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道家界许多人认为神霄派,在元之后,已经逐渐消亡,纵然有些许法脉,以元妙观、龙虎山等代表,只在江浙沪地区有所流传。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据《遵义府志》载,杨道凝,又名杨洞清,字全之,号颠仙。又称神霄散吏;为古夜郎国后裔,其父名一元道人。杨颠仙生时,也如历代高道一样不平凡,据《先天观碑》记载,其母“梦一童子从七曲帝君侧,乘白鹿入寝,诘朝而仙翁诞,既长,服官政,动以旌阳诸公为法,人多德之。”
关于其中真假,在此不做讨论,从中,可以佐证杨颠仙是世袭道脉,且生后较为聪慧,并且曾任官职,有钦慕道门仙真的意愿。
在该碑后来的记载中,他也确实学习了道门诸法,“甫弱冠,太玄欧阳先生授以清微雷法,凡呼召风雨,役使鬼神,立有奇应。后云山道人授以五雷法,青霞真人授以灵宝法,四十八代天师授以正一法,凡入坛行持,辄有异感……丁丑冬十一月癸丑,夜方静坐,忽闻异香入室,氤氲经时乃散。寻梦,感旌阳许祖授以净明忠孝至道。时亦神游玉京,累感高真授以内外二丹之旨。”
这段内容,表达了杨颠仙的学道路程,主要有几位高道的传授,“太玄欧阳先生传清微雷法”,“云山道人传五雷法”,“青霞真人传灵宝法”,“四十八代天师传正一法”,这样的学道路程,足够反映杨颠仙的非凡,身兼数个道家派系的传承,甚至感动了“净明派祖师许真君”下降,传授净明法。
随后不久,又遇到当世的飞霞白仙师传授其神霄道法,按碑文记载“戊寅春,始从飞霞白仙师游,仙师知为伟器,相与半载,乃以神霄心印传焉,补上清大洞回车毕道经籙、太清三境金阀法师、天机上相净明法主、洞玄明道辅圣真君,嗣神霄玉府心印雷吏玉蟾白真君宗派。”
这里,是直接体现了杨颠仙获取神霄法脉传承的证明,获传神霄心印,并授道家高阶法箓,上清大洞回车毕道经箓,道家法职为太清三境金阀法师、天机上相净明法主、洞玄明道辅圣真君,嗣神霄玉府心印雷吏玉蟾白真君宗派,也反映了杨颠仙所继承的道脉,源于宋元时期神霄派白玉蟾祖师。
此处的飞霞白仙师,也并非虚构杜撰,而是真有其人。据记载,韩懋,明朝四川泸州人,自号飞霞道人,又号飞霞子,人称白飞霞,隶籍峨眉山道士。
《四川总志》称:“少时为诸生,屡试不中,遂出家为道士。制行高洁,善诗文,遇高道授以道法,自是名闻乡里。明德年间朝廷召入京师,以医药治愈武宗疾患,赐号‘抱一守正真人’,敕建飞霞宫。”
由此可知,韩真人即为白飞霞仙师,明代道家著名人物之一,杨颠仙作为韩真人的弟子,既能间接证明,韩真人是传承神霄法脉,又能体现杨颠仙的传承正统,确有其事。
而杨颠仙,也以自己作为神霄嗣法为荣。
按《遵义府志》记载,刻在府城东桃源洞内口左右石壁上,左刻“破衲蓬头方竹杖”七律,末书“颠仙醉笔”。右刻“沽酒登高一典衣”七律,末书:“神霄散吏”。
其内方稍下,又刻“或卖痴来或卖颠”七绝,末书“颠仙”。皆草书。三诗已入《艺文》。甚至在醉酒之时,他也不忘自称自己是神霄散吏,表明神霄派的身份信息。
另外,杨颠仙在道家传承上,也主要以神霄派道法进行传授,《遵义府志》有载:“崇奉所傍有屋数椽,日与神霄诸弟子讲《周易》”。
虽然杨颠仙主要以神霄派道法传承为主,但仍然有兼修其他派系,并著有《论心性》一篇。
原文如下:“凡先天后天之蕴,无极太极之精,与乎内圣外王之学,无不发扬殆尽。”尝曰:“昔在帝王御世,圣贤垂训,仙师度人,未尝不以人道为先者。盖人之有生,以有此心;心之活灵,以有此理。天理一息不存,则人心随之而失;人心既失,则身无管摄,而人道绝矣。虽欲长生久住,竟亦何所为哉!故曰,末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既修,则天道不远矣。然人道之大,惟孝与忠,千绪万端,皆由此出;尽其道而往,则庶乎仙阶可臻矣。旌阳许祖净明秘旨,率是道焉”。
又曰:“太上《五千言》,其旨不过清净无为而已;在儒家则定静之学焉。释氏金刚要领,其功在降伏其心。夫所谓心,即儒学之人心也。夫所谓降伏,即入学之谨独而精一也。同宗异派,大抵如此。异学者流,顾以炉火、礁祭、符咒、邪枉私已惑人者争尚竞逐,悲夫!诚三教之罪人也!小子勉旃!小子勉旃!”
上文中,除了可以反映杨颠仙本人在道家性功上具有不俗的修行之外,在其思想中也有很浓的净明派忠孝修真思想理论,体现了杨颠仙确实有学过净明派的道法,与之前所说能够印证。
同时,除了《心性论》之外,杨颠仙也有诸多著作,如《玄教大成》,《道法双明玉书》,《神霄清啸》,《玉府琼章》诸书,其中《灵宝文检道法大成双明玉书法渊秘宝一卷》(道法双明玉书),仍有所传世。
这份手抄本前书,“神霄玉府心印雷吏白”,“道凝编集”,也与杨颠仙嗣神霄玉府心印雷吏玉蟾白真君宗派,能够对应。
纵观杨颠仙的生平,其学道嗣法历程,也是在整个明代非常具有传奇色彩,作为当时期具有影响力的道家人物,在遵义、乃至于贵州地区,都有留下神霄道脉传承,我们今日在认知神霄派历史的时候,应该将杨颠仙映入眼前,不应该忽略这样一位神霄祖师。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您的每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蝴蝶效应,会有更多的人因您而种下一颗善的种子,您也因此结下一段善缘。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阅读者
修行交流微信号: dao13899
已有颜资国道人微信的无需重复添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