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炳辉将军后代来武平追寻革命先辈足迹
10月8日,罗炳辉将军嫡孙罗承来到武平县永平镇孔厦村罗炳辉将军曾经战斗过的简菴吴公祠、吉安寨前哨阵地旧址寻访红色足迹。
罗炳辉,云南彝良县人,著名革命家、军事家,曾率红十二军进驻永平孔厦村开展革命工作。孔厦村地处战略要地,属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南前哨阵地。罗炳辉以孔厦村为中心据点,亲率红军和赤卫队员四处出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地方民团以及土豪劣绅,号召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和工农红军,不断壮大革命力量,保卫红色政权。1946年罗炳辉逝世后被中共中央认定为“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
资料图:1939年,罗炳辉(左二)与叶挺等合影。
“这次来武平,参观了爷爷的战斗指挥所所在地,瞻仰了千人烈士墓。当时革命是相当艰苦的,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下,有那么多革命志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缅怀先烈,传承先烈们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罗承感慨万千地说道。
相关背景阅读:千人窖烈士墓碑口头介绍如下三点。第一,千人窖的历史。千人窖自1927年国内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始,迄今为止有近百年的历史。自1927年至1951年剿匪反霸止,有不少革命烈士埋葬于此。第二,千人窖的说法。千人窖的数字是个近似的、修辞说法,并非真的刚好一千人,是数百以至近千计的说法。第三,千人窖的由来。千人窖为什么埋葬了如此多的革命烈士呢?其一,原孔厦村比现在地域要大,包括朝阳、塔里及部分梁山。其二,孔厦地处战略要冲,红军和国民党军均有交替驻扎,大小战斗历经58次之多,其中最大一次战斗即是发生在1934年正月初三这次,一次即牺性红军战士多达132位,牺性的村民100余位。包括本村籍和外村籍烈士,现有名有姓的政府认定的登记在册埋葬于此的即有四十五位。正如清未诗人龚自珍诗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也正如墓碑简介言:青山埋忠骨、英魂照千秋。前几年村二委因循就简建设简易的烈士烈士纪念设施,有了烈士纪念设施存在,不管怎么说,我们就可以时常缅怀革命先烈,纪承先烈遗志,让革命先烈长眠于此,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晖吧!
罗炳辉将军在孔厦的战斗生活足迹
1935年2月15日,《民国日报》上刋登了一则悬赏启事。其中,周恩来、张国焘的悬赏额是"生擒者各奖五万元(元又俗称大洋),献首级者各奖三万元"。而另外一个人,却是"生擒者奖八万元,献首级者奖五万元",悬赏额比周恩来还要高。这个人,今天可能很少人知道,他名叫罗炳辉(1897一1946),云南彝良县人。他是一位英年早逝的革命家、军事家,1946年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认定为"立功尤著"的红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彪炳史册的红军将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曾率红十二军进驻过中央苏区东南前哨阵地武平孔厦,留下了不少战斗生活足迹。
1932年2月18日,为执行中共中央“巩固闽西,向闽北发展,使福建与江西苏区完成打成一片”的任务,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二军在军长罗炳辉的率领下进入武北地区。红十二军以36师作为先头部队,在师长张宗逊、政委邓华的率领下与桃溪大地主王领才等一伙民团激战一番后,让108团留驻桃溪,师直属部队和106团、107团当即开往帽村。接着,红十二军乘胜直下,于23日和26日挥师分别克复武平、上杭二县城。在狠狠打击钟绍葵地方民团反动势力后,为了承担起恢复闽西苏区、联系赣南和向闽北发展的任务并警戒粤敌侵袭,保卫武平县城并稳固中央苏区东南前哨阵地,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亲率一个团的兵力进驻孔厦。
他来到孔厦后即马不停蹄地开展有关工作,张贴"贫苦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等红军标语,与原乡苏干部工作人员(如吴启华、毛振远等人)接触并召开多种形式的座谈会,清算惩治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没收他们多余的财产。然后在上下村祠堂里召开军民联欢会,将没收来的衣服和粮食分发给贫苦百姓。分到衣服、粮食的贫苦群众无不热泪盈眶,跪地瞌头感谢党恩和党领导的红军,一些贫苦群众深情地高呼"罗军长万岁、红军万岁、共产党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震撼。
罗炳辉军长在孔厦前后历经一个余月,红军战士分驻于村中各厅堂,如桑树堂、光裕堂、简菴吴公祠等,而上下村祖祠则成为临时办公场所。为了更有成效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捍卫和巩固红色苏维埃政权,罗军长不辞劳苦、日理万机地工作。第一,恢复建立上、下村乡苏维埃政府,筹建有关机构,如农协、模范营和妇代会等,考察选择相关工作人员(如吴同斌等人)并指导他们开展各种工作;第二,以孔厦为中心据点,亲率红军和赤卫队员四处出击国民党反动军队、地方民团以及土豪劣绅;第三,号召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如吴丁高、吴添然、吴庆双、吴克仁、吴恩荣、吴善忠、吴仁忠、吴建春等人)积极参加党团组织和工农红军,建立赤卫队,不断壮大革命力量,保卫红色政权;第四,积极宣讲共产党政策和土地法大纲(如“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等土地革命政策),推动土地革命向纵深发展。
罗炳辉军长视人民为父母,关系亲如鱼水。每逢出征打仗,借用老百姓的财物,用后悉数归还,如若损坏均照价赔偿。甚至有一次,一位红军战士帮老弱百姓挑水,道路湿滑不慎摔坏了水桶,也予照价赔偿。红军亲民、爱民,也赢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帮助。如,早期女共产党员、乡苏女干部张四连、林腾娣、蓝金娣等人,号召发动本村妇女组织洗衣队、运输队和织鞋队支援红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罗炳辉军长视百姓如兄弟,爱兵如子,亲如一家。他虽为军长,但为人朴实、低调,经常深入百姓、士兵之中访贫问苦,嘘寒问暖,深得百姓、士兵的拥护和爱戴。为了及时医治百姓、士兵的有关疾病,他曾多次和当地百姓上山采集草药。还有,他多年征战,苦练本领,枪法神准,武艺精湛,经常手把手地指导驻地红军和赤卫队员进行军事训练。现今简菴吴公祠后厅天井里存放的二块硕大的练武石,他就曾使用过呢。有一次,训练中,眼见后面树林中有几只飞鸟,他举枪鸟落,一枪打中两只鸟,无不让人赞叹叫绝。
后来由于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罗炳辉军长决定留下一个连的兵力继续在此驻扎,率领其余部队离开孔厦前往赣南。当地人民闻讯后,纷纷出来夹道含泪送别,依依不舍,许多群众手捧煮熟的鸡蛋、端着醇香的米酒、手提编织的布鞋等去相送。
罗炳辉军长,在孔厦时间虽短,但他卓有成效的工作,让孔厦人民获益匪浅。尤其是,他视民如父母,爱兵如兄弟,疾恶如仇,侠胆忠义,豁达耿直的秉性和风格,无不让人敬仰不已,当地人民世代也难于忘却那个"罗胖子”军长。
“人生最快慰的是真正勇敢地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最热诚努力地为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斗争,为人类的幸福而斗争"。这是罗炳辉将军生前誓言,也是他光辉战斗岁月的真实写照!
殊料,解放战争爆发初期,罗炳辉军长带病指挥枣庄战役后,突发脑溢血,于1946年6月21日在山东临沂病逝。噩耗传来,孔厦人民悲伤不已,痛哭流涕。功勋卓著、彪炳千古的罗炳辉将军虽然离逝,但他永远活在孔厦人民心中!
吴灵斌 撰述
作者:兰秀连 李亚鹏
部分图片:党史博采
编辑:罗诗琪检查:饶燕玲审核:邱丽芬监制:钟晓芳总监制:刘凌平
来源:武平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