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劼斋(1867—1945)号曾保、苦禅,别署老蕉山人,杭州人,久居淮上,晚归杭州。晚清民国时期的书画家。是东皋雅集的一员,也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
吴昌硕曾在武曾保的画册上题诗两首,其中写道:“武侯下笔铁铮铮,金石渊源古性情。非有非无凭佛说,晓钟如听一声铿。花如铁铸墨如花,何处重寻画里诗。茂茂毫毛谁领略,宗风仍在武梁祠。”这些诗句表达了吴昌硕对武曾保画作的高度评价,认为其笔性格调源于两汉之石刻,以金石之气融于虚空之墨彩,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武曾保的画作以粗笔设色花卉著称,风格与吴昌硕相似,但别具奇趣。吴昌硕作为当时海派书画的代表人物,其艺术风格对武曾保产生了深远影响。
武候下笔铁铮铮,
金石渊源古性情。
非有非无凭佛说,
晓钟如听一声铿。
花如铁铸墨如花,
何处重寻画里诗。
茂茂毫毛谁领略,
宗风仍在武梁祠。
这是吴昌硕为武曾保题写的两首诗。
武曾保的画作,以粗笔设色花卉见长,其风格与吴昌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武曾保并未完全拘泥于吴昌硕的风格之中,而是在汲取其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使得他的作品既保留了海派书画的韵味,又独具一格,别有一番风味。这种艺术上的相互借鉴与融合,正是两人艺术交流的重要体现。
除了艺术上的相互欣赏,吴昌硕与武曾保还共同活跃于当时的艺术圈子中。武曾保作为“东皋雅集”的重要成员,与余绍宋、叶为铭等一众文人雅士共同切磋琢磨,探讨艺术真谛。而吴昌硕虽然身处上海,但他的艺术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地域的限制,成为了众多书画家心中的楷模。两人虽然未有直接的师徒关系,但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和理念却高度契合,这种默契和共鸣,使得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