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将到来,在享受假期欢乐时光的同时,安全方面千万不能大意。“平安”是最好的祝福,这份“春节假期安全提示”请收好,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
烟花爆竹一声响
背后隐患真不少
关于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危害
你都知道哪些?
烟花爆竹的危害有哪些?
1.火灾隐患
住宅楼建筑、人口相对密集,且冬季气候干燥,烟花爆竹的燃放极易引发火灾,直接危害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
2.受伤危险
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起伤人事故,导致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燃放烟花爆竹时由于没有防范措施和防护设备的保护,极易炸伤脸部和眼睛造成人员受伤,特别是儿童。
3.空气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呼吸道,使人咳嗽,引起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4.噪音污染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巨大噪音,使老人难以安睡,病人胆战心惊,学生无法静心学习、休息。许多时候,燃放时发出的突然巨响使行人受到惊吓,对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这种惊吓很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普法时刻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
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对未经许可经由道路运输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非法运输活动,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运输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非法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
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下这些不安全行为
一定要警惕!
请大家自觉抵制违法行为
不销售、不购买、不燃放烟花爆竹
从你我做起
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
聚餐饮酒控制量
春节期间,聚会聚餐活动增多
在餐桌上难免喝点小酒
这就使得酒驾醉驾问题易发多发
平安出行始于心,拒绝酒驾践于行
和亲朋好友欢度佳节
不能成为“酒驾”的借口
请时刻谨记: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几个关于酒驾的误区
01误区一:酒量大,喝一点不碍事
有的人觉得自己酒量好,休息一会儿即可驾车。事实上,酒驾认定标准与酒量大小没有任何关系,酒量大的人饮酒后即便神志清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可能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
02误区二:酒后只需休息一会就能开车
有人认为,饮酒后只需要休息一会即可开车。事实上,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较长,休息一会后血液中仍含有大量酒精,仍有可能构成酒驾或醉驾,危及交通安全。
03误区三:多喝水能稀释酒精
一些人认为,喝酒后通过多喝水稀释的方式,可以通过酒驾检查。其实这些方法只能降低口腔内的酒精含量,而呼吸式检测仪检测的是来自肺部的空气。此外,酒精在人体内代谢过程较长,短时间多喝水并不能降低酒精含量。
04误区四:药品、保健品引起体内酒精超标不算酒驾
一些人认为,只要没饮酒,服用药品、保健品等引起体内酒精超标不算酒驾。其实不然,只要摄入任何含有酒精的物品,并达到相关标准,都可能危及交通安全,构成酒驾或醉驾。
05误区五:酒后骑电动车不算酒驾
一些人认为,酒后驾驶电动车不属于酒驾。实际上,酒后驾驶电动车仍要受到相应处罚。
06误区六:服用醒酒药后即可开车
一些醒酒药号称可短时间内有效降低血液酒精含量,以应对酒驾检查。事实上,醒酒药并不能起到快速降低体内酒精含量的效果,只能缓解酒后症状,并不能以此来躲避酒驾检查。
居家安全莫忘记
01安全用气
02安全用电
03消防安全
04饮食安全
春节期间,由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春节急诊中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如急性肠胃炎、急性胆囊炎等都与节日饮食不合理有密切关系。
1.注意饮食卫生,拒绝暴饮暴食,要少吃油腻食品,多吃些青菜,达到营养均衡。
2.防传染病交叉传染,春节正值感冒、病毒性肝炎易发季节,尽量少在室内公共场所停留太久。
3.防酒精中毒,不要饮酒过量或酗酒。
4.防食物中毒,如果在操作时生熟交叉污染或未烧熟煮透,就可能引起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应立即就医或告知您的亲人朋友。
安全出行别大意
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请大家在任何时候
绷紧“安全弦”
防事故、防风险、防意外
保个人安全
幸福你我他
安全知识牢记心中
预祝大家过个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