李苦禅认为,艺术家的人格修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才能创作出具有高尚品格的艺术作品。这种对人格与画格关系的深刻阐述,不仅体现了李苦禅的艺术观,也为我们理解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
鱼儿戏水花间过,荷叶轻摇舞翩跹。
朝霞映照碧波上,鱼戏莲叶乐无边
清风徐来香满袖,月影婆娑映水心
蜻蜓点水频相顾,风送清香入梦多。
.................*.........*.........*................
凌波仙子翩然至,碧波荡漾映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